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嘉斌
摘 要:工業鍋爐工作條件非常惡劣,容易發生損壞,而且鍋爐故障如果處理不當的話,或是不能夠及時處理,那么故障就會轉化成事故。不論是鍋爐故障還是鍋爐事故,都會影響同煤集團的正常生產和生活,甚至會造成人生傷亡。因此筆者通過列舉工業鍋爐爆炸、缺水、爆管和滿水事故以及汽水共藤和鍋水汽化(熱水鍋爐)故障6個方面來分析它們各自的危害、發生原因以及處理辦法,目的是讓同煤集團從事工業鍋爐管理和操作的員工們熟悉和掌握這些方面的技能,以避免同煤集團工業鍋爐不發生或少發生故障和事故。
關鍵詞:工業鍋爐 常見 事故與故障 原因分析
中圖分類號:TK31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1(a)-0124-02
鍋爐安全具有它的特殊性:它是在高溫和承受壓力的狀況下運行的,工作條件惡劣,容易發生損壞;鍋爐受壓元件的受力情況非常復雜,它是生產、生活中廣泛使用的動力設備且與國家建設、人民生活密切相關,如果發生事故,將影響極大且可能造成嚴重災害。
下面就工業鍋爐在運行中容易發生的安全問題展開說明。
1 爆炸事故
1.1 危害程度
鍋爐爆炸主要是鍋筒的爆炸,它具有極大的摧毀力量,會造成嚴重的財產損失及人員傷亡。我們一定要堅決杜絕此類事故的發生。爆炸的能量主要是鍋水汽化,其次是蒸汽膨脹。鍋水失去壓力后,原在較高壓力下的飽和水,因飽和溫度突然下降,爐水會迅速汽化,體積膨脹約1 000多倍(與爆炸時壓力有關),將會形成強大的沖擊波,因而具有巨大的破壞力。
1.2 原因分析
(1)壓力表失靈、不準;安全閥不動作。(2)司爐人員脫崗,不注意監視,主汽閥關閉而安全閥又失靈。(3)鍋爐結構不合理,制造、修理、焊接質量差,鍋爐承壓能力低而造成的超壓爆炸。(4)受壓元件自身缺陷或損壞,等到逐步發展到一定程度后發生的爆炸,如鋼板腐蝕磨損后減薄;制造檢修焊接時形成的缺陷或材質本身缺陷在使用中進一步發展,鍋內污垢堆積傳熱不良,水循環被破壞而造成受熱面過熱,因而強度下降;鍋爐發生缺水后,違章操作向鍋爐進水,可造成鍋爐急驟冷卻等。
1.3 預防措施
司爐人員在操作中要特別注意做到幾點:(1)必須保持鍋爐負荷穩定,確保安全附件靈敏可靠;(2)加強司爐人員的工作責任心,嚴密監視水位,防止鍋爐缺水,確保高、低水位報警及低水位連鎖保護裝置的靈敏可靠,防止泄露。(3)采取有效的水處理措施,保證給水和爐水質量合格,防止結垢,認真進行排污工作。(4)做好鍋爐設備的維護保養,提高設備的完好率。
2 缺水事故
2.1 危害程度
鍋爐缺水后,如果處理不當,就會造成嚴重損壞。即缺水后就立即進水,輕者會造成漏水(如快裝鍋爐后管板脹口泄露事故);重者會發生爆炸,因管板干燒后過熱溫度很高,此時進水將導致急劇冷卻收縮而造成龜裂、爆裂。
2.2 原因分析
(1)司爐人員擅離職守或疏忽大意對水位監視不夠,錯誤判斷或沒及時上水或錯誤操作。(2)水位表本身缺陷形成假水位。如汽、水連管堵塞,汽、水連管閥門開不到位或閥門處于關閉狀態;水位表安裝不正確或嚴重泄露。(3)給水設備或管路故障未能及時給水。如水泵損壞,水源中斷,給水自動調節失靈,給水管路堵塞,閥門忘記打開或止回閥失靈。(4)排污閥漏水或忘記關閉,省煤器、爐管漏水造成水位下降。
2.3 處理方法
(1)經“叫水”判斷,如果是輕微缺水可暫停運行,緩慢進水至正常水位,查明缺水原因并消除,檢查無其他異常情況后,鍋爐方可繼續運行。(2)如果是嚴重缺水,則必須立即緊急滅火、停爐,讓鍋爐自然冷卻且嚴禁上水,待爐水溫度降到70℃以下時,方可緩慢進水至正常水位,經檢查無異常情況后,鍋爐再重新點火生壓。
3 爆管事故
3.1 危害程度
鍋爐爆管主要是指煙管、水冷壁管和對流管的損壞。鍋爐爆管后,汽、水從破口處大量噴出,短時間內造成鍋爐缺水,如果處理不好,事態將繼續擴大,嚴重威脅使用單位安全生產及人民生活。
3.2 原因分析
(1)鍋爐管內堵塞,致使水循環不良,可造成管子局部過熱鼓包、爆裂。管內堵塞的常見原因是:水處理不合格,使鍋爐管內結垢,新管未做通球檢查,管內有砂子等雜物或檢修時帶進了雜物,如棉紗、脫落的水垢等。(2)管子局部損傷,如碰砸造成局部凹陷或機械損傷,吹灰造成局部磨損,擋火墻(折煙墻)局部損壞,爐管被短路,靠近爐墻的爐管被高速流過的煙氣飛灰磨損以及管子局部的腐蝕減薄等。(3)管子的制造缺陷,如焊接質量差或結構不合理、管子不能自由伸縮等。(4)管子局部溫差變化較大,造成開裂,如缺水后處理不當,不正確的生火使管子受熱不均勻,給水溫度低,進鍋內后與爐水混合不好。(5)爐內結焦未及時清除,造成受熱不均、水循環被破壞等。
3.3 處理方法
(1)降低負荷,停止鼓風,加大給水,維持水位,按正常停爐處理并及時向領導匯報。(2)如水位不能維持,水位表看不見水位時,應停止進水,緊急停爐,但引風要繼續運轉,以利排除爐內煙氣和水蒸汽。
4 滿水事故
4.1 危害程度
(1)對無過熱器的鍋爐,滿水后會造成汽帶水,降低蒸汽質量。嚴重時,爐水會充滿蒸汽管道,造成水沖擊,損壞設備而影響生產。(2)對有過熱器的鍋爐,將造成過熱器內結垢、損壞。
4.2 原因分析
(1)司爐人員對水位監視不夠或錯誤操作。在實際工作中,部分司爐人員對滿水的危害性認識不足,為了防止鍋爐缺水而經常控制在高水位運行。(2)水位表安裝錯誤、堵塞或汽、水旋塞未全開或關閉,形成假水位。(3)給水自動調節失靈。
4.3 處理方法
(1)沖洗、檢查水位表,判斷滿水的嚴重程度并把自動操作改為手動操作。輕微滿水時,鍋爐暫停運行后,開啟排污閥放水并對過熱器或分汽缸進行疏水,密切監視水位下降情況,正常后,鍋爐再恢復運行。(2)鍋爐嚴重滿水時,應緊急停爐,并停止進水,開啟排污閥、分汽缸及過熱器疏水閥進行放水,至水位正常后,檢查無其他異常情況后,再恢復鍋爐運行;對生產用汽,應通知用汽部門,加強疏水。
5 鍋水汽化(熱水鍋爐)
5.1 危害程度
(1)鍋內及管道內會造成水沖擊和震動。(2)鍋爐壓力會突然升高。
5.2 原因分析
(1)突然停電、停泵,水循環停止而鍋內爐水被繼續加熱,溫度不斷升高。(2)鍋爐內嚴重積垢,受熱面結焦,水循環被破壞或燃燒調整不當。
5.3 處理方法
(1)非停電原因造成的汽化,應緊急壓火且放汽泄壓,使循環泵繼續運轉,然后查明汽化原因加以解決。(2)如果突然停電,則應迅速打開爐門熄火或扒出爐火。如給水壓力(自來水)高于鍋爐靜壓,可向鍋內進水、排污,使水降溫,同時打開放汽閥(或安全閥)排氣。
因此,只要認清鍋爐日常運行中的誤區,以及改正錯誤的操作程序和習慣性違章等,同時相關的各級業務部門能夠經常地下基層檢查、指導工作,那么就能夠預防事故的發生,真正做到預防為主,防治結合,杜絕事故的發生,實現“本質安全”生產。
參考文獻
[1] 金松.工業鍋爐安全運行[M].北京:煤炭工業出版社,1992.
[2] 馮永強,邢軍華.危害工業鍋爐安全運行的故障分析[J].華東科技:學術版,2014(7):331.
[3] 孫建華.工業鍋爐安全運行的思考[J].中國科技博覽,2011(18):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