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英霞
互聯網的普及和計算機技術在教育領域中的普遍應用,為“翻轉課堂”教學模式提供了保障。近兩年來,在國內,各級各類學校的教師充分認識到了翻轉課堂在各學科教學中的高效性,所以開始在教學中嘗試實施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在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程中運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組織教學,學生在課前,通過看視頻、聽博客、閱讀文章或調動自己原有知識儲備去思考問題或者寫一寫小論文的話,那么真正的課堂教學中,學生就會有充裕的時間進行探究和討論,長此下去,學生聽、說、讀、寫等專業能力就會有大幅度提升,從而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 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為了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增大課堂容量,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堂教學的教師們會煞費苦心地給學生布置適當的古詩詞的背誦、現當代小說的閱讀以及外國經典名著影片的賞析……然而,沒有人監督,學生的自我約束能力差,加之學生課業負擔較重,教師又無法在課堂上檢查和反饋,所以教學效果特別差,學生專業能力也無從得到鍛煉和提高。當教師真正帶領學生在課堂上去解讀文本的時候,學生一問三不知,所以根本無從參與討論。這樣的結果就導致了目前高等師范院校初等教育專業的文學類課堂教學現狀是,以教師講授為主,學生結合教材適當地記一點筆記;課堂上學生被動地接受學習內容、不去思考分析、不去討論寫作;考試的時候,背一背現成的人物形象特點和作家的藝術特色而已。這樣的狀況,不僅學生學習的內容有限,更談不上專業能力的鍛煉與培養?;谝陨犀F狀,我們學院在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堂中展開了 “翻轉課堂”的教學模式的嘗試,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二 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內涵
“翻轉課堂”是從英語“FlippedClass Model”翻譯過來的術語,一般被稱為“反轉課堂式教學模式”或者是“顛倒課堂”。既為顛倒,意思也就是教師與學生,課堂與課下合理互換。我們高校的文學類課堂一直是教師講授為主,學生很少互動參與,然后學生課下在家完成作業;而翻轉課堂卻是學生在家在課下通過微視頻、小講座以及一些文字資料等進行自主學習,而課堂成了師生交流討論互動的天地,從而學生的學習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目前,我們的學生大多住宿(個別學生走讀,家里更是方便),都上晚自習,學校的圖書館、閱覽室、班級,以及學生個人手中的筆記本、IPAID、手機等都能隨時上網,這樣方便的互聯網以及信息化的手段,為學生課后的自學提供了保障。由于課下有了任務,學生有事情可做,所以晚自習的秩序井然,學生要么查找資料、要么熱烈探討;要么墨香四散,要么書聲瑯瑯……同時,由于課下的精心準備,反饋在課堂上,便是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分析綜合的能力、寫作能力都得到了提高。
三 翻轉課堂模式在文學類各門課堂教學中的運用
(一)翻轉課堂在古代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古代文學,尤其是先秦文學距離學生太遠,像《詩經》《楚辭》、諸子百家等內容,學生學起來困難,于是教師就在課前錄制了重點學習篇目的音頻,讓學生下載,課下自由播放傾聽,幾次聽下來,學生便自然把需要背誦的重點篇目——《關雎》、《蒹葭》《鹿鳴》《子衿》,甚至是《涉江》、《湘夫人》《山鬼》等稍長篇幅的難于理解甚至是拗口的篇目都背誦下來了,這樣的效果讓師生們都為之驚訝。為了讓學生了解古代文學史,我們推薦學生閱讀《中國通史》,為了解作家的生平經歷,我們利用晚自習的時間推薦學生看《孔子》《屈原》《曹操》等影片,然后在課堂上讓學生討論歷史上真實的孔子、曹操、屈原應該是什么樣的?他們在老百姓心目中的形象與歷史本來面目有何不同?為什么會產生這樣的不同,等等。學生在輕松的氛圍中學習了作家作品,課堂上討論積極熱烈,主動去重讀《三國演義》,這樣的教學給學生們留下了難忘的印象。再有,對古詩詞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觀點,引導學生去思考和探究,讓他們去參與文學批評,去表達自己的見解,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就被調動起來了。目前,他們自發地背誦起《論語》來,這為學生將來從事小學語文教學,研究國學教育都打下了扎實的基礎。
(二)翻轉課堂在現當代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現當代距離我們的時間太短,很多作家作品是否優秀還有待時間的考證,尤其是對當代作家的評價,我們更應該讓學生有自己的見解和想法。然而,我們的學生不喜歡傷痕文學、不理解反思文學,對于課堂教學有抵觸情緒?;谶@樣的情況,我們的老師利用翻轉課堂,通過視頻講座,讓學生去了解那一特定階段的歷史,從而讓學生去感受那特定時期的作品的特定內涵,而后在課堂上,老師作為引導者、參與者、組織者,讓學生去表述自己的觀點。再有,關于戲劇的學習,為了不再出現學生觀看《雷雨》時笑場那痛心的一幕,我們在課前先讓學生了解寫作背景、劇目簡介,然后再觀看話劇,最后還組織學生親自上演話劇,這樣,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了作品學習中、主動背誦臺詞、請老師指導,這樣的教學效果能不好嗎?他們在反復的排練中,不僅深刻地挖掘了作品內容,更重要的是在表演中,去糾正自己的發音,鍛煉自己的膽量,提高自我表現力。
(三)翻轉課堂在外國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目前,外國文學的課時量在不斷減少,因為學生不感興趣,他們的英語水平又大多不能閱讀原著,所以要想改變這種現狀,落實教學內容,教師更有必要利用博客、錄制音頻等方法,在課下讓學生去了解外國的風土人情、風俗習慣,從而體會作品的人文精神和特有的精神風貌,真正讓學生學有所得。外國文學教學中,我們主要安排學生觀看外國文學中的經典影片,像《哈姆萊特》《簡愛》《巴黎圣母院》等,并聯合英語教師,讓學生背誦原著中的精彩片段,從而使學生的英語口語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
(四)翻轉課堂在兒童文學教學中的運用
現在,盡管兒童文學課已經成為師范類院校初等教育專業文學課中必不可少的一門專業課,但是跟以上三門文學課程比較,兒童文學課程似乎受重視的程度還遠遠不夠??稍谥行W,不了解兒童心理的發展現狀,不熟悉一些兒童文學作品的話,不利于教師語文課堂教學的開展。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大家都知道《紅樓夢》中關于林黛玉外貌描寫的語句極妙,可是,你拿到小學語文課堂中去當教學案例時,孩子們會覺得難,會覺得深,即使學生們能理解老師的用意,他們在寫作文時,也絕寫不出那樣的外貌描寫來。所以,你還不如結合學生的實際,來一段大家熟知的曹文軒《草房子》中,關于禿鶴的外貌描寫,“禿鶴的禿,是很地道的。他用長長的好看的脖子,支撐起那么一顆光溜溜的腦袋。這顆腦袋絕無一絲瘢痕,光滑得竟然那么均勻。陽光下,這顆腦袋像打了臘一般亮,讓他的同學們無端地想起,夜里他也會亮的。由于禿成這樣,孩子們就會常常出神地去看,并會在心里生出要用手指頭蘸一下唾沫去輕輕摩挲他一下的欲望。”這樣,學生一下子就明白了,外貌描寫要突出人物特點并且要注重細節,適當的時候加入一些修辭更能使人物活起來。所以,我們在課下經常給學生播放實習錄制的真實視頻、有課堂實錄、班會及其各種活動實錄,讓學生去真正了解孩子、喜歡孩子。
從以上四門文學課的教學實際出發,我們可以看到文學類課堂教學中使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的必要性,翻轉課堂的運用,不僅提高了課堂效率,更為培養學生的專業能力提供了保障。
四 初等教育專業文學類課堂利用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
初等教育專業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具有小學語文教學能力的人才?,F在的小學生不比從前,他們求知欲強、接受教育早、思維靈活、知識儲備豐富。所以,作為一名合格的小學語文教師,必須有相當高水平的朗讀、演講、表演、分析、寫作等專業能力以及組織活動、管理班級等綜合能力。那么初等教育專業學生的這些能力又如何取得與提升呢?顯然要在日常的教學實踐中去落實。初等教育專業的文學類課程是專業課教學的主體,一旦翻轉課堂在教學中得以廣泛運用,那么學生的專業能力就會大幅度提升。例如,古代文學課,選擇小學教材中的古詩作為材料,課下布置內容,讓學生探討“小學古詩意境的分析”,課上反饋討論,總結小學古詩教學方法,這樣,學生的古詩鑒賞能力得以加強,畢業后真正到小學去,拿下古詩教學這個內容就不在話下了。而且我們要求學生必須熟練背誦《小學必背古詩詞70首》,在檢查背誦的過程中,提高學生的朗誦能力。 為了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初等教育專業特別開展了“戲劇節”活動,給學生以展示的平臺。除此之外,我們要求學生必須積累兒童文學中的精彩片段以及一些生動的寓言、童話故事,同時配以相關的講故事比賽和演講比賽等。學生積極參與活動,這樣既鍛煉了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同時又將高校的文學類課程教學與小學教學實際密切聯系起來,使教學有的放矢,落到了實處。學生在課堂討論中發表自己的觀點和看法,在參與比賽中,展現和提高自己的專業能力。
總之,高校的學生有充裕的時間,但不會合理利用,如果我們教師在專業課中都能有效地利用翻轉課堂這種教學模式,并且學生得以重視的話,我們的教學效果就會大有不同,學生的專業能力就會得到大幅度的提升。
參考文獻
[1]姚紅,崔霞.中國古代文學課程教學方法探討[J]. 浙江師范大學學報,2011(1).
[2]劉紅存,董倫紅.基于翻轉課堂的休閑體育課程教學模型構建與探索[J].常州大學學報,2014(6).
[3]張金雷,王穎,張寶輝.翻轉課堂教學模式研究[J].遠程教育雜志,2012(4).
[4]楊剛,楊文正,陳立.十大“翻轉課堂”精彩案例[J].中小學信息技術教育,2012(3).
[5]姚念章.教師專業素質結構與高師課程改革[J]. 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