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穎 蔡軍 詹必偉 梅華豐
摘 要:介紹了遙感衛星影像正射糾正成果質量檢驗內容、檢驗方法以及成果的質量的評定。通過全數概查和抽樣詳查等方式,同時采用人機交互檢查和人工檢查相結合的方法進行檢查,從而保證影像加工生產的質量控制。
關鍵詞:空間分辨率 影像拼接 正射糾正 影像融合 影像勻色
中圖分類號:TP75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1(a)-0039-02
目前,遙感衛星影像已經被廣泛應用于軍事偵察、測繪制圖、氣象預報、國土資源勘查、環境質量評價和自然災害監測與防治、以及地球系統科學等研究領域,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為滿足日益廣泛的前端應用,其定位已不能拘泥于傳統的地貌展示,須同時滿足分析與建庫的需求。某城市遙感衛星影像正射糾正成果是采用(全色分辨率優于0.7 m、多光譜分辨率不低于2.8 m)的原始衛星遙感影像數據通過影像處理(正射糾正,影像配準與融合)、影像鑲嵌與色彩調整(影像鑲嵌,色彩調整處理)、糾正誤差分析與處理等加工處理后形成的正射糾正成果影像數據,并在此成果影像數據基礎上進行檢驗。數字正射影像是利用DEM對遙感影像逐像元進行輻射改正、微分糾正和鑲嵌,并按規定圖幅范圍裁剪生成的,帶有公里格網、圖廓(內、外)整飾和注記的平面圖。檢驗其數據的精度、現實性和完整性,也可從中提取自然資源和社會經濟發展信息,為防災治害和公共設施建設規劃等應用提供可靠依據。
1 檢查內容
正射糾正后的單景影像(img格式)和拼接后的整景影像(img格式)。應有明確的坐標形式(如:CGCS2000坐標系)。主要從數學精度、資料的質量、數據的質量和影像的質量4個方面進行檢驗。其中,對于數學精度,主要檢查坐標系統;對于資料的質量,主要從元數據、影像分布圖和資料完整性這3個方面進行檢驗;對于數據的質量,主要檢查影像的分辨率和平面精度;對于影像的質量,主要檢查色彩特征、影像噪音和信息丟失。
1.1 數學精度
對于成果影像的檢驗,數學精度主要檢查坐標系統。按照要求,需分別提供地方坐標系和CGCS2000坐標系2套成果。
1.2 資料的質量
所提交的產品,包含影像成果、影像分布圖、影像說明文件和元數據等。其中元數據的形文件范圍(影像分布圖)應為合格的影像區域范圍,無重疊、壓蓋情況。
1.3 數據的質量
關于數據的質量,針對影像的主要技術指標的檢查。對于成果影像的檢驗,影像的主要技術指標為影像的分辨率和平面精度。成果影像的分辨率要求為0.5 m。平面精度包括2項內容:
(1)拼接質量:拼接以后的影像之間應該過渡平緩、自然;相鄰圖幅的接邊處應當連續一致,各類要素吻合,滿足接邊誤差檢查的要求,相鄰影像接邊誤差不應大于2個像元;
(2)平面位置中誤差:明顯地物點平面位置中誤差應符合規范要求,根據規范,在比例尺1∶5 000情況下,平原、丘陵區點位中誤差不大于±2.5 m,山區和高山區不大于±3.75 m。
1.4 影像的質量
關于影像的質量,針對影像的表征質量的檢查。檢查項主要為色彩特征、影像噪音、信息丟失,檢查影像的層次豐富度,紋理細節,有無明顯噪聲、斑點、壞線和接痕,且城區建筑有無異常高亮等。
2 檢驗方法
成果影像的檢驗主要包含4個部分:數學精度、資料的質量、數據的質量和影像的質量。拼接以后的影像之間應當過渡平緩、自然,拼接結果無縫。影像地物清晰、紋理細致、細節突出,沒有明顯的模糊或重影。色調均勻、反差適中,同時不同景的影像色調基本一致、顏色均衡。
2.1 內業的檢驗方法
內業使用ArcGIS、ERDAS等軟件進行檢驗,采用人機交互的方法進行。
2.1.1 方法
2.1.2 原則
2.2 外業的檢驗方法
首先根據提交的影像景數,隨機、均勻抽取樣本,然后在每個樣本影像里均勻布設外業測量檢查點30~50個,形成布點圖,最后野外按照布點位置進行精確打點檢測。外業測量主要核查影像的正射糾正精度,要求控制點中誤差滿足規范的要求:在比例尺1∶5 000情況下,平原、丘陵區點位中誤差不大于±2.5 m,山區和高山區不大于±3.75 m,超過2倍中誤差的視為粗差。根據地面實測的明顯目標點(如草坪拐角、花壇拐角、道路斑馬線交點等),在影像成果圖對應的位置刺點,利用地面實測坐標與影像同名點拾取坐標相比較。
3 成果質量評定
3.1 質量表征
單位成果質量水平以百分制表征。
3.2 單位成果質量元素與錯漏分類
成果影像的檢驗包括:數學精度、資料的質量、數據的質量和影像的質量4個方面。
3.3 質量評分方法
3.3.1 成果質量錯漏扣分標準
成果質量錯漏扣分標準按表3執行。
3.3.2 質量子元素評分方法
首先將質量子元素得分預置為100分,根據第3.3.1的要求對相應質量元素中出現的錯漏逐個扣分。S_2的值按下式計算:
S_2= 100-[a_1×(12/t)+a_2×(4/t)+a_3×(1/t)]
式中:
S_2為質量子元素得分。
a_1、a_2、a_3為質量元素中相應的B類錯漏、C類錯漏、D類錯漏個數。
t 為 扣分值調整系數。
3.4 抽樣詳查單位成果質量評定
3.4.1 單位成果判定為不合格情況
當單位成果出現以下情況之一時,即判定為不合格:
(1)單位成果中出現A類錯漏;(2)質量子元素質量得分小于60分。
3.4.2 單位成果質量等級評定
根據單位成果的質量得分,按表4劃分質量等級。
4 結語
通過遙感衛星影像成果數據的檢驗,能保障數據的精度和影像質量,為影像產品在規劃編制、管理、實施與監督中的應用奠定了夯實的基礎,同時此檢驗方法仍需要對影像中色彩特征、影像噪音等檢驗參數進行量化、相關標準和技術參數仍然需要繼續完善,所依據規范和標準需要做進一步明確和細化。通過對遙感衛星影像數據檢驗工作的明細,為下一步測繪產品信息化檢驗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并且為規劃管理的應用起到支撐作用。
參考文獻
[1] 黃海英,鐘生偉,胡景海.DLG質量檢查探究[J].地理空間信息,2009(6):135-137.
[2] 岡薩雷斯.數字圖像處理[M].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