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仲梅
【摘 要】高中階段語文教學在教育界被高度重視,特別是近幾年孔子學院在國外的設立及普及,使得語文教育更加重要。在新課改下,如何才能更好地完成語文課堂教學,使學生更好地掌握語文知識,是筆者本篇論文要討論的重點。
【關鍵詞】高中語文 課堂教學 學習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066
語文作為一門傳統的語言門類,在中國的教育界中占據最主要的一席之地。近年來,伴隨著孔子學院在國外的設立及普及,語文教學在教育體制中被賦予更加重要的地位。漢語作為世界上重要的語言之一,在國際交流中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作為語文教師,培養學生的語文思維,讓學生懂得語文學科的重要性,教導學生掌握語文知識,是教師最基本的教學任務之一。大部分人認為漢語自嬰兒咿呀學語開始就已經碰觸,不用怎么學就能很好的交際,高中階段再系統地學習語文沒什么必要。其實不然,中國文化博大精深,五千年文明歷史人們一生都無法完全掌握。更何況僅僅才是到高中階段呢?近年來,新課改得以實施,在這種情況下,怎樣更好地協助學生學好語文成為教師面臨的新挑戰。
語文課堂教學是教師向學生傳授知識、講解人生信條的重要方式。怎樣更好地把握課堂時間,向學生講解知識,是教師們考慮和憂心的問題。筆者在借鑒以往教學經驗和拜讀新課改大綱的基礎上,結合學生學習現狀,總結了幾種比較有效的語文課堂教學方法,希望這幾種方法對教師接下來的語文教學有所幫助。
一、做好課堂預習是關鍵
現在很多學生不愿意課下用功學習,也有的家長為了使自己的孩子高人一等,利用一切可能使用的閑暇時間將孩子送到各種輔導班,期待自己的孩子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然而作為現代語文教師,也要因時而動,因勢利導,與時俱進的改變課堂教學方法,不能再堅守以往那套陳舊的教學方法。要學會高效利用課堂時間,盡量減輕學生的課余壓力。因此,我們可以適當的將學生預習課文時間拿到課堂上來進行。每次上課,教師拿出15分鐘左右的時間,讓學生進行課堂預習,在預習過程中,教師可以先設置幾個問題或者幾個任務讓學生作答或完成。如在講文言文時,教師可以讓學生將不認識的字詞、句子找出來,做標記。也可以讓學生在預習的過程中自己先試著翻譯文章,將注釋標注,把不理解的字詞、句子標注,等到教師講課的時候集中講解。這樣學生就可以做到聽課時有所側重,對于自己本身不了解的地方就會用心聽、用心記憶。往往這部分本來不懂而現在認真聽講的內容,是學生記憶最深刻的地方。比如說,在學習司馬遷《史記》中的部分內容時,學生不明白“卑鄙”的意思,那學生可以將其標出等待教師講課時重點聽講。如果學生不講明自身有哪些知識點不懂,那么教師在講課中也要隨機提問,通過讓學生作答,了解預習情況,以利于教師自己講課時做到心中有數。
二、小組合作,合力解決疑難問題
小組合作,既有利于大家集思廣益解決問題,也可以使得學生在協商合作的過程中增進感情、贏得友誼,提升小組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能一味地只顧自己講自己的課程,而忽視與學生的及時溝通。課堂教學是一個雙向互動的過程,如果教師不注意與學生及時交流,不僅不利于教師及時掌握學生的學習情況,而且會助長學生學習的惰性。教師長期不提問、不布置任務,學生就會覺得教師的課程可聽可不聽,從而出現上語文課做數學作業、睡大覺、聊天等現象。
很多教師都不明白為什么自己教出來的學生總體成績不如其他教師,其實很大一部分原因就出現在這里。因此,教師在講課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與學生及時溝通,隨機提問,布置任務等,通過學生分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教學監督。例如,當教師講到《季氏將伐顓頊》時,教師可以將幾段文言文分配一下,按照小組單位,分別交給幾個小組來完成翻譯任務。在課堂上給學生15-20分鐘的時間討論,然后每個小組派一位代表上臺發言,將自己小組的最終答案宣講,由教師最后做出總結陳詞和針對性評價,對于在小組討論中取得優異成績的學生,教師要予以表揚,對于有不足的小組教師也不要一味批評,宜當以鼓勵為主。這種小組探究式討論法在課堂教學中一直非常適用,對于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來說,都是不錯的選擇。
三、情景模擬,讓學生在課堂中感受現場氛圍
情景模擬,是讓學生親身扮演、感受為主的一種教學方法。學生在課堂上扮演某一個角色,通過角色的扮演讓學生加深對于文本的理解,通過感受當時課堂所講內容的氛圍,助力學生理解文本內涵。總體來講,只要教師能夠合理、正確的引導學生,這種教學方式確實是比較新穎且具有可推廣性的一種方式。在這里,我通過舉一個例證來幫助大家理解。比如說當我們講解曹禺的《雷雨》這部戲劇的時候,我們可以讓學生來親自扮演其中的角色如周樸園、魯大海、魯侍萍、四鳳、周繁漪等,具體言行來感受曹禺創作時真摯而熱烈的情感以及探究劇本中人物的內心世界。這種身臨其境的課堂教學之情景模擬法有助于學生深刻的了解文本、熟悉文本,這種教學方法在筆者看來是非常新穎的,適合在新課改下以學生為主體的教學模式中使用。
四、興趣是學好一門課的關鍵
培養學生學習語文的興趣,是學好語文課程的關鍵環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向我們強調趣味學習的重要性,只要學生對語文學習產生了興趣,那么在此基礎上,學生就比較容易養成良好的自主學習的積極性,這對學生提高語文學習成績而言是大有裨益的。因此,教師在上課的過程在,一定要注意講課的方式方法。一般而言,學生對于講課方式富有靈活性和趣味性的老師容易產生興趣,因而在學習中比較容易出現愛屋及烏的心理,因為喜歡教師講課風格而喜歡教師所授課程的學生比比皆是。因此,教師一定要注意改變教學模式,使學生在學習中對語文學習產生興趣,從而幫助學生提升學習成績。這是教師應當注重的關鍵,也是學生需要積極配合的內容,二者結合才能輔助學生真正愛上語文這門學科。
此外,還有很多方法對于語文課堂教學有幫助,比如游戲法、有獎競猜等學習方法。高中語文學習階段處于學生學習的關鍵時刻,教師一定要抓住并且掌握好這個階段,而掌握這個階段的最好辦法就是上好每一堂課。對于讓學生對語文感興趣并自主學習語文這個任務的完成,不是一蹴而就的,它仍需要很長一段時間來實現,但只要教師群體能夠齊心協力發揮好引導、輔助作用,就能幫助更多的學生以更有效的方式提升語文成績,實現大學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