處在群山環繞之中的云南省大關縣木桿鎮細沙村,近年來在國家實施的“整村推進”項目中受益匪淺。2014年,財政投資“整村推進”項目資金100萬元,加上老百姓自籌一部分資金,全村基礎設施建設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改善,老百姓增收致富的產業也發展起來了,日子可謂是越過越好。
細沙村距縣城68公里,海拔1480米,四周高山環繞,溝壑縱橫,居于大山深處。過去,這里的人們一年四季僅憑幾畝薄地種植馬鈴薯、玉米等維持生計,全村27個村民小組只通簡易公路,戶間道路等級低、質量差,彎急、路窄、坡陡,路面坑洼泥濘,基礎設施落后成了制約當地經濟發展的瓶頸,就連人畜飲水也十分困難,人居環境沒有得到治理。
隨著扶貧項目的實施,細沙村被列入整村推進扶貧村。木桿鎮高度重視、精心組織,由扶貧、財政、農業、林業等部門組成的工作組深入各村民小組和農戶實地調研,在充分聽取村社干部和群眾意見的基礎上,結合《烏蒙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實施規劃》,制定了細沙村整村推進項目實施藍圖。共投入扶貧資金100萬元,主要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
基礎設施建設包括飲水工程和戶間作業路,主要采取政府出資購買材料,群眾投工投勞,完成要求后,再由政府組織驗收。此工程一實施,立即得到群眾的響應和支持,群眾的積極性很高,除政府給的水泥和沙子外,他們還自己出錢買材料加寬路面,現在車子可以直接開到家門口了。
路修好了,人們告別了稀泥路,下雨天相互竄竄門,再也不用穿水鞋了,現在可以和城里人一樣,穿著拖鞋出門,不愁弄臟鞋和褲子,到地里干點活兒也方便多了。
依托木桿鎮的立體氣候,鎮黨委、政府在充分征求群眾的意見后,將整村推進項目中的70萬元扶貧資金用于幫助群眾發展方竹。為了保證方竹苗的成活率,木桿鎮選擇在當地的兩個苗圃基地銀吉和漂壩購苗,并強調群眾要按時、按質打塘栽種。
在種植過程中,木桿鎮還邀請技術人員對群眾進行竹類資源現狀、發展前景和育苗、林地選擇、管理、病蟲害防治、科學采筍、護筍養竹等技術培訓,鎮村干部也對群眾關心的苗木選擇、整地打塘、栽植、幼林撫育等進行實地示范。目前,細沙村規劃的9000畝已基本種植結束。
木桿鎮細沙村在扶貧整村推進項目的扶持下,道路亮堂了、用水方便了,發展前景一片大好。要不了幾年,細沙村的山會更綠,群眾的腰包會更鼓,大家的生活會一天比一天紅火。
(云南省大關縣財政局王安才、徐仲瓊供稿)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