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景芳
【摘 要】語文作為一門傳統的語言學科,在初中各階段考試中始終占據比較重要的比重。初中階段是學生認知語文重要性的關鍵時期,教師在幫助學生學習語文知識的同時,也應當教授給學生一些有益的應試技巧,筆者結合自身教學經驗,特意整理出幾點答題技巧,希望對語文教師教學有所幫助。
【關鍵詞】初中語文 應試技巧 方法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5.04.105
語文這門學科從古至今一直是中國學生的必修課程,漢語作為母語長期不變。在新課改實施的今天,語文的重要性不降反升,源于此,作為語文教師,我們身上的擔子更重了一些。即使新課改的實施,學生的升學壓力還是存在的,學生要想進入更高水平的高級中學,還是需要以分數定勝負的。那么,在不給予學生過重負擔的前提下,教師如何以更有效的方式助力學生學好語文?從而幫助學生在語文考試中取得優異的成績是我們教師必須認真對待,且要予以重視的問題。
語文課堂教學的有效性是決定學生能否在考試中取得好成績的關鍵性因素之一。教師在課堂授課過程中,要有所側重點的教學,不能千篇一律,也不能面面俱到。那么,怎樣教學才是最合適且對學生最有益的教學方法呢?筆者認為,教師在授課中應當嚴格按照新課改的要求,在仔細研究歷年出題規律的基礎上有側重點的教導學生學習,比如在歷年命題中發現中考語文更多的是考查記敘文,那么教師在教作文課的過程中就應當以記敘文為側重點。將書信、議論文、說明文等放在相對寬泛的層面上,有的放矢才會贏得穩當。課堂教學內容與學生的考試息息相關,教師授課內容恰到好處于學生而言幫助性非常大。這里,我們要講述的不僅僅是課堂教學對于考試成績影響的大小,此外,我們還要重點講解的是學生如何在初中語文歷次考試中取得驕人成績。就此本文將分題展開闡釋。
一般而言,語文的考試題目分為選擇題、閱讀理解題、語言運用題、寫作訓練題等幾部分。選擇題中主要考查學生對字音、字形、病句、文言文理解等幾方面的掌握情況。對于字音、字形題這個基本沒什么懸念,主要考查學生語文基本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情況,在應對這兩類選擇題時,我們可以采用排除法。一般情況下,考試會考查如“下面幾個選項中,全部正確的是()”,或者“下面幾個選項中,有錯別字的一項是()”。當我們做到這類題型時最好的辦法是排除法,因為我們大多數時候不會對所有字的寫法都掌握的很好,有的學生會出現平時對語文知識掌握得還可以,一到考場上時因緊張過度可能忘掉了大部分。筆者建議在做這類選擇題時學生應當采用排除法,根據自己的所學,選出全正確的或者有錯別字的。
對于成語題的選擇技巧,關鍵在于學生平時對于成語本身意義的掌握,結合語境選擇出正確答案。但在平時的學習中一定要注意一些比較特別的成語意思,如望其項背、屢試不爽等比較特殊的詞,不能望文生義。成語判斷正誤這類題目在具體做題時,采用排除法也是很方便的快捷選擇法。對于病句題的選擇,關鍵在于及時找出句子的主謂賓結構,學生可根據句子主干部分分析句子是否完整或者缺少句子成分;若兩者都沒問題,再考慮句子是否存在歧義、雜糅等問題。對于文言文的理解和翻譯之類的題目,我們在審題時需要做的是聯系上下文猜測句子或者詞語的意思。這些題目本身都是建立在日常積累的基礎上進行便利作答,因此在這里筆者能提供的僅僅是答題時比較及時而有效的方法,不是如何去分析句子和學習文言文。
語言運用和閱讀理解題也是初中語文考試中常見的題型,學生在做這類題型時一定要注意審題。特別是閱讀理解題,學生一定要先審題,先對問題有所了解,根據問題設置找到問題在原文的大致位置。然后再有策略的對文章進行略讀和精讀。第一遍閱讀是為了掌握文本大意及找到問題答案的相對位置;第二遍是精讀,精讀的時候就要帶著解決問題的心態,一定要對每一段的文本大意有一個基本的了解。語文與英語閱讀理解的不同在于,英語的閱讀理解題目是選擇題,我們只需要根據既定選項選擇其中一種自己認為正確的答案即可。但是語文的閱讀理解題卻不是這樣,它要求必須對文章內容有所了解,然后再根據我們自己對文章的理解,用與文章內容相同或者相近的話語表達出對問題的理解。
除此之外,還需要注意的是,學生在回答問題時盡量要條理清晰,分條作答,不要大片大片的陳述。學生的大段陳述容易使閱卷老師在看卷子時產生閱讀疲倦感,且可能會遺漏答題重點、要點,得分相對會有所降低。最好的方式是如“第一,第二,第三”或者“首先,其次,再次,最后”等這樣的形式。調理清晰的基礎上再切中要點,學生的閱讀分數自然不會低。
作文題是初中語文考試的重中之重,在一定程度上,作文占據了語文的半壁江山,得作文者得天下,寫好作文是語文取得高分的關鍵。學生在第一卷中取得高分靠語文知識的積累和技巧,那么學生在第二卷中的作文要想取得高分的關鍵則在于平時的素材積累和考試中的及時應對。那具體的應對方法是什么呢?簡單一點兒說就是審題認真、立意準確,語言新穎、開頭結尾吸引人眼球。當我們看到作文題目時,不要馬上下筆,天馬行空的亂寫一通,而是要留給自己一定的時間審題、立意、選擇切入點,想一想同樣的意思如何運用更加嫻熟和靈活性的語言進行表達。看清考官要我們寫的題材是記敘文、說明文、議論文、填空式作文還是其他類型。在這基礎上,想清楚自己的思路,如果時間充裕,最好能在草稿紙上打個草稿,然后再往試卷上寫,一定注意語言要表達恰當,思路清晰,字跡整潔。例如,某篇作文題目是“夢想的力量”,當我們看到這個題目時可以考慮,這個題目可以寫成記敘文,如果自己感覺水平較高可以寫成議論文形式。緊接著我們要考慮我們自身是否曾經有過夢想且為之奮斗過,你身邊的人是否曾因許愿夢想而成功了,再想一下哪些名人(如霍金、海倫.凱勒、張海迪等)因為堅守夢想而成功了,這樣我們的思路和題材就會漸漸生成,寫作起來就容易多了。有了清晰的思路之后,學生可以在開頭部分運用排比句、名人名言等方式為作文增加加分籌碼。
初中語文應試技巧其實還有很多,在這里筆者就不一一闡述了。語文作為一門關系到學生總成績高低的關鍵課程之一,要想在每次考試中取得優異成績,既要靠方法和技巧,但更關鍵的還是學生平時學習中的日常積累。唯有二者緊密結合,語文成績才有可能得到更高的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