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文章由《中國和世界隔著一條下水道》引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作者從加強溝通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金鑰匙、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動力、制度機制建設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保障;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等五個方面論述了怎樣構建企業和諧勞動關系。
關鍵詞 企業;勞動關系;和諧構建
說到企業和諧勞動關系的構建,筆者突然想到一篇文章《中國和世界隔著一條下水道》,文章中講到,外國的下水道寬敞得令人瞠目,而且那些下水道是100多年前,甚至200多年前修建的。一次性投入,讓后代子孫受益,世代發揮著美化城市環境的功能。再看看我們的下水道,狹小不用說,施工質量也難有保障,于是,三天兩頭挖開修,財富在悄無聲息中被損耗,當然,城市的運行效率也大大降低。再回到我們要談的主題,同樣的道理,構建牢固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不僅可以節約大量的成本還可以提高工作效率。企業勞動關系的和諧關系著企業的發展命運,而企業的發展命運同樣關系著員工的去留,員工與企業之間的關系是一脈相承息息相關的,員工一味的要求企業給予和企業一味的要求員工付出都是不對的,企業為員工提供勞動環境,員工為企業創造效益,員工對企業的訴求是兩方面的,即精神和物質。牢固而和諧的企業勞動關系是雙贏的基礎。
發展和諧勞動關系是一項龐大的社會系統工程,必須堅持以人為本、科學發展、民主法制的原則,從政策完善、法律規范和觀念變化上下功夫,抓住機遇,認真對待,科學決策。
一、加強溝通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金鑰匙
溝通是和諧勞動關系的重要基礎和有效方式。美國沃爾瑪公司總裁薩姆活爾頓曾說過:“如果必須將沃爾瑪管理體制濃縮成一種思想,那可能就是溝通,因為它是我們成功的真正關鍵之一”。從某種意義上講,溝通已成為廣大員工潛意識的重要部分,是員工激勵的重要源泉。重視溝通所產生的激勵作用,企業領導會發現對員工的最大幫助就是心存感激。“士為知己者死”,企業領導的“理解、認同”的“知遇之恩”也必將換來員工的“涌泉回報”;另一方面,從企業的角度來看,溝通可以更多地了解企業員工的心聲,員工對自己的勞動報酬、在公司的地位是否滿意?他們是否能夠感到自己的價值在公司中得到實現?他們還希望公司在哪方面盡快滿足要求?了解了員工的這些想法,也就是在不斷的收獲重要信息。沃爾瑪所做的,就是通過信息共享、責任分擔實現良好的溝通交流,從而達到商業上的巨大成功。對于企業領導而言,溝通首先要做的就是“換位思考”,從員工的角度去思考企業的問題。通常的企業領導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于自己的觀點和立場去衡量、評判員工,解決問題;而“換位思考”是管理者在保持個人風格前提下,站在員工角度考慮問題,可能忽然間發現“哦,原來他們是這個意思。”有了這層理解和認同作為溝通基礎,企業與員工之間就近了一步,問題也就容易解決了。
二、賦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動力
在企業管理中有一條著名的“南風法則”: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脫掉。北風得意洋洋地釋放出自己的威力,寒風凜冽,一時間冷得刺骨,行人都把大衣裹的緊緊的;而南風則緩緩地釋放自己的能量,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暖洋洋的,行人們覺得身上暖起來,開始解開衣扣,脫下大衣,南風獲得了勝利,在這個故事中,北風象征那些“胡蘿卜+大棒”式的企業與員工的對峙式傳統管理,這樣管理很難達到和諧,只能使員工利益實現和企業的目標越走越遠;而南風式的管理方式則是采用一種柔和的手段,把企業行為目標和管理者、員工的利益訴求一致起來,管理者并不高高凌駕于員工之上,在這種和諧“以人為本”的管理方式下,每一個員工都相信企業和自身利益是緊緊聯系在一起的,激發了員工的積極主動性和創造性。
在現代企業管理中,不是所有事情都要領導事必躬親,而是由管理者把一部分權力授予有能力的人,任由他們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力去工作。這樣管理者和員工之間就會建立起良好的信任關系,并能夠形成有效的授權和責任機制,從而實現和諧管理。所以在管理中,管理者需要掌握授權的藝術,既要“以人為本”授予員工充分的自主權,又要做好企業的領導工作,最終達到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目的。
三、制度機制建設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保障
西方國家在發展中逐漸認識到: 勞資沖突以及由此引起的社會危機和動蕩, 是其制度變遷中最大的交易成本。要減少這種交易成本,保證社會的穩定和經濟發展,就要從“理性”出發,通過一套制度安排和機構重組,將這種損失降到最低的程度。制度是設計出來調節人類相互關系的一些約束條件。建立和諧的勞動關系,勞資雙方要通過契約的制度化使各自的理性保持在一定限度內,利益各方達成一個可自我執行的契約,使制度成為激勵和約束實現自我利益與社會利益的規范。良好的制度環境不但為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創造有利條件,而且為和諧勞動關系的建設提供強大保障。
四、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關鍵
形成和諧勞動關系是企業責任的最后體現。企業管理者應認識到,企業和員工是共生、共贏和共長的關系。企業對員工負責,員工才會對企業負責。因此,企業應該通過各種激勵手段來調動和發揮員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保護員工的就業穩定,給予其合理的薪酬和福利,為其提供增長才干的機會,幫助和促進員工實現個人發展。
五、勞動者自身素質的提高是構建和諧勞動關系的基礎
勞動者應當樹立利益共同體觀念,企業的利益就是自己的利益,強化責任感,與企業共榮辱。同時要加強自身學習,多參加培訓,學習新技術、掌握新技能,提高職業素養,恪守職業道德,愛崗敬業、誠實守信,干一行愛一行。勞動者還要學法、懂法、守法,依法維權,善于、敢于用法律的手段保護自身利益。
作者簡介:曾長慶(1965-2),男,黨員,湖南新化人,漢族,本科畢業,會計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