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妮
海航集團有限公司董事局主席陳峰:
中國正在創造“新商業文明”
——“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與西方現代管理制度的術融合在一起,形成中國文化的商道精神。道義在那兒,人不能為了掙錢什么都干,否則,這個社會就會大亂。”
一百多年來,“公司”這個“怪物”確實給人類帶來巨大的財富,但公司也帶來一個嚴重的問題,把人的自私、貪婪放到極大,今天華爾街的金融危機根源就在于此。人類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公司?我們認為,完全可以將中國傳統文化的“道”與西方現代管理制度的“術”融合在一起,形成新的商業文明,或者說中國文化的商道精神。
原來的商業文明是以盈利為目標的,而“新商業文明”的根本不同在于,把企業的盈利目標和社會利益融為一體。不是說不盈利,不盈利就不叫公司了,但公司的盈利不能損害社會公眾利益。當“義”和“利”發生矛盾時,要“以義制利”。“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義在那兒,人不能為了掙錢什么都干,否則,這個社會就會大亂。“以德養身,以誠養心,以義制利”,這三句話概括出中國文化的商道精神。
西方企業嚴格的管理制度和法規是今天企業在市場經濟規則中生存必備的要素,而中國傳統文化是一種教化人心的精神和文化,告訴人們如何認識人生,如何認識財富,如何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今天世界上的很多問題都是人心出了問題。中國傳統文化回答和解決了三個主要問題:一是人與自然的關系,即天人合一的宇宙觀,今天人類的問題都沒跑出這個范圍。二是,人與社會的關系。主張人適應社會,關注的是人的處世,人的修行。三是人與生命的關系,就是人從哪來到哪去。概括說,就是要將社會、他人、自身三者利益統一。
把中國文化和企業管理相結合,就形成了海航獨特的企業文化精神。海航在1993年創建之初,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拿什么來凝聚人心?一個長久的企業、有凝聚力的企業,必須有內在的特定的文化和共識。這個文化是一種共同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我們的共識是,要在海航謀生過程當中,實現自己人生的轉變,把自身的利益與社會利益、他人利益融為一體,要為天下眾生謀福利。在這個基礎上,我們將企業員工行為“做人與做事”的內涵具體標準化為十個訓條,即《同仁共勉十條》:團體以和睦為興盛,精進以持衡為準則,諍議以寬恕為旨要,待人以至誠為基石……這種精神很自然地表現在我們的服務上,你會發現海航空乘服務員的笑都是發自內心的。因為她心存善念和愛心,做每件事都是發自內心地為乘客著想,這就叫“天地之間皆為用心之處。”
此外,我們的員工中有6700余名外國人,有信基督教的、有信伊斯蘭教的、有信佛教的。要談到共同信仰,是很難回答的問題。我們研究認為,所有宗教信仰都有基本特點:勸人善念善行。為此我們內部提出的“共同信仰”是:“天佑善人,天自我立,自我主宰”。“天佑善人”,所有人不管信什么,你都得善念善行;“天自我立”,天在哪兒?就在你心里;“自我主宰”,路在自己腳下,命在自己手中。不同信仰的員工對此都很認同。
在這種企業文化的影響下,21年來我們做成了4件事:第一,造就比肩世界500強的資產和收入規模的大型跨國企業集團;第二,成為世界級航空品牌;第三,在世界十大安全紀錄航空公司中,海航是唯一入選的中國公司;第四,成為涵蓋航空、旅游、實業、金融和物流等行業的綜合運營商,保持了快速、健康、持續的發展。海航用自己成功的案例告訴世人,我們在實踐人類新的商業文明。如果你做不到一定規模,沒有一定的發展奇跡,人們沒法信服你的文化。
一個國家同樣如此。有經濟學家預測,到2030年中國GDP總量相當于美國的兩倍以上,但經濟大國不等同于文化大國。習近平主席提出的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就是以中華優秀文化為源泉,實際上回答了這個問題。未來中國夢的實現,一定是經濟利益和中國文化的雙輪驅動。中國現在就是在踐行“商道精神”,自己發展,也讓周邊國家獲益。到2030年中國將給100多個國家、70億人口帶來利益,這就是中國夢的世界價值。中國現在正處于創造人類新商業文明的偉大時代。海航則是實踐這種精神的先行者。未來,我們將打造世界級卓越企業,進入世界500強的前100強,甚至前50強,助力中國人實現百年強國的夢想,這是11萬海航人所承載的“中國夢”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