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慶
摘 要:純電動汽車輸出轉矩過大或者冰雪濕滑路面行駛時,驅動容易發生滑轉。針對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問題,研究了基于滑模變結構的驅動防滑控制方法,并通過仿真分析進行了驗證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對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關鍵詞:純電動汽車 驅動防滑 滑模變結構控制
中圖分類號:TP29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1(a)-0001-02
汽車輸出轉矩過大或在冰雪濕滑路面行駛時,驅動輪容易發生過度滑轉,嚴重影響汽車的駕駛性和安全性。為了避免驅動輪發生過度滑轉,在車輛控制時需對輸出轉矩進行精確控制,以期獲得最佳的驅動效果。相比于傳統燃油汽車,由于電驅動系統中包含電機及控制器單元,純電動汽車在輸出轉矩控制方面具有非常大的優勢,這些優勢可以概括為:(1)通過電機控制器單元能方便準確地獲得電機輸出轉矩;(2)電機能迅速相應轉矩控制信號并被精確控制。 該文采用滑膜變結構控制算法對純電動汽車輸出轉矩進行精確控制,有效抑制了驅動輪過度滑轉,實現良好的驅動防滑效果。
1 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問題
純電動汽車由動力電池為驅動電機提供電能并驅動車輛行駛,在汽車驅動行駛過程中,電機所提供的驅動轉矩經傳動系統傳遞給車輪,對路面產生一個與行駛方向相反的作用力,根據牛頓第三定律,路面會產生一個與行駛方向相同的切向反作用力,驅動車輛行駛,這個切向反作用力稱為縱向附著力。路面所能提供的縱向附著力與路面縱向附著系數成正比關系。
當車輛在良好附著系數路面行駛時,縱向附著力足夠大,此時電機驅動轉矩越大,車輛的加速性能越好,爬坡能力也越強;但是當車輛在低附著系數路面行駛時,輪胎與路面間附著性能變差,當驅動轉矩超過路面附著力時,驅動輪將發生滑轉。
一般用滑轉率來表示滑轉過程中滑動成分的多少,滑轉率可表示為。在純滾動時,車速等于驅動輪輪速,此時滑轉率=0;在純滑動時,車速為零,此時滑轉率=1;在邊滾邊滑時,滑轉率為0<<1。
車輪滑轉率與路面附著系數之間具有關聯關系,即隨著車輪滑轉率從零開始增大,車輪與路面之間的縱向附著系數先增大后減小,存在一個最優滑轉率對應峰值附著系數,而側向附著系數則始終不斷減小。驅動輪滑轉主要發生在車輛運動縱向方向,因此對驅動輪進行驅動防滑控制時,只針對車輛的縱向運動進行研究。
為了獲得最佳的驅動防滑效果,在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時應以最優滑轉率為控制目標,將驅動輪滑轉率控制在最優滑轉率附近,以獲得最大的縱向附著系數,從而提高車輛的加速性能和通過性能。
2 基于滑膜變結構的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
2.1 驅動防滑控制模型
只考慮車輛的縱向運動。在電動汽車驅動防滑系統設計時,為了簡化系統,忽略空氣阻力影響,將車輛模型簡化為單輪模型,如圖1所示。
2.2 基于滑模變結構的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
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系統以最佳滑轉率為控制目標,對控制的精度和快速響應性有較高要求。驅動防滑控制系統實質上是一個非線性系統[1],為了實現控制器在最短時間內對最佳滑轉率實現正確跟蹤,鑒于滑模變結構控制算法具有不依賴非線性系統的精確模型,控制響應快速度高等優點,該文采取滑模變結構控制算法[2-3]來設計驅動防滑控制器。
3 仿真分析
在Matlab/simulink軟件中對所研究的驅動防滑控制算法進行仿真分析。整車質量1 000 kg,車輪半徑為0.32 m,車輪轉動慣量為1.1 kg.m2。以冰雪路面作為研究對象,此路面下的最佳滑轉率為0.2,初始時給電機500 N·m的驅動轉矩信號以使得驅動輪容易發生滑轉,在無驅動防滑控制情況下,車速和輪速輸出如圖2所示;在滑模驅動防滑控制下,車速及轉速變化如圖3所示;有、無驅動防滑控制兩中狀態下滑轉率對比如圖4所示。
從圖2中可以看出,在無驅動防滑控制下,輪速遠偏離車速,驅動輪發生了過度滑轉。從圖4中可以看出,無驅動防滑控制下,驅動輪滑轉率保持為0.8。針對驅動輪在冰雪路面發生過度滑轉的情況進行驅動防滑控制,從圖3中可以看出,在滑模驅動防滑控制下,輪速和車速之間保持收斂,未出現輪速遠遠偏離車速的情況;從圖4中也可以看出,在驅動防滑控制下,驅動輪滑轉率保持在0.2,實現了對冰雪路面最佳滑轉率的準確跟蹤。
4 結語
針對純電動汽車驅動防滑控制問題,研究了基于滑模變結構的驅動防滑控制方法,并通過仿真分析進行了驗證,對純電動汽車的設計和使用具有一定的參考意義。
參考文獻
[1] 趙治國.車輛動力學及其非線性控制理論技術的研究[D].西安:西北工業大學,2002.
[2] 謝利理,劉麗卓,鄭新華,等.基于LuGre模型的飛機制動系統滑模控制[J].華中科技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3,41(6):65-69.
[3] 陳振,劉向東,靳永強,等.采用擴展卡爾曼濾波磁鏈觀測器的永磁同步電機直接轉矩控制[J].中國電機工程學報,2008,28 (33):75-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