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保昌
摘 要:在信息化環境下,轉變財會工作的職能既是企業實現戰略目標要求,也是適應企業管理新體制內在需求。文章就在闡述信息化環境下財會工作職能轉變必要性基礎上,提出具體的轉變措施,以促進企業財會信息化建設,為企業財務管理提供更好的技術支持,提升企業財會管理水平,保障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
關鍵詞:信息化環境;企業財會;工作職能;轉變策略
隨著信息化社會的不斷發展,企業財會工作的形式和范圍也發生了變化,在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會工作具有集成化管理的特征,新時代背景下,采用新型管理理念,改變企業財務工作職能,實現財務工作信息化,可以極大滿足企業的需求。因此,科學轉變企業財會工作職能,能夠提高財務人員的信息化水平和財務操作技能,從而實現其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升,提高企業的綜合競爭力,促進企業的長遠、良性發展。
1 信息化環境下財會工作的含義和職能轉變的必要性
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財會工作即在企業財務管理中利用現代化信息技術,轉變傳統的財務工作,創新財務模式,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質量,充分利用人力資源,實現企業利潤的不斷提升。
新型財務模式指的是通過計算機網絡技術,在傳統的財務管理工作中融合現代化信息技術和管理方式,提高人力資源的積極性,利用新型財務工作系統軟件,促進財務信息共享,實現網絡財務,加強財務管理的數字化和信息化,從而真正轉變企業財會工作職能,適應現代社會信息化的發展[1]。信息化環境下的企業財會工作采取新型財務模式的必要性體現在以下三方面。
1.1 型財務模式是提高財務預算管理的需要
企業的財務預算管理指的是科學分配企業的各項人力、財力以及物力等資源,實現企業的經營目標,促進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使企業經營的改善以及計劃執行更加有序,保證企業的各項方針有效落實,并對企業的財務情況甚至具體的經營管理活動進行有效預測。
在企業財務工作中加強信息化建設,利用ERP模式,資金的記錄、分析與決策是同步進行的,可以改變傳統會計財務工作中結算緩慢、繁瑣的弊端,減少財務工作的周期,提高財務工作效率,使各項財務工作之間聯系更加緊密。
由此可知,新型財務模式既是順應信息化社會的需要,也能夠對企業財務和管理方面進行科學控制和改善,提高其經濟效益,促進企業財務預算管理[2]。
1.2 型財務模式是促進企業自身發展的需要
信息化財務工作的職能轉變在各大企業中已經得到實踐,且取得良好的效果,它更能促進企業內部的財務控制,從而實現財務信息的交流。
由于企業內外部的環境相對復雜,在財會工作中,存在許多人為影響因素,降低了財會工作的準確性、可靠性。對此,轉變其財會工作職能,運用信息技術和相關財務信息軟件系統,固定財會工作的流程,能夠有效減少人為因素的不良影響,進一步規范企業財會工作。
如此一來,可以更加全面掌控公司的財務狀況,在外部市場發生變化時,企業內能夠及時作出轉變,有效防范財務風險,提高企業的經濟效益,實現企業自身內外部的協調,為企業自身的全面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1.3 型財務模式是加強企業自身管理的需要
在信息化社會環境的影響下,企業財會工作也不僅僅是紙上工作,大量網絡信息軟件系統在財務管理中得到應用,并且實現了工作效率和質量的提高,打破了企業財務管理工作時間和地域上的限制,節省了財務人員的時間。因此,轉變企業財會工作職能,采取新型財務模式,是符合企業高效、便捷財務工作需要的,對財務管理中起到極大作用。
同時,財務管理本身就是公司系統管理的重要部分[3],加強財務管理也是提高企業自身整體管理的需要,從財務管理入手,企業的各項管理信息化水平均得到提高,企業就能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實現其可持續發展。
2 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會工作職能轉變的措施
2.1 加強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理念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為了提高企業的競爭力,其財務工作的質量也越來越受到高層管理人員的重視,在財務工作中充分利用信息技術,提高其信息化水平,不僅是企業財務人員的必須具備的工作素質,也是企業整體管理的需要。
所以,企業上下都必須建立起信息化管理的思想,全面促進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首先,企業領導需要高度重視信息化財務管理技術的引入和應用,號召全體工作人員樹立信息化財務管理意識,促進其科學決策,推動企業的進步。
其次,員工需要積極主動參與企業的財務信息化操作,相關財務人員需要掌握信息化管理技術,因為企業的財務人員本身就是企業財務信息化建設的組成部分之一,所以其信息化管理意識的樹立和提高是保證財務管理系統正常運行的關鍵,也是提高財務管理工作質量的前提[4]。
最后,企業要對相關人員進行財務信息化建設與管理的培訓和指導,確保其盡快掌握并且能夠熟練、規范操作相關軟件,適應信息化財務環境的改變和財務工作的轉變,促進企業財務管理信息化的變革。
2.2 提高企業全體人員的信息化水平
首先,加強企業全體工作人員的信息化管理和培訓。具體包括三方面內容,一是對領導人員進行財務管理信息化相關概念的灌輸,方便對中下層工作人員進行指導。二是對相企業的財務管理人員展開培訓,通過一對一培訓等方式,提高財務管理人員的綜合素質,使其成為復合型的財務信息化管理人員。三是對于企業基層人員的培養,需要廣泛提高其信息化思想,為培養企業形成信息化財務管理環境奠定良好的基礎。
其次,不斷健全企業財務會計制度,明確各個崗位工作人員的權力和職責,加強財務控制力度。作為管理人員,要經常開展財務人員信息化方面知識的培訓,學習新型財務信息化管理模式,把學到的知識和理念結合企業的實際進行靈活應用。把財務管理納入到企業管理的機制中去,樹立財務管理是企業管理核心的經營理念,突出財務管理的重要地位。
最后,還要規范會計核算信息化,提高會計實際操作水準。在使用會計賬目的時候,要符合國家相關法律的規定,要相互鉤稽各種會計賬目,讓企業會計賬目能夠為企業的發展決策服務。同時,財會人員要加強自身業務素質的學習,具備法律意識,在復雜的業務中保持操作的謹慎性和規范性,從而適應先進信息技術的要求。
2.3 建立并完善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標準
從國家層次來說,要建立并完善企業財會工作的信息化標準,通過制定與實施財會工作統一標準,對我國各大企業的財務管理以及市場化經濟發展都有重要意義。
首先,財會工作信息標準統一過程中,應該與國際相關標準接軌,借鑒其相關經驗,督促稅務、銀行以及行政監督部門開發出統一的財務管理軟件,對財務信息進行統一管理。如此一來,可以實現各部門對企業財務信息的數據掌握,不僅能夠促進企業財務的監督和管控,也能避免企業財務風險,通過企業已有的人力資源以及產供銷等系統與財務信息管理系統的數據共享和信息集成[5]。
其次,科學掌控企業預算管理、預算編制、會計核算以及企業的內部控制,對企業的現金流進行及時控制,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及時跟蹤管理,最終實現企業現代財務管理系統的完善,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
我國財政部于2013年制定了《企業會計信息化工作規范》,明確指出“工作規范施行前已經投入使用的會計軟件不符合工作規范要求的,應當自工作規范施行之日起3年內進行升級完善,達到要求,”隨著市場經濟環境變化,國家方面必定還會制定和出臺相關規章制度,企業方面應該嚴格按照實施。
2.4 加強企業財務管理軟件的應用和創新
首先,企業需要掌握最新財務數據信息技術,根據自身的財務和企業的綜合情況,成立數據庫,及時補充更新企業各大終端交易數據和各大信息子系統掌握的數據信息,建立企業投資中心、利潤中心以及成本中心,促進財務工作信息化建設。
其次,做好財務管理軟件的創新,以滿足各種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比如財務網上報銷系統等。通過應用各種創新財務軟件的應用,能夠有效節省資源,促進無紙化報銷的實現,而且打破時間和空間限制,使企業員工在任何時間與地點都能進行報銷,而且企業領導能夠在審批報銷項目時利用數字簽名掌握其歷史報銷情況和預算控制歷史,有利于財務管理自動生成記賬憑證依據,節省財務工作中的報銷時間,提高財務人員的工作效率。
再次,借助創新財務軟件,可以節省手動錄入的時間,避免一些重復性工作的進行,財務管理人員在對企業每筆資金進行監控時能夠利用計算機軟件進行預算制定以及科學有效的監控,使其不會超過預算范圍,實現預算目標。
最后,通過各種財務管理軟件的及時更新應用,順應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需要,推動企業財務管理的信息化建設。目前企業常用的財務管理軟件品牌包括SAP、Oracle、用友、金蝶、Sage、Infor、博科、新中大,產品有常規的財務管理系統以及X3ERP財務管理、U8財務管理軟件等,企業應該根據自身實際情況,購買應用相應軟件,及時更新軟件系統,促進企業財會工作職能在信息化環境下的適應。
3 結束語
綜上所述,在現代信息化環境中,企業財會工作模式、任務、職能有了新的變化,傳統的財務工作已經無法滿足企業發展的需求,轉變財會工作職能勢在必行。在企業財會工作職能轉變中,需要從理念、人員和軟件創新等方面入手,使企業財會工作模式更加適應信息環境的需求,提高財會工作效率和財務管理整體水平,為企業的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參考文獻
[1]姜丹.淺論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工作職能的轉變[J].商場現代化,2014,15:128-129.
[2]王紅霞.淺論信息化環境下財務職業工作職能的轉變[J].中國集體經濟,2014,21:124-125.
[3]王炳禮.信息化環境下財會工作職能轉變的思考[J].東方企業文化,2014,14:229.
[4]劉華治,劉志強,陳耿,等.對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會工作職能轉變的思考[J].中國總會計師,2012,5:71-73.
[5]沈陸君.淺論信息化環境下企業財務工作職能轉變[J].財經界(學術版),2013,5:157-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