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以某一型號液晶彩色電視機為例,圍繞新版《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音視頻設備、信息技術設備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檢查要求》中第5條“例行檢驗、確認檢驗和現場見證/目證試驗”的檢查目的、涉及的檢查內容、工廠檢查中的樣本策劃和審核方法,以及針對審核中出現的問題說明該問題的判定原則進行了論述。
關鍵詞:產品認證;信息技術;確認檢驗;工廠檢查;樣本
1 概述
1.1 產品認證的發展
產品認證活動起源于商品經濟初期。當一個工匠謀求客戶相信其產品符合某種或幾種規格時就產生了原始的認證活動,早期這些產品認證相互之間沒有聯系,其檢驗和試驗的方法也不規范。到了19世紀中葉,蒸汽機的普遍使用和電的商業化,與蒸汽機配套的鍋爐的爆炸引起的毀房、沉船、傷人事故接連不斷;分配電能的控制器、傳輸電能的電線電纜、用電器具所引起的電氣火災、觸電傷亡事故頻頻發生。所有這一切迫使人們在購買、使用這些產品時關注自身的安全利益,同時也引起一些國家政府、議會等機構的重視。為保護人身和財產安全,這些國家的相關機構開始制定法律或技術法規,規定電器、電線電纜、鍋爐等工業產品必須符合行業或政府規定的要求,并按程序批準才能為市場所接受,從而出現了現代意義上的強制性產品認證制度。
1.2 產品認證的作用
(1)政府可將產品認證作為貫徹標準和有關安全法規的有效措施,對產品質量進行有效的管理;通過產品認證,使制造商從獲證之前自發執行標準,轉變為獲證之后自覺地接受認證標準,并承擔自身的質量責任。(2)通過產品認證,規范了制造商的生產活動,提高了制造商的制造水平,從而大大減少了由于產品質量問題而造成消費者或社會相關方的人身傷害及財產損失,從源頭上保證了顧客和社會的利益。(3)由于認證的產品都加貼認證標志,對顧客予以明示,這樣顧客可以放心購買,利益得到保障。(4)產品認證作為國際貿易中普遍被接受和使用的證明手段,通過產品認證,制造商可得到包括國際市場的認可,進一步提高國際市場地位,增強產品的國際競爭力。
2 檢查目的
(1)確保工廠建立并保持文件化的程序,對產品的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進行控制,以保證產品滿足規定的要求。
(2)規范工廠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的實施和記錄的具體要求,以保證產品檢驗過程的規范性和產品的可追溯性。
(3)通過現場見證/目證試驗,確認企業檢驗人員、檢驗設備以及認證產品等是否能夠符合檢驗要求,同時可確認產品的一致性。
3 檢查項目、內容及檢查方法(含樣本策劃)
按檢查內容涉及的要素為5.1、5.2、5.3、5.4,檢查過程以要素為檢查線路,檢查抽取的樣品、樣本為目前量產的認證產品。
(1)與檢驗部門負責人交談,了解相關產品、人員、檢驗過程的相關信息,并做適當記錄。
(2)(涉及5.1,5.2,5.3條款):a.檢查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文件的有無,并記錄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文件的名稱/編號;b.查閱目前量產型號的液晶彩色電視機的相關例行檢驗和確認檢驗文件以及使用說明書各1份,查閱文件的相關內容(重點關注安全與電磁兼容檢驗項目、抽樣方案、檢測技術要求、頻次、放行準則,同時關注檢驗文件中對各檢驗項目及其要求均不得低于認證實施規則的相關要求);c.觀察產品例行檢驗過程的實施情況,同時對相關檢驗人員進行詢問,并記錄;d.詢問、查閱確認檢驗的實施情況,并做記錄。
(3)(涉及5.2條款)a.查閱近1年內的入庫臺賬,抽查上述臺賬中涉及到的整機檢驗記錄8-12份,并做記錄;b.重點檢查記錄中關于安全檢驗項目,如可觸及件的危險帶電情況、電源線和插頭的破損情況、電源電壓選擇、接地電阻、絕緣電阻、抗電強度等項目的檢驗記錄。
(4)(涉及5.3條款)a.查閱近1年內的認證產品確認檢驗報告(企業檢測報告、國抽、地抽、委托實驗室、CCC型式試驗等);b.并詢問負責人了解相關情況,重點檢查確認檢驗報告的時間、確認檢驗頻次、確認產品的類別、檢驗項目、檢測結果和檢測簡論等;c.同時還要注意檢查委托檢驗機構的資質、檢驗能力的相關信息;d.針對企業確認檢驗的項目,可通過詢問檢驗人員、查看檢驗設備等方面確認企業的確認檢驗能力是否符合認證規定的要求。
(5)(涉及5.4條款)在檢測線的末端待入庫的合格整機中隨機抽取1臺整機,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指定接地電阻、絕緣電阻、抗電強度3個試驗項目,現場見證/目證由工廠檢驗員進行的實施過程,并做相關記錄。
4 發現問題與判定原則
(1)檢查發現:“該工廠提供了1份最近的認證產品確認檢驗報告,報告出具時間是2013間3月12日,而該次工廠檢查的日期是2014年4月10日。”
(2)不符合:條款5.3中“工廠應組織實施認證產品確認檢驗,其檢驗頻次、項目、要求應不低于強制性認證實施規則的規定。”實施規則中要求確認檢驗頻次為“一次/年或一次/批”,其中一次/批不應少于一次/年。
(3)判定:一般不符合。
5 致謝
通過對新版《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信息技術、音視頻設備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檢查要求》的學習與研究,使我受益匪淺。感謝中國質量認證中心石俊偉、閔靜兩位老師的指導,也感謝CQC培訓中心工作人員的大力支持。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質量法[S].修訂版,2000-07-07.
[2]中華人民共和國認證認可條例[S].2003-09-03.
[3]家用和類似用途設備、音視頻設備、信息技術設備產品強制性認證工廠檢查要求[S].新版.
[4]強制性產品認證管理規定[S].2009-07-03.
作者簡介:徐結海(1967-),男,南京信息職業技術學院教師,副教授、高級工程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