陳廣明
【摘要】本文以美術學院進行的具象寫實油畫教學現狀作為關注點,從具象寫實油畫畫面的分割與積聚、畫面的形式美與形式結構的共性產生的根源等方面進行深入的研究。
【關鍵詞】具象寫實油畫;形式結構;分割與積聚;形式美
當前,許多美術學院進行的具象寫實油畫訓練,過多沉溺于對物象“再現”與“還原”的技能訓練,既不能很好地運用點、線、面來組織畫面,又對黑、白、灰的處理缺乏主觀意識,更不用說對畫面形式美法則的靈活運用。對具象寫實油畫中形式結構的共性研究,可以增強我們的畫面組織能力與造型意識,有助于拓寬我們的藝術創造思維,銳化我們的觀察能力與創新能力。
一、畫面的分割與積聚
畫面的分割與積聚主要是指點、線、面的組合,黑、白、灰的處理。點、線、面是畫面形式構成最基本的單元。黑、白、灰的處理帶有極強的主觀性,所有物象形態的明暗色調等,都在畫者的主觀表現中進行分離、概括、歸納,生成一種特有的新秩序。
(一)點、線、面的組合關系
藝術家經常用點、線、面的組合與變化,形成特有的節律,借此來反映所要表現的物象,使物象特征更鮮明、更強烈。點、線、面是分割與積聚畫面的基本元素。利用線或塊面對畫面進行分割時,畫面的視覺效果會發生相應的變化,有大小的差異、輕重的差異,會涉及畫面的虛實、疏密、簡繁等關系。
1.點,是最小的視覺實體,是繪畫語言中最小的單位。點的價值取決于其存在的空間與位置關系。在具象寫實油畫中,點的不規則分布被運用于畫面的組合,可產生自由、隨意、豐富的構成關系,如修拉的油畫作品《大碗島的星期日下午》。
2.線,是轉過去的面,是來自點的移動軌跡。線有長短、粗細、曲直等多種形式。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線,不僅指某一具體線條,更主要是指一種隱蔽的線性感覺。如丁托列托的油畫作品《最后的晚餐》中自左下向右上的大趨勢線,這條趨勢線使畫面產生了強烈的運動感。
3.面,是線的橫向運動,點的擴大也會形成面。面在造型上要比點、線更能確立油畫中“形”的意義。“形狀”涉及物體的邊界線,是能夠被把握到的物體的基本特征之一。“形”這里不僅指某個造型,主要是指關系形。如勃留洛夫的油畫作品《龐貝城的末日》中,一個人被光影分成兩部分一部分形狀屬暗的組,另一部分形狀屬亮的組。“形狀”也是某種內容的形式。
(二)黑、白、灰的主觀處理
黑、白、灰是藝術家通過比較、概括找出局部在整體關系中所呈現的特征,由于畫面黑、白、灰具有優先喚起視覺神經感知的特性,在視覺上能起到先入為主的作用,符合人的更單純的、更直觀的視覺審美需要。黑、白、灰的不同的面積、層次配比,會組合出種種整體感不同的畫面情調。一般來說,灰色多,反差小則較柔和優美,如莫奈的油畫作品《日出·印象》,黑、白、灰反差大則強烈激動,如席里柯的油畫作品《梅杜薩之筏》。
二、畫面的形式美
畫面的形式美主要指秩序、對稱均衡、重復、呼應、節律、夸張、指向、統一等多項美感法則與樣式。通過形式美法則對物象進行再現是畫家處理畫面的方法之一。
(一)秩序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在油畫藝術中,秩序是產生油畫形式美的重要因素。如普桑的油畫作品《臺階上的圣母》,普桑以風景畫為背景,將五位人物以稍微離開中心點的金字塔狀排列,這樣的構圖處理使畫面產生了穩定的秩序感。再如,韋爾申的油畫作品《吉祥蒙古》,運用了簡化手段來把握畫面的線、面、色的形式元素關系,體現出具有秩序感的畫面圖式。
(二)對稱均衡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對稱均衡是油畫創作的基本形式法則。如路璋、陳國力、張志強、路吳合作的油畫作品《世紀大典》,畫中的中英兩國領袖、與會者、士兵、環境、旗幟等置于對稱的結構之中,使這一歷史時刻顯得莊嚴而神圣。再如,孫茲溪的油畫作品《天安門前》等。
(三)重復、呼應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重復不僅使畫面統一,還可以突出單純的特色,如席里柯的油畫作品《梅杜薩之筏》中一些三角形的關系形的重復。呼應也是一種重復,如馬蒂斯的油畫作品《紅色和諧》,室內大量的紅色與窗外綠叢中的一點紅遙相呼應。
(四)節律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油畫中的節奏是間隔重復的點性關系,韻律是波動的線性關系,節奏與韻律通稱節律。節奏與韻律往往同時存在,如席里柯的油畫作品《梅杜薩之筏》,畫中明暗的間隔交替,暗處虛,明處實,不僅有明暗節奏,同時也有虛實節奏,畫面由左下向右上的大弧形律動線及幾條小的輔助線則是該畫韻律強烈的原因。人體的節奏變化可以說最為微妙,如安格爾的油畫作品《泉》。
(五)夸張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夸張就是對事物作擴大或縮小的處理和表現。如莫迪里阿尼的油畫作品《臥女》,女人的腰身被拉長并略微扭轉,其基本手法是運用線之伸與曲,伸與曲產生矛盾,這一對矛盾的統一組成了舒暢的節奏感,伸與曲的處理便是人們所說的“夸張”與“變形”。
(六)指向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線、形狀、色彩等都具有指向的積極作用,畫中人物或動物的注視方向也具有指向意義。畫面中的指向因素使作品產生一種張力,進而產生形式美感。通常線的指向往往比線條本身更吸引人注目。如大衛的油畫作品《荷拉斯兄弟的宣誓》中三兄弟的手的指向、面部的朝向,使其父親的形象得到突出。
(七)統一在具象寫實油畫中的體現
統一是畫面的形式美的高級形式。達·芬奇的油畫作品《蒙娜麗莎》,蒙娜麗莎交疊的雙手與神秘的微笑相映生輝,在莊重的坐姿上增添了幾分寧靜與安詳,作品以風景畫為背景,頌揚了人文主義精神與自然界的美麗,使人與自然和諧統一。
三、具象寫實油畫中形式結構的共性產生的根源
畫面的分割與積聚、畫面的形式美,早在古希臘的藝術中已經有所體現。古希臘的藝術成就主要體現在彩陶、建筑、雕塑等方面。卡馬雷西出土的彩陶,在對稱和諧的器體上又塑出立體的花卉造型,構想奇異,變化獨到。古希臘時期出土的彩陶《鳥嘴壺》,在橢圓形的罐體上,繪有渦卷紋與植物葉片底紋圖案,韻律與節奏感十分統一。從建筑來看,建筑強調明快的節奏與勻稱的構圖,建筑物與人有一種協調關系。從雕塑來看,塑造人體強調的法則是簡明、清晰、勻稱、和諧等。古希臘藝術在彩陶、建筑、雕塑等方面的影響綿綿不斷,貫穿羅馬時期與文藝復興時期,并且可以說是西方藝術的根源基石。
四、結 語
具象寫實油畫中形式結構的共性,主要指畫面的分割與積聚、畫面的形式美等。具體講主要是指點、線、面的組合關系,黑、白、灰的處理及秩序、對稱均衡、重復、呼應、節律、夸張、指向、統一等多項美感法則與樣式的運用,借此來表達視覺心理感受,表現秩序感、均衡感、節奏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