龔小鋒
“哈哈,智仁各見。”3月25日傍晚,對于記者提及怎么看待外界說的“宋衛平控制權旁落”,身處輿論風暴中的綠城集團董事長宋衛平給記者發來了寥寥數字的短信回復。
就在當天早上,綠城中國公告了即將亮相的新董事會人員,中交系的朱碧新與孫國強派遣進駐綠城中國董事會。這是央企中交集團收購綠城股份三個月之后,第一次入駐綠城董事會。中交系高管強勢入駐,以宋衛平為核心的老綠城和新晉者中交系的力量博弈,將成為未來綠城發展的重要看點。
中交強勢入駐
中交獲得綠城關鍵職位,包括兩席執行董事席位和一席投資委員會席位。根據綠城公告,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總法律顧問朱碧新將和綠城現董事長宋衛平共同擔任董事會聯席主席,中交地產董事長孫國強也將進入綠城中國董事會。
2014年12月23日,宋衛平及綠城集團行政總裁壽柏年等將合計占綠城24.287%的股份,以約60億港元的價格轉讓給中交集團。此后,中交系及九龍倉均持股24.287%,并列第一大股東。宋衛平及壽柏年共持有綠城中國已發行股本總數約18.538%,為第三大股東。
此次董事會變更是收購之前雙方的約定,因而并不讓人意外。據悉,中交并購綠城一事,已獲國資委與商務部批準,流程已經走完,目前中交方面的高管還未到杭州綠城總部上班,而中交團隊正式進駐將在股權交割完之后。
外界最關心的問題是宋衛平的控制權是否會旁落,宋衛平給予記者回復是:“智仁各見”,語氣中似乎內心頗有深意。
任命生效后,綠城董事會共有6席董事席位,包括執行董事四名,宋衛平、朱碧新、孫國強和壽柏年;九龍倉方面則占據兩席非執行董事席位,分別為內地首席負責人周安橋、九龍倉執行董事兼集團財務總監徐耀祥。
從董事會組成比例看,九龍倉仍然保持財務投資者的角色,沒有進入執行董事席位,在中交和綠城組成的四人執行董事中,未來中交集團不但身兼第一大股東的地位,還獲得兩席執行董事席位,話語權大幅上升。
而綠城系的郭佳峰、曹舟南、羅釗明均在此次提出辭任執行董事,只剩下宋衛平與壽柏年留守董事會,雖然宋衛平和壽柏年仍然占據兩個席位,但終究是第三大股東,其話語權已經縮小。值得一提的是,宋衛平的搭檔壽柏年已經辭任綠城中國董事會常務副主席兼投資委員會成員的職務。這意味著身體一直不好的壽柏年在綠城的工作量將會縮減,其退休一事或將提上議程,屆時宋衛平的話語權可能會進一步縮小。
外界對于綠城三分天下的局面,早有擔憂的跡象。近日杭州綠城主場迎戰北京國安的中超聯賽開始前,有消息稱“綠城中國董事長宋衛平被中紀委帶走,導致綠城董事會被臨時取消”,但隨后,宋衛平辟謠稱,自己在看電視直播。謠言背后,是外界對中交入股后和綠城團隊及另一大股東九龍倉微妙關系的擔憂。
不過,另一件細節仍可看出宋衛平仍是綠城的靈魂人物,3月15日下午,綠城中國執行董事曹舟南正在酒廊和上海融綠公司旗下黃浦灣項目股東談判。而酒店一樓左側大會議室里,綠城房產總經理應國永則在主持綠城“3·15”業主質量監督大會。 宋衛平“宅著”的杭州綠城玫瑰園酒店,看起來仍然像綠城的總部。
今后,宋衛平將更多以職業經理人的角色出現在新綠城。宋衛平也對記者坦言,無論是否是綠城的靈魂人物,今后都要“循規而行”。此前宋衛平也曾說,今后“公司越來越大,股份越來越小,小到近乎微乎其微,但是我不遺憾”、“有機會的話愿意在新的綠城里面,做一個職業經理人”。
未來或深度影響綠城布局
中交會給綠城帶來什么直接變化?宋衛平曾在3月中旬接受媒體采訪時表示,按照約定,中交介入綠城日常運營的幾個層面包括:財務管理、成本管理、戰略管理。中交系成員在綠城的分工目前仍未公布,但至少在上述三個層面均可能由中交新派駐人員負責。
在具體業務層面,中交系的孫國強、李青岸和李永前,將和綠城系的宋衛平、曹舟南、應國永共同擔任綠城房產新董事。綠城房產是綠城中國最主要的業務平臺。李青岸為中國交建財務負責人,李永前為中國交建房地產事業部副總經理。
從目前來看,第一個是解決藍城歸屬問題。藍城為綠城旗下非地產業務平臺,此前綠城和中交已就藍城資產歸屬有過磋商,有消息稱目前藍城已確定納入上市平臺,但具體操作方案將在中交正式入駐后提上日程,今年上半年即會明朗。
宋衛平對此沒有正面回應,只是稱“本來綠城就有股份在藍城”。
另外一個是關聯業務的影響。上述接近綠城人士稱,綠城必然能借助中交的央企優勢獲得土地、融資上的優勢,以此幫助綠城進一步壯大。另據宋衛平此前透露,藍城目前介入杭州新區“大江東”整體開發,未來有意借助中交央企背景和資金實力進軍一級開發。
在業務的轉變上,綠城很可能還會做海外地產。中交集團董事長劉起濤曾表示,中交有意借助綠城“走向國際、走向海外,不斷去提升”。對此,宋衛平給記者的回復是“海外項目,推進中”。
“中交進來之后,話語權肯定會比較重,不像九龍倉那樣是純粹的財務投資者身份” 據一名接近綠城的人士透露,目前公司一切如常,具體的動作可能還要等中交那邊進來之后才有。
不過,不少業內人士都認為,中交可以介入到董事會參與公司整體運營方案的制定,但最好不要介入公司乃至項目的具體運營中去。易居中國控股有限公司執行總裁丁祖昱就評價說,上述入駐的三位領導都是土生土長的中交人,但中交并不擅長房地產業務,而綠城此時更需要穩定,不能再折騰。
公開信息顯示,中交是施工起家,業務后來轉為道路橋梁建設。近幾年,中交大力發展房地產業務,將其提升為著力發展的主業之一。2010年,中交將中國房地產開發集團公司整體并入,成為國資委確定的從事房地產業的16家央企之一,目前中交意欲大力發展房地產主業。
宋衛平積極“去融創化”
綠城進入中交時代的另一方面是,綠城開始清退融創遺留因素。2014年,在融創銷售團隊努力等多重因素疊加下,綠城戰績不菲,合同銷售金額約794億元,完成年初所訂的全年銷售目標的127%,同比增幅亦達到27.86%。
融創團隊撤退之后,宋衛平重掌綠城,開始了“去融創化”。 這些日子宋衛平也沒閑著,他開始竭力修復和老業主的緊張關系。2015年1月,宋衛平赴青島與理想之城業主見面。據當地媒體報道,宋衛平與青島業主懇談數個小時,甚至在和業主溝通過程中哽咽。
而曹舟南甚至在綠城內部發文稱,不認同“殺客”理念,“狼性”文化不適合用在綠城客戶服務上。
此外,宋衛平也不得不再次求變,開啟產品結構調整。綠城一向專注高端房市場,高品質的大戶型產品是綠城贏得高認知的基礎。此次回歸后,宋提出:綠城將開始開發小戶型產品,讓更多的人住上更好的房子。
目前,外界仍然十分關心綠城內部穩定問題,上海融綠平臺歸屬爭端結果十分重要。為減少內耗平穩解決爭端,2014年12月,綠城和融創簽署整體出讓協議,綠城欲將50%的股份出售給融創。但由于綠城第一大股東九龍倉并未同意,綠城中國董事會沒有批準該協議。
盡管融創尚未完全完成對融綠平臺的收購流程,但已經對融綠平臺旗下的項目進行了全面的去綠城化,比如綠城盛世濱江、綠城黃浦灣、綠城御園等在對外說辭均已改為外灘盛世濱江、外灘黃浦灣、上海御園等,而宋衛平此前對此頗為不滿。
目前最有可能出現的一個進展是,“外灘黃浦灣”項目則有可能從融綠平臺剝離。此前曹舟南就“外灘黃浦灣”項目權益方“四方會談”,但具體談判進展目前尚未對外透露。
從目前各方信息來看,上海融綠平臺歸屬融創可能性極大。在近期的融創2014年業績發布會上,融創中國董事長孫宏斌說,“融綠的并購,我們有合法的合同。我們所有的簽字都是完備的,還需要過一個股東大會。
買賣不成仁義在。孫宏斌還透露,跟綠城的合作項目,并不止融綠的16個,“我們相信會有一個好的合作方案。像天津全運村項目,就可以繼續合作。”
顯然,在萬達、綠地等巨頭已經超速前進之際,尚在動蕩時期的綠城最需要的是先穩定軍心,只有解決好融創遺留問題,并順利和中交取得共識,綠城才可能在逆勢中取得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