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海青 張俊霞
摘 要:就我國電網運行發展現狀來看,逐漸實現了智能化與自動化管理,其中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已經成為相對成熟的管理模式,可以在原有基礎上更有效的提高電網輸電能力。對于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研究,需要明確其所具有的特點,掌握其運行的原則要求,從多個方面著手,采取合理的措施來提高其管理效果,保證電網輸電性能可以滿足社會發展需求。文章就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運行進行了簡要分析。
關鍵詞: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電網運行
與其他管理模式相比,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具有高效化、集成化、節約化以及智能化等特點,可以將實現對電網輸電的全程監控,提高了電網運行安全性與穩定性。想要提高其應用效果,需要在了解其特點基礎上,做好技術與管理方面分析,在現有基礎上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采取合理的措施進行優化,提高電網運行綜合效率。
1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特點分析
1.1 提高電網管理水平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即將電網運行作為對象,實現電力設備與電網調度運行管理的結合,對電網整個運行過程進行監控,降低了各項因素的影響,有效提高了電網調度運行管理效率以及質量。與傳統管理模式相比,此種模式在實際應用中,對電網調度控制步驟進行了精簡,降低了工作量,保證工作人員可以在有效的時間內可以掌握更多電網運行狀態數據。同時經過全程監控,確保了工作人員可以及時了解系統運行故障,并在最短時間內解決問題,并對電網調度方案進行適當的調整,提高電網運行的安全性與穩定性[1]。
1.2 提高管理技術水平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所需設備與技術水平更高,其作為目前電網運行管理主要模式,發展方向將提高技術水平作為重點,需要電力系統積極引進各項先進設備與技術。通過專業設備與技術的更新與提升,可以完善傳統電網運行管理中存在的問題,爭取不斷提高電網運行管理綜合水平。
1.3 提高管理人員水平
工作人員是影響電網運行管理效率的主要因素,要求所有人員均能夠熟練掌握電網調度運行管理規范與要求,通過各項電網調控設備,來了解電網系統運行狀態,及時發現并處理存在的問題[2]。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的應用,實現了智能化與自動化管理,降低了管理過程難度,便于管理部門對電網故障部分的重點監控,有針對性的進行維護管理,減少電網運行問題的發生。
2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實施原則
2.1 安全性原則
電力作為維持社會經濟發展的主要能源,在不斷加大電網建設規模的同時,還需要加強對電網運行的管理,提高其運行穩定性與安全性。因此需要遵循安全性原則,并結合經濟性因素,最大程度上降低各項因素對電網運行造成的影響,提高管理綜合效果。
2.2 科學性原則
任何管理模式應用的核心目的均是提高電網運行績效,這樣在對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進行研究時,就需要在此基礎上,堅持科學性原則,以滿足實際需求為目的,選擇配套的技術支持系統,并利用信息技術手段來對管理模式進行優化。同時還應結合電網運行的特點,從系統性角度出發,做好整個電網的管理,逐步將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滲入到每個環節中,提高管理效果。
2.3 適用性原則
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的應用應與電網運行特點相結合,做好對所有業務流程、崗位職責以及管理方式的研究,從技術角度逐步實現變更。一項管理模式的更新,不但要完成制度更新,更重要的是要完成技術工作,即按照適用性與標準化原則,對原有工作進行分解,建立全新的業務流程與管理方式,同時實現設備與技術的更新,嚴格按照專業規范與管理要求來展開各項工作,降低各項因素對管理工作質量的影響[3]。
3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技術要求
3.1 變電站自動化
變電站為電網系統中重要組成部分,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電網運行效率,因此決定了其在電網調控管理工作中的地位。需要合理利用各項先進科學技術,對變電站進行自動化操作與控制,提高變電站自動化程度。建立變電站自動化系統,適當減少系統中電氣設備,提高電網資源共享性,通過避免電力設備的重復配置,在保證系統運行安全性的同時,降低其運行成本。
3.2 電網調度自動化
為求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實施的效果,需要最大程度上來提高電網調度自動化效果,建立起自動化體系,實現對電網運行狀態的實時監控。自動化體系的實現,確保了管理部門各項工作效率的提高,為避免系統運行中出現的安全問題,還可以采取分區管理的方式,提高電網運行穩定性。
3.3 電網運行管理制度
所有電網運行管理工作的展開,均需要有專門的規章制度進行制約,即結合電網運行特點,對常見問題進行分析與提前預測。在應用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時,建立起科學完善的管理制度,對管理人員所有行為進行約束,降低因失誤對電網運行狀態的影響,提高了管理工作實施的專業性。同時還應根據管理工作需求來成立相應的維護部門,將系統內所有電力設備作為對象,進行日常檢查、故障維修以及異常處理,保證所有設備均處于一個正常的運行狀態。
4 電網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實施優化措施
4.1 調控一體化信息分層管理
在地區調控一體化管理模式應用過程中,存在系統信息定義不規范、信息分層差以及干擾信息頻發等問題,對后續管理工作的展開帶來了重大不良影響,降低了調度員對電網事故判斷的速度。因此在對應用方式進行優化分析時,需要對各類信息進行分層管理,整理出典型變電站監控系統信息模板,對變電站監控信息表管理流程進行科學管理,然后充分利用分層管理的各項信息,將其作為調度員管理工作的重要依據,可以有效避免重大事故的發生[4]。并且通過信息分層管理,還可以減少干擾信息的影響,提高了調度工作效率。
4.2 按照電壓等級監控管理
對于不同地區在進行電網調控管理時,可以選擇用按照電壓等級監控的方式,將監控所獲信息作為調度工作的重要依據。第一,合理劃分調度與監控范圍。地域調度范圍可以劃分為:調度關系220kV終端系統、110kV電網、城區范圍35kV電網以及直調電廠等,其中地、配調度分界點為城區110kV、35kV變電站主變10kV側母線閘刀。對于地調監控范圍的劃分,主要包括:承擔地域內上級調度220kV變電站集中監控,承擔與地調調度管線范圍一致設備監控業務,而且地縣監控分界點與調度分界點相同。第二,信息責任區劃分。對于此方面內容劃分,要求地調、縣調集中監控信息責任區與其調度監控范圍相同,其中地調監控負責220kV、110kV以及城區范圍35kV變電站公用系統監控業務。
4.3 實現管理人員集約化
基于傳統調控一體化工作需求,應需要對管理人員工作模式進行優化,根據實際運行要求來建立崗位。可以選擇用調度、監控同時的管理模式,并對各階層管理人員進行專業培訓,確保其可以熟練掌握各項管理規范,明確自身職責,在工作期間可以順利完成各項調控工作。
5 結束語
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現在已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是還需要在現有基礎上做更深入的研究,從不同角度進行分析,針對電網運行特點,做好各項工作的優化,爭取不斷提高電網運行安全性。
參考文獻
[1]呂洪波.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研究[D].北京:華北電力大學,2011.
[2]樓華輝.浙江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研究[D].華北電力大學,2014.
[3]林曉夏.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探析[J].科技與企業,2015,17:17.
[4]張建國.電網調控一體化運行管理模式探討[J].硅谷,2014,23:234+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