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豪
所謂記敘文就是把自己日常生活中的所見所聞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一般情況是以寫人和事為主。在進行記敘文寫作時,作者所要體現的文章主題以及自身情感都是通過對人和物的詳細描寫來表現的。但是大多數學生在寫作時都存在一些不好之處:一是文章內容枯燥乏味,缺乏新意和中心思想;二是文章素材選擇沒有新意,文章主題不明確。出現這種情況的主要原因在于這些學生在平時生活中對周圍的人和事都缺乏主動觀察與分析,所以在寫作時不能準確提煉出文章主題。為了使學生在記敘文寫作時,能夠更好地選擇素材,并且準確地提煉出主題,老師在進行記敘文教學時,需要加強對學生的教學,其主要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記敘文寫作立意的內涵
在《現代漢語詞典》中,對于“立意”的解釋是“命意”。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覺得這個解釋太過于簡單與表面了。本人認為:“立”主要是作為動詞來使用的,主要是指“在眾多的選擇對象中進行篩選最終選出合適的”,而“意”指的是“寫作之人自身的內心感受”。因此,“立意”實際指的就是“通過對文章的題目進行分析最終確定寫作主題以及中心的過程”。然而這個過程,通常情況都是從文章題目開始的,經過多次審題以及構思來完成的。所謂的立意實際就是文章中心思想的確定。在確定了文章的主題之后,就需要考慮通過這個思想來表達怎樣的情感。
文章的中心思想就是文章的核心靈魂。在寫文章的時候,作者首先應該構思好文章的內容,合理安排好文章的寫作內容與順序,而且要以文章中心思想為基礎。然而中學生在寫作時,對于中心思想的安排更應該做到明確,最好能夠加強文章內容的深度。
2. 記敘文寫作立意三大原則
2.1認真審題,分析題意。每一個寫作題目,都蘊含了一個最為切合題目的中心主題或者寫作角度。所以學生在考試時,都應該對題目進行深入分析,爭取最大程度地體會命題者所要表達的主旨,從而正確地進行文章立意。
2.2結合材料,確定主旨。在寫作時,選材的正確與否是非常關鍵的。所以在選擇材料時,需要對材料進行深入分析,感受它所蘊含的思想情感以及寫作價值。就算是相同的材料,也可以從不同角度去分析,發現不同的思想情感。
2.3發散思維,多種角度。一是多方面地進行文章立意。所謂多方面指的是從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層次來考慮,從而確定文章的主旨。就算是相同的寫作對象,不同的觀察者,由于所看角度不同,最終所得出的結論也是不同的。因為相同的事物、相同的材料,由于角度的不同,所得出的主題也各不相同,但是我們可以將這些不同進行歸類,篩選出適合寫作的主題。二是融旨于物。在寫作時,我們可以利用某一種事物來突出文章的主題。這種寫作方式是通過對一些平凡的事物進行精細的雕琢,突出其更深層次的涵義。
3 .記敘文寫作立意能力培養策略
3.1觀察生活,搜集素材
我們平時的生活是豐富多彩,多種多樣的。在生活中存在真善美以及假惡丑,同時也有悲歡離合和喜怒哀樂。所以想要提高學生記敘文的寫作能力,前提是要引導學生多觀察生活的各種事物。養成仔細觀察的習慣,并通過文字的形式來記錄這一切。例如:學生在星期天晚自習的時候,老師可以有意識地引導學生把周末自己的所見所聞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
“記”在這里指的就是練筆,而要求學生養成寫日記或者周記的習慣也是練筆的一種好方法。通過每天寫日記或者每周寫周記,可以把生活中遇到的一些有趣或者有意義的事情記下來,這樣有利于我們寫作素材的積累。同樣,這些日記都是以學生平時的生活作為基礎的,而且寫作的題目和內容也是學生自己決定的,可長可短,可寫景或記事,形式多樣,不拘一格。通過這樣的方式,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打開學生的思維。通過長時間的訓練,學生可以養成良好的寫作習慣,從而在進行記敘文寫作時能夠更加得心應手,而且寫作內容貼近生活,蘊含豐富的情感;文章的主題突出,內容層次分明,具有很好的條理性;語言生動活潑,文章整體內容清新流暢。
3.2感悟材料,體現主題,深化立意
在寫作教學中,定期檢查和評定學生的日記和周記,從中了解學生的寫作情況,對于提高學生寫作能力有著很好的促進作用。對于學生的日記和周記,老師可以不用規定寫作的內容和形式,而是讓學生自由發揮。老師通過對學生日記和周記的點評,可以使學生更好地領悟素材,提煉主題,并且對學生寫作技巧的提高產生促進作用。
在記敘文的寫作中,必須對材料加以深刻分析,從材料中提取出有深度的主題和立意,這樣才能為作文打好根基。記敘文在立意時,一定要深刻理解和分析材料,感悟材料所包含的深層次內涵,并把握材料內涵的基礎進行立意,確保立意的新穎和深刻。立意時還必須考慮與材料的選取相結合,結合自己熟悉和擅長的材料進行立意,這樣才能確保文章的中心深刻,寫作流暢。
3.3總結表揚,激發寫作記敘文的興趣
心理學家認為:長時間的過程訓練容易使人厭倦,應適時地用成功去刺激。像練兵一樣,練兵為了打仗,打了漂亮仗要嘉獎。寫文章也是如此,通過老師定期檢評,選出幾篇優秀日記、周記及寫人記事的作文給予表揚、張貼,以供互相學習,受到表揚鼓勵的學生,感覺自己的作品擁有讀者,就產生了一種心理上的成功感和滿足感。在這種成功的刺激下,對寫作記敘文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促使學生養成精密觀察和仔細認識生活的習慣,養成“自能作文不待老師改”的習慣。而沒有得到表揚的學生,他們學有榜樣,看到了自己前進的方向,認識自身的不足之處,激勵自己加倍努力。老師就是通過表揚,喚起全體學生比、學、趕、幫的積極性,激發寫作記敘文的興趣,推動集體前進。
4 .結束語
通過記敘文的定義可以發現,它是一種既可以寫人記事,又可以寫景寫物,而且內容豐富的文體。由于社會的不斷發展,社會需求也在逐步更新,所有的寫作文體為了能夠適應社會的發展也在不斷地變化。但是記敘文在寫作時,是非常重視素材環境的,所以探討如何提高學生記敘文的寫作技巧是非常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