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霞
摘 要:線損異常問題是供電企業實際工作過程中經常面臨的問題之一,線損率的上升會加劇供電系統的供電負擔,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然而,當前的線損異常問題依然未得到有效重視,實際工作中依然存在很多問題,文章分析了供電企業線損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指出了影響線損異常的因素,并提出了解決對策。
關鍵詞:線損異常;影響因素;問題;管理對策
線損率影響著供電企業的服務,關系到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要想控制線損率就必須明確影響線損的因素,從這些因素出發,加大線損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線損管理水平。既要注重技術上的優化更新,又要加強現實的人為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線損管理工作的質量,確保收到良好的管理工作質量。
1 影響線損管理主要因素
(1)計量的影響。計量工作質量,計量的精準度將直接影響線損工作,電能表的型號、規格能否符合時代發展要求,其是否處于正常運轉狀態等,都會關系到計量質量。一些地區設備較為落后無法切實開展線損測試工作。(2)供電設備的影響。線損有效管理的前提就是加強供電設備的監督、檢測與管理,必須加強對絕緣子的檢測、監督與維護,從而讓電氣設備處于正常運行狀態,防止由于設備跳閘、漏電等所導致的故障問題,加強對供電設備的維護與檢修,維護供電系統電流的安全、穩定,確保電能表、電壓表等可以高精度地計量。實際檢修過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要控制檢修停電時間,從而控制損耗。(3)非法竊電。非法竊電問題也是供電企業面臨的一大問題,非法竊電如果得不到遏制和制止,將極大地增加線損率,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劇供電企業的供電負擔,也會影響用戶正常用電。
2 線損管理工作中的問題
線損管理既是一項技術管理,又是一項人為管理,其中需要技術的支持,又需要人為力量的支持,也需要資金力量的支持,然而,實際的線損管理工作中卻存在多方面的問題,具體體現在:(1)缺乏重視。線損的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與線損指標的完成水平有關聯,然而,實際的線損管理工作中,卻往往忽視了指標化管理,對于線損工作的具體標準、達到的具體水平等都缺少重視,在沒有一個明確的指標規格的約束下,供電企業各部門自然會放松警惕。(2)不科學的管理結構。因為線損管理工作缺少清晰的責任劃分,缺少一個健全完善的管理結構,導致實際的線損管理執行過程中,各項工作得不到切實、有效地開展,部門之間協調度不高,工作人員工作熱情下降等,由于缺少相關的獎懲機制的約束,各個部門將線損管理視作一種負擔,排斥甚至拒絕配合線損管理,長期下去,線損問題得不到控制,供電企業面臨損失。(3)缺少部門間的溝通。線損管理工作需要供電企業各部門間的配合,然而,實際的供電企業一方面因為缺少強烈的線損管理意識,另一方面由于忽視了線損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導致實際的線損管理各部門配合不利,各大部門間缺乏有效的配合力度,忽視了線損管理工作,導致線損異常問題得不到有效控制。
3 線損異常的管理對策
3.1 加大用戶檢查管理
第一,加大用戶日常檢查工作力度,圍繞用戶所使用的電能表、電壓表、CT變比各個項目展開檢查,確保檢查的深入、細致、全面,其中必須重點核查電能計量設備表面是否封印完好,有效預防竊電行為。第二,做好用戶用電量的檢查、分析,當發現某些用戶用電量呈現非常規狀態時,例如:驟增、驟降等,則要實行有計劃的監督與核查。第三,創建線損異常分析和用戶檢查聯動的工作機制,當某些非正常的線路經處理好依然處于非正常狀態,則要深入施工現場,全面排查線損是否出現表計,有無私接、亂接線的問題。第四,啟動系統來監控各大用戶的用電狀態。出現非常規用戶,則可以對電流、電壓數值等加以對比,并參照以往的報警情況,來全面地分析該用戶的行為,當用戶被指認成竊電嫌疑對象時,必須深入現場進行檢查。
3.2 加強抄核收管理
第一,重點加強對前方抄表工作者的培訓,培訓內容主要包括:不同類型電能計量設備顯示信息、抄表方法、計量異常分析等。第二,加強對新用戶的追蹤、調查,力爭創建一個抄表檔案,對每一次抄表中遇到的問題、現象等做下記錄,以此來預防漏查表、錯抄表等問題。第三,創建抄表質量多級抽檢制度。實際抽查過程中一旦發現異常現象和問題,必須積極加以監督、考核。同時,應該盡力推進自動化抄表技術。
3.3 供電網結構的優化
實際的電網運行過程中,出現線損問題,在很大程度上與電網結構、構造特征等關系密切,為了有效控制線損,就必須加大對供網結構的管理力度,積極優化供網結構,在保證用戶正常用電的前提下,加大對電網的網絡操作,實施分段化管理,從而控制用電負荷。
電網優化的前提就是確保其安全度,實際的優化過程中,應該重點遵照幾大要求:第一,要根據電網的輻射特點來進行結構優化,電網內部出現了很多節點,要確保該節點處的電壓保持在額定電壓范圍內。第二,不同支路的容量約束,不同支路的傳輸功率要控制在最大功率以內。
3.4 提高技術水平
要想有效控制線損問題,就必須做好技術方面的改革與調整,以便實現降損減耗,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第一,升壓控制線損。大量的研究結果表明:電壓與線損成反比,當電壓下降時,線損率對應降低,相反,則升高。第二,為了控制運行過程中的線損,供電企業就要增加并行線路數量來控制該問題,具體可以從以下方面做起:擴大導線截面,增加線路距離,把非等截面的導線設置于原有導線,實行迂回供電。選擇節能降損的變電設備,加大對變壓器的改造力度,維護其高效運轉,變壓器選型過程中,應該重點考慮一些關鍵性因素,例如:單臺變壓器的額定容量等,必須加大力度控制配變壓器的損耗,實際的電網工作過程中,必須集中優化配電變壓器,從而控制線損率。
3.5 加強基礎資料管理
基礎資料的管理在很大程度上關系到線路工作的秩序性、規范性,因此,必須積極重視基礎資料的管理,具體從以下方面做起:第一,重視現場驗收與資料審核。各個供電線路在實際的維修、檢修前,都要整理好基礎資料,同時,也要積極認真地核對基礎資料,在對資料進行實際的歸檔之前,必須注重對資料的細致、全方位地核對,保證信息能夠真實、準確。第二,創建電子資料的正規化抽檢制度。供電企業各個部門可以以月為單位來抽查各項電子資料,把抽檢結果同績效考核聯系起來。
3.6 計量管理制度
實際的抄核收工作時,必須密切關注計量設備的運轉狀態,工作情況等,出現線損異常問題,必須深入分析,采用數據分析、資料抽查等方式來尋找線損問題的原因,逐級排除故障問題,找尋計量設備的異常問題,同時,要創建計量質量異常抽查制度,確保計量設備能夠正常接線,保證計量檔案的準確度,將計量工作同績效考核聯系起來,提高線損管理工作質量。
4 結束語
線損率的上升會加劇供電系統的供電負擔,影響供電企業的經濟效益,加大線損管理工作力度,提高線損管理水平。既要注重技術上的優化更新,又要加強現實的人為管理,只有這樣,才能確保線損管理工作的質量,確保收到良好的管理工作質量。
參考文獻
[1]方桂初.淺談如何降管理線損[J].科技與企業,2013,23:111.
[2]唐天偉.配電網線損管理技術[J].電腦知識與技術,2012,8(35).
[3]劉茶.詳解管理線損[J].中國電力企業管理,2008,6:46-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