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建部要求各地放寬公積金貸款政策。住建部部長陳政高曾強調“增加公積金貸款額度”,這被視為政策暖風的新信號。3月21日,住建部還召開全國電視電話會議,要求各地進一步加強住房公積金管理,提高資金使用效率。
隨后,北京市、廣州市先后傳出公積金首付最低可低至兩成的消息,后均被證實是原有政策。
目前各類公積金救市的傳言很多,但辟謠的聲音少了,不排除此類部門正在積極制訂文件,待相關管理部門批準后就會有政策出臺的可能。此類政策的落地,對于剛需購房者,尤其是一些有正規職業、定期繳納公積金的群體來說更為有利。
點評:業內人士稱,公積金“救市”政策將次第出臺,第四輪救市已經在進行,未來還會出臺更多“救市”的省級政策,而隨著救市政策的升級,重點城市房價可能會進一步攀升。
42家房企去年近5成凈利下滑
截至3月16日,據Wind資訊統計數據顯示,按照申銀萬國行業分類,滬深兩市共計42家上市房企公布了2014年年報,其中,19家企業凈利潤下滑,占比接近五成。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房地產行業整體利潤率下行的現象。
事實上,2014年年初,在房企沒有心理準備的情況下,以杭州為首的二、三線城市房價急轉直下,隨后一線城市也被降價潮席卷,全年房地產市場持續下行。
鑒于此,在供大于求、天量庫存的重壓之下,上市房企迫于資金壓力和業績要求,均采取“以價換量”的銷售策略,但土地、資金成本仍居高不下,因此不少房企利潤遭到侵蝕。
點評:從2014年年報的房企業績來看,即使是大型房企凈利潤增速水平也在快速下滑,中小企業更是直接進入凈利潤下滑通道。凈利潤下降或者虧損的企業其業績變動的原因基本都與今年房地產行業頹勢有關。
全國拍地收入八成用于拆遷
3月24日,財政部發布土地出讓收支情況,2014年,全國土地出讓收入42940億元,同比增長3.1%。其中土地出讓收入成本性支出33952億元,同比增長0.7%,占總支出82.4%,相當于八成土地出讓收入用于征地拆遷及農民補償等。
社科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稅收研究室主任張斌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土地拆遷的成本越來越高,在扣除拆遷開發等成本后,地方土地出讓凈收入越來越少,差額只有幾千億,進一步影響了地方支出。
數據顯示,受房地產市場持續低迷的影響,全國土地出讓面積27.18萬公頃,同比下降25.9%。
點評: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經濟下行,土地收入下降,要穩增長又要增加支出,還要進一步減稅,這需要更加積極的財政政策。一方面要優化支出結構,在穩增長和保收入間,需要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