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今年起,貴州省雷山縣每年安排財政資金200萬元設立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基金,主要用于修繕傳統村落古老房屋、整治村容寨貌、挖掘和傳承民族文化遺產等方面,切實加強傳統村落的保護力度。
雷山縣歷史文化悠久、人文景觀神奇,是中國苗族文化展示中心,是中國苗族歷史上歷次大遷徙的集結地,散落在大山林菁的300多座苗寨星羅棋布,其苗族傳統吊腳木樓建筑、服裝、習俗、歌舞、樂器、工藝等仍保持著古老的原汁原味,是全國乃至全世界典型的苗族吊腳樓村寨聚集群落,被譽為“苗族露天博物館”,是活生生的“苗族歷史文化教科書”,郎德苗寨、西江千戶苗寨、烏東苗寨等57個村寨入選“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在新農村建設進程中,為避免部分傳統村落及其文化遭遇商業利益干擾的情況,雷山縣建立“一村一檔”的保護規劃和制度,將傳統村落保護納入村規民約管理,實現村民自治。鼓勵和扶持村民依托傳統村落的資源優勢,發展鄉村旅游、民族手工藝等產業,切實解決保護與發展的問題。對居住相對集中的傳統村落,啟動實施“保老村、建新村”試點工作。部分村寨群眾自發成立了村傳統居民保護委員會,加強對傳統建筑和民族文化的保護。
(貴州省雷山縣財政局梁定華供稿)
責任編輯:欣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