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隨著時代的發展及科技的進步,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云計算、信息技術、網絡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推廣和普及。這些高新技術被應用在各個領域,為人們提供著各式各樣的服務。二零一一年一個全新的技術概念被提出:“霧計算”。霧計算屬于云計算的延伸產物,但霧計算和云計算也有著明顯區別。霧計算不在是由強大的服務器組成,而是利用分散的各類功能的普通計算機所組成。霧計算的提出立即引起了世界范圍的轟動,霧計算是一次科技的革命。由于現在計算機用戶的信息量與數據量大幅度提升,霧計算的出現恰巧改善了這個現狀。本文將針對霧計算的服務計算新模式展開討論分析。
【關鍵詞】 計算機 霧計算 新模式引言:霧計算與傳統云相比不需要強大的設備,只需一些普通的零散設備,卻能達到不遜色于云計算的服務。霧計算是基于云計算和個人計算之間的半虛擬化的服務計算結構模型。霧計算的實施卻比較容易。霧計算實現了在物理節點上的分散,這就降低了實施難度。霧計算對人類社會發展有著巨大改變,研究霧計算的服務計算新模式意義重大。
一、霧計算概述
云計算是分布式計算、效用計算、虛擬化、并行計算、負載均衡、網絡存儲、熱備份冗余等高新計算機技術和網絡技術相互融合發展的產物。云計算概念于二零零六年提出,二零零七正式展開實踐研究。隨后云計算迅速席卷了IT學術界和產業,很多企業都積極研究了云計算相關技術[1]。但由于云計算的技術和理論并不是很成熟,實際實施中難度較大,并且云計算保密性差問題突出,因此云計算一直無法得到普及。就在此時霧計算作為云計算的延伸被提出,霧計算是思科(CISCO)公司于二零一一年首創,霧計算所提供的服務計算新模式有:個人云、私有云、企業云等各類小型云計算服務新模式。霧計算以數量,完成服務,利用零散設備,強調的是數量。霧計算做到了利用每一個節點的能力,因此多么弱的設備都能發揮作用。霧計算擴大了云計算網絡模式,將網絡計算從網絡中心擴展到了網絡邊緣,提供了各式各樣豐富應用服務。霧計算的特征是:支持更多的邊緣節點、實施更加容易、低延時、地理分布廣泛、位置感知、適應移動性應用。這些特征使得霧計算在移動業務部署上更加方便,移動節點的增多實現了更加廣泛的節點接入,這使得霧計算設備數量可以無限擴張,這就是霧計算的強大之處[2]。霧計算可以解決聯網設備自動化問題,消除數據存儲及輸出傳播的瓶頸,霧計算推廣意義重大。
二、霧計算的服務計算新模式
1、個人云。個人云指的是借助PC、電視、平板電腦、智能手機,通過互聯網實現的無縫存儲、分享、獲取、同步數據的在線服務[3]。個人云是將處理、存儲用戶信息的云放置在用戶個人身邊,而不是由云服務商來保存這些信息,這大大增強了信息安全性。并且,個人云與移動計算有著較強的關聯性,這使得個人云的應用更方便,甚至可以將移動設備關聯起來,個人云突破了終端的本身計算能力限制,正在向移動云發展。個人云可以理解為是以互聯網為中心對個人信息進行組織、存儲、發布、加工的服務模式。與所有的“云”一樣,個人云也是由終端、應用程序、服務器、個人信息組成。個人信息存儲在個人云服務器上,通過應用程序訪問、計算及網絡端口,然后在通過終端提供服務,最后利用瀏覽器使用個人云服務。
2、家庭云。家庭云是個人云在家庭網絡環境下的表現形態,實現了個人信息在家庭環境中的實時分享和互聯。從家庭云的字面就可以看出,云放置在用戶家中,同樣不需要由云服務商管理。家庭云實現了無線組網、娛樂分析、統一設備管理和集中安全存儲等功能,家庭云可以理解為個人云的家庭版。家庭云所提供的服務計算模式有:內容共享、媒體實時播放、遠程控制、智能家居控制、多線程任務調用、廣域網遠程應用等功能。但家庭云多用于局域網中,因此局限性較大,隨著霧計算的不斷成熟,未來家庭云將成為家庭智能化的主流技術。
3、機構云。機構云則指的是服務學校、企業、政府部門等機構的內部機構云,可以理解為大型的家庭云。覆蓋面積和規模都遠遠大于家庭云,數據量更加龐大、服務類型更加豐富,用戶數量也更多,自然復雜性也遠遠高出家庭云。霧計算下的機構云,相比傳統的云計算來優勢更加明顯、性能好、價格便宜,并且具有一定的可擴展性、技術透明性。
通過以上分析不難看出,霧計算的提出給云計算帶來了巨大的改變。霧計算真正解決了傳統云計算實施中要求使用時連接遠端大型數據中心才能存取服務的弊端。避免了個人信息泄漏的問題,霧計算的最大特征就是“去中心化”,霧計算將成為云計算的接班人。
結束語:隨著云計算的不斷發展,世界各國都紛紛針對云計算進行了實踐,并制定了一系列的發展戰略。但僅在云計算概念提出不到五年的時間,在云計算的基礎上就發展出了霧計算。霧計算不論是在技術上還是理論上都比云計算容易實現,研究霧計算意義重大。
作者簡介:張瀚斌(出生于1982年10月15日)男,漢,四川省綿陽市三臺縣人,2004年年畢業于中國人民解放軍軍械工程學院,計算機科學與技術專業,現供職于中國人民解放軍成都軍區西藏軍區,碩士學位,研究方向:軟件工程,郵編:610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