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家峰
摘 要:針對火山巖裂縫性油藏的特點,使用Waring Blender法評價了幾種氮氣泡沫體系起泡劑的起泡性能,優選出HZ-1是最適合該類型油藏的氮氣泡沫起泡劑:該起泡劑的的耐鹽性較好,在高礦化度下任可保持較高的起泡體積與較長的半析水期,最佳濃度為0.8%,最優氣液比為2:1。驅油實驗表明,現場應用選擇注入量為0.6PV時效果最優。
關鍵詞:氮氣泡沫體系;注入性能;驅油實驗
引言
氮氣泡沫是近些年來應用較廣泛的一種三次采油新技術。氮氣泡沫具有很高的視粘度,具有“堵大不堵小,堵水不堵油”的特性,可以有選擇地封堵高滲層,大量注入的氮氣還可以保持地層壓力,減緩底水錐進,降低油井含水率。HST油田是大型塊狀火山巖裂縫型油藏,儲層具有裂縫性與孔隙性雙重特征,非均質性強,受到儲層裂縫發育與邊底水影響。該油田2005年注水開發,注水波及情況不均。注水突破后形成無效注水通道循環,而常規堵水措施由于受高溫高井深的影響,一直未取得實質性突破,開發這類油藏成為世界級技術難題。作者針對火山巖裂縫性油藏的非均質性,研究了濃度、溫度、礦化度等因素對起泡劑性能的影響,優選出一種適合該類型油藏的氮氣泡沫體系,優化注入參數,評價體系驅油能力,為現場應用提供依據[1-4]。
1 實驗部分
1.1 實驗試劑
起泡劑五種:PCS、HZ-1、ABS、PZ-2、DF-1。HST油田地層采出水、去離子水、穩定劑:分子量為2000萬的聚丙烯酰胺(北京恒聚)。
1.2 實驗儀器
Waring Blender攪拌器;電磁攪拌器;電子天平;秒表;恒溫干燥箱。
1.3 實驗方法
使用 Waring Blender法評價氮氣泡沫的性能,篩選出合適的體系。將起泡劑用地層水配制成相同濃度的溶液100mL,設定攪拌器轉速6000r/min,攪拌2min后讀取泡沫體積,隨后記錄泡沫液中析出50mL液體所需的時間。改變起泡劑的濃度可以考察濃度對起泡性能的影響;改變溶劑的礦化度可以評價起泡劑的耐鹽性;改變實驗溫度可以評價溫度對起泡劑性能的影響,使用填充砂管實驗研究起泡劑濃度、注入量與氣液比對注入性能的影響。
2 發泡體系篩選
2.1 起泡性及穩定性
泡沫是指由液體薄膜活固體薄膜隔離開的氣泡聚集體。在泡沫體系中,液體和氣體的界面起著重要作用。根據吉布斯吸附公式,液體中的溶質(起泡劑)吸附在氣-液界面上。一種好的起泡劑,必須是既可以降低體系的表面張力,有利于生成泡沫,即具有較強的起泡能力,同時生成的界面膜又具有一定的強度,也就是使泡沫具有穩定性[5]。使用Waring Blender法評價五種起泡劑的起泡體積和半析水期,結果如下。
表1 注氮氣前后界面張力變化
從結果可以看出,HZ-1起泡能力最強,而PCS起泡能力最弱;DF-1穩泡能力最強,PCS最弱;綜合來看,HZ-1具有最強的起泡能力的同時具有較好的穩泡能力。
2.2 濃度的影響
起泡劑的濃度是影響起泡劑性能與泡沫穩定性的重要因素。合適的起泡劑濃度不僅可以提高起泡體積、延長泡沫的半析水期,還可以提高現場應用的經濟性,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僅改變起泡劑的濃度測量其起泡體積與半析水期。
實驗結果是,隨著濃度升高,起泡體積逐漸增大,在濃度達到0.8%左右時,起泡體積的增大趨勢放緩;隨著濃度升高,半析水期有先增加后降低的趨勢,在濃度0.8%-1%時達到最大值。五種起泡劑起泡性與穩定性隨濃度的變化趨勢基本一致,其中HZ-1起泡能力好而DF-1穩泡能力較強,這也驗證了前述實驗結論。綜合來看,起泡劑應濃度選擇0.8%。
2.3 耐鹽性
地層中的二價金屬離子,如Ca2+、Mg2+等對表面活性劑有一定的影響。為研究地層水的礦化度對泡沫體系的影響,在HST油田地層水礦化度的基礎上配制了不同礦化度的模擬水,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分布測定了起泡體積與半析水期。實驗結果是,隨著模擬水礦化度的升高,泡沫體系起泡體積與半析水期均顯著降低,對半析水期的影響要大于對起泡體積,尤其是在高礦化度的情況下PCS與ABS兩種起泡劑的半析水期均在2min以下,泡沫穩定性很差。HZ-1的耐鹽性則相對較好,在高礦化度下任可保持較高的起泡體積與較長的半析水期。
3 優化注入參數
3.1 起泡劑濃度對注入壓力的影響
填充砂管飽和水樣后注入不同濃度起泡劑濃度的氮氣泡沫,監測注入壓力的變化情況。隨著泡沫體系的注入,注入壓力逐漸增高,在到達注入峰值后緩慢下降并最終穩定;體系中加入起泡劑可大幅提高注入壓力,隨著起泡劑濃度增大,注入壓力峰值與最終注入壓力逐漸增大,考慮到經濟性與地層巖石的吸附性,選擇起泡劑0.8%可以達到最佳的效果。
3.2 氣液比對注入壓力的影響
填充砂管飽和水樣后注入不同氣液比氮氣泡沫,監測注入壓力的變化情況。分析實驗結果可知,隨著泡沫體系中氣相的比重增加,注入壓力峰值與最終注入壓力先升高后降低,在氣液比為2:1時達到最高,因此最佳氣液比為2:1。
3.3 注入量對采收率的影響
將2號填充砂管與3號填充砂并聯,模擬地層的非均質情況。飽和油樣后置于120℃恒溫箱,泡沫體系起泡劑濃度0.8%,氣液比2:1,先注入不同氣PV數的氮氣泡沫,而后轉注熱水,直至最終含水率達到98%,計算不同注入時期的采收率。分析實驗結果可知,隨著泡沫注入量的增加采收率逐漸提高,最高采收率達到63%。氮氣泡沫優先進入到高滲的砂管,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而注入量越高則封堵作用越好,最終采收率越高。考慮到經濟因素,注入量為0.6PV效果最優。
4 結論與認識
(1)使用Waring Blender篩選出的適合HST油田的起泡劑是HZ-1,該起泡劑的的耐鹽性較好,在高礦化度下任可保持較高的起泡體積與較長的半析水期,最佳濃度為0.8%。(2)填充砂管實驗表明,隨著泡沫體系中氣相的比重增加,注入壓力峰值與最終注入壓力先升高后降低,在氣液比為2:1時達到最高,現場應用選擇的最優氣液比為2:1。(3)隨著泡沫注入量的增加采收率逐漸提高。氮氣泡沫優先進入到高滲的砂管,起到一定的封堵作用,而注入量越高則封堵作用越好,最終采收率越高。注入量為0.6PV和0.8PV的最終采收率基本一致,考慮到經濟因素,現場應用選擇注入量為0.6PV時效果最優。
參考文獻
[1]賈學高.粘度高稠油開采方法的現狀與研究進展[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8,30(2):529-537.
[2]吳國慶,黃立信,陳善鋒.稠油化學吞吐技術研究[J].西安石油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00,15(2):29-32.
[3]陳榮燦,霍進,郭新和.稠油注蒸汽加氮氣吞吐實驗研究[J].特種油氣藏,1999,6(3):62-67.
[4]劉文章.稠油注蒸汽熱采工程[M].北京:石油工業出版社,1997.
[5]李睿姍,何建華,唐銀明,等.稠油油藏氮氣輔助蒸汽增產機理試驗研究[J].石油天然氣學報(江漢石油學院學報),2006,28(1):7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