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煒
摘 要:隨著世界經濟競爭的愈加激烈化,我國經濟得到快速發展。面對當前我國市場經濟發展狀況,高新技術企業發展中知識產權管理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主要動力。文章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進行總結,并對其進行分析。提出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中存在的主要問題,針對問題提出幾點有效的發展措施,以促進高新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加快我國經濟發展速度,增強我國經濟實力。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產權管理
前言
知識產權主要是指權利人自己創造的智慧勞動成果所擁有的財產權利。在商業中使用的標志、名稱、設計外觀等全部被歸納為知識產權具體范圍內。近幾年隨著我國法制社會的建立,企業對知識產權管理做了深入探索。高新技術企業是指以科學發展為主要目標的企業研究機構。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知識產權管理占有主要地位。是企業發展和企業維權的主要方法。
1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
知識產權包括企業商標產權和專利申請產權等。對目前我國國內企業商標產權進行調查研究發現,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對于商標注冊產權的企業占70%以上,對于商標注冊之外的版權或軟件產權、集成電路或產權、植物新品種登記產權、電子域名注冊產權、有效專利產權等相對知識產權技術注冊較為落后,特別是高新技術產業,管理問題更加嚴峻。根據我國專利申請部門對我國高新企業技術創新中專利申請項目進行統計,發現1990年我國專利申請的數量在1456,申請專利獲得授權有806,授權站申請比例的57%,到2009年,我國申請專利的數量達到8976例,專利授權達到3457例,授予全占申請權的47.86%,截止到目前我國專利申請14569例,專利授權數量達到7892例,專利授權占專利申請數量的78.12%[1]。由此不難看出,我國專利申請數量及批準數量正在逐年遞增。表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對知識產權的管理在逐年提升。但是,針對目前我國知識知識產權申請數量與國外相比較仍然處于落后狀態。高新技術企業在知識產權管理中仍需加強管理,以促進高新企業技術的發展。
2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中存在的問題
2.1 知識產權管理意識落后
通過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現狀進行分析,發現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落后。主要表現在以下兩方面:第一,高新技術企業對知識產權缺乏應有的重視,通常表現在產權管理等各環節的忽視,存在高新技術企業“重成果,輕專利,重獎勵,輕保護”現象,無法形成全面的知識產權保護意識,最終導致知識產權管理不當造成的損失;第二,對他人的知識產權缺乏重視。這種狀況,主要是高新技術企業為謀求自設利益的最大化,侵犯他人的知識產權,存在僥幸心理,無償盜用。上述的兩個基礎表現,都是知識產權管理意識薄弱的基本問題。
2.2 知識產權管理方式落后
結合當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知識產權管理制度,存在不健全、不完善的現象,并未將知識產權管理納入企業整體管理體系當中。當然,這種狀況的出現,導致產權歸屬、解決糾紛、產權運營以及資產評估等多方面存在顯著差異[2]。知識產權管理對于高新企業的可持續發展效用顯著,特別是在當前世界經濟融合的背景下,競爭環境主要集中在知識以及技術上的競爭。制度不完善、產權管理方式落后,成為阻礙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關鍵因素,導致高新技術產業對企業自主知識產權的開發與運用。
2.3 知識產權信息運用能力低下
自主知識產權信息運用是高新技術企業發展的基礎保障。在高新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世界上每一年有近百萬項專利技術公布,豐富了信息寶庫。然而,結合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現狀分析,由于在專利研究之前,并未對現有的資料庫進行搜集與檢索,導致重復研究的出現,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以及財力,制約著企業研發的基礎水平與能力。
3 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發展的措施
3.1 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
產權管理的基礎意識形態,決定著高新技術企業的快速發展。結合企業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全面提高企業知識產權意識應該基于以下幾個方面入手:第一,對新的技術員工開展統一的啟蒙教育,使其能夠充分的認識產權;第二,對于具備一定工作經驗的技術人員,應該進行更加深入并且專業化的產權培訓工作。同時在公司內部開展相關法律法規的普及活動,讓技術人員能夠認清知識產權的重要性以及在我國法律體系當中的涵蓋范圍,進而為員工提供良好的就業機會與就業契機;第三,開展企業內部的宣傳工作,強調對知識產權具體法律規范的了解與掌握,樹立良好的產權意識,進而為合法權益的構建奠定基礎保障[3]。
3.2 拓展知識產權管理方式
在全面提高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之后,需要拓展知識產權管理的具體方式方法。具體包括:(1)建立激勵機制。激勵機制被廣泛的應用在企業的管理體系當中,而本次在高新技術企業當中的應用,主要是講科研人員以及知識產權權益進行充分融合,形成一個相對全面的考核體系,調動整體人員的積極性,增強創新意識的同時,為良好的知識產權管理營造環境;(2)與工作人員簽訂知識產權的相關協議,運用法律政策約束技術人員的自身行為規范,將歸屬責任進行充分明確,做到責任落實到個人;(3)對內部的各個層面進行分級管理,企業信息關系著企業的發展高度與面臨的競爭環境,內部的各項專利信息、專有技術應該進行分等級保存。對產權管理方式優化后,對高新技術產業可持續發展作用顯著。
3.3 增加高新企業員工對產權信息利用率
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對我國高新技術產業的健全與完善效果顯著。高新技術企業應該注重對知識產權信息的掌握,強調信息收集、整理、研究、利用等多環節的協調評價,充分運用知識產權信息網絡以及專利文獻的運用,增加高新企業員工對產權信息的利用效率,避免重復研究導致的各項資源的浪費狀況[4]。通過對知識產權的橫向對比,行業動態分析,得出該技術的競爭效用以及內在價值因素,對專利的申請動態及時準確的掌握,避免自身產權被侵犯的同時,減少對他人產權的侵犯,營造良好的知識產權發展環境。只有這樣,才能夠為我國高新企業可持續發展提供保障。
4 結束語
作者通過對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的現狀進行分析,總結其存在的主要問題為以下幾點:知識產權管理意識落后、知識產權管理方式落后、知識產權維權意識好。通過對三點問題提出以下三點針對性解決措施:第一,提高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意識;第二,拓展知識產權管理方式;第三,增加高新企業員工對產權信息利用率。針對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發展進行研究,以提高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發展,從而帶動我國市場經濟的發展,增強我國綜合國力。
參考文獻
[1]姜軍偉,施蘇揚.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組織結構研究[J].科技管理研究,2013,9(7):162-165.
[2]楊晨,謝裕蓮.SOR視角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管理模式探析[J].科學學與科學技術管理,2015,7(6):30-37.
[3]楊揚,陳敬良.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機制的演化博弈分析[J].工業技術經濟,2014,7(4):43-48.
[4]馬萬里,史婷婷,辛曉燕.高新技術中小企業知識產權保護現狀研究——以中國寧波鎮海地區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3,22(2):15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