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杰 蘇功棟
摘 要:目的 探討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動脈斑塊的臨床價值。方法:隨機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間對該院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結構以及血流受阻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評價臨床診斷價值。結果 128例住院患者中檢出頸動脈粥樣斑塊117例,檢出率為94.35%。檢出斑塊524處,檢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斑塊多好發于頸動脈分叉處。結論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頸動脈,可以在早期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并評價病變嚴重程度,對早期發現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提高疾病預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診斷方法值得臨床借鑒。
關鍵詞:彩色 多普勒超聲 診斷 頸動脈 斑塊 臨床 價值。
中圖分類號:R44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1(a)-0255-02
頸動脈斑塊是由于多重危險因素導致的一種頸動脈血管壁損傷以及血流中的有形成分聚集,形成的團塊狀的結構[1]。年齡、性別、糖尿病史、心腦血管疾病家族史等,凡是能夠引起動脈粥樣硬化的因素均能影響著頸動脈斑塊的形成。常見的危險因素包括年齡超過60歲的老年人、男性患者、糖尿病史、高血壓病史、高脂血癥以及長期吸煙史等。患者臨床表現根據是否出現腦出血癥狀分為2類,即短暫性腦缺血發作和缺血性腦卒中、無癥狀的頭暈以及頭痛和暈厥。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技術是一種首選的無創性頸動脈檢查手段,現如今廣泛應用在頸動脈疾病檢出以及定量評價中,對頸動脈粥樣斑塊檢出率較高。現將該院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勁動脈斑塊檢查的整個過程及檢出率進行分析,對臨床診斷價值進行評價,結果報告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間對該院收治的住院患者128例,其中男性72例,女性56例,年齡62~76歲,平均年齡69歲。其中糖尿病患者32例,高血壓患者48例,高血脂癥患者26例,腦梗塞患者22例。患者年齡、性別比較,P>0.05,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1.2 方法
隨機選擇2014年10月—2015年10月間該院收治的128例住院患者,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對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的病變結構以及血流受阻的嚴重程度進行分析,評價臨床診斷價值。
1.2.1 診斷方法
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儀器進行檢查,通過頸動脈內膜中層厚度即IMT確定是否有斑塊形成。IMT正常值<1.0 mm,1.0 mm
1.2.2 血流動力學分析
頸動脈斑塊多位于動脈分叉處,而且左右兩側同時受累比較多,與血流動力學特點相符合,較少發生在頸外動脈起始段,而且左側多于右側,而且低回聲軟斑及中等回聲扁平斑和強弱不等潰瘍混合斑明顯高于強回聲鈣化斑,證實了能夠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不穩定斑塊就是軟斑、扁平斑和混合斑[3]。這是因為不穩定斑塊脂質較多,纖維帽薄,脆而易出血形成血栓,一旦發生脫落,可導致缺血性腦梗塞。117例檢出斑塊患者中,89例狹窄<50%,血流動力學該處不明顯,只有部分較大斑塊出現局部充盈缺損,9例患者動脈血流速度較低;5例患者50%<狹窄<70%,病變比較廣泛,彩色血流中有很長一段充盈缺損,邊緣不整齊,11例未檢出斑塊患者有2例動脈血流速度較低。
1.3 觀察指標
觀察128例患者頸動脈斑塊的形成部位及類型,以及血流受阻的嚴重程度,并對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頸動脈斑塊的價值進行評價。
1.4 統計學分析方法
臨床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處理,用百分比來表示技術資料,使用c2進行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為差異無統計學意義。
2 結果
128例住院患者中檢出頸動脈粥樣斑塊117例,檢出率為94.35%。檢出斑塊524處,檢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斑塊多好發于頸動脈分叉處。
3 討論
頸動脈彩色多普勒超聲是一種無創性檢查手段,現已廣泛用于頸動脈硬化病變的篩查中,成為首選的檢查方法,它是通過檢測頸動脈的內膜中層厚度來診斷是否存在動脈粥樣硬化斑塊[4]。它不僅能夠檢查出斑塊的位置、大小、嚴重程度以及動脈官腔出現狹窄的部位,同時還能夠進行血流動力學檢測,重要的是可以對斑塊的形態進行評價。根據形態和回聲的特點,可以將斑塊進行分類,主要有低回聲脂質性軟斑、中等回聲纖維性扁平斑(富含膠原組織)、強回聲伴有聲影的鈣化性斑及回聲強弱不等的潰瘍性混合斑4種。能夠引起缺血性腦卒中的不穩定斑塊就是軟斑、扁平斑和混合斑。
該院收治的住院患者采用彩色多普勒超聲進行檢查,128例住院患者中檢出頸動脈粥樣斑塊117例,檢出率為94.35%。檢出斑塊524處,檢出患者伴有不同程度的頸動脈狹窄,斑塊多好發于頸動脈分叉處。應用彩色多普勒超聲檢查頸動脈,可以在早期發現頸動脈粥樣硬化及斑塊形成同時還能夠評價病變嚴重程度,對早期發現和治療心腦血管疾病,提高疾病預后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這種診斷方法值得臨床推廣使用。
參考文獻
[1] 侯愛勤.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糖尿病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形成的臨床價值[J].中國當代醫藥,2013,20(34):134-135.
[2] 鄭梅芳.淺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價值[J].醫學信息(中旬刊),2011(5):2150-2151.
[3] 黃菊霞,回顧分析彩色多普勒超聲診斷頸動脈粥樣硬化的臨床價值[J].安徽衛生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54-55.
[4] 潘濤.彩色多普勒超聲對腦梗死患者頸動脈粥樣硬化斑塊的臨床診斷價值[J].齊齊哈爾醫學院學報,2014,35(19):2840-28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