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依瀾
摘 要:為實現企業目標而對企業的技術資產進行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從而發揮最佳效益的管理活動和這一系列的過程稱之為技術資產管理。知識經濟飛速發展的時代里企業越來越認識到無形資產已占據了核心資源的重要位置。對于高新技術企業來說,無形資產中的核心要素--技術資產更具有戰略性地位,而且它代表著高新技術企業的經營實力和潛在能力,是競爭力的真正源泉,直接影響高科技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和競爭能力。本文針對高新技術企業里,對于核心要素技術資產上的管理問題進行了一些探討。
關鍵詞: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資產;技術資產管理;無形資產
高新技術企業是從事一種或多種高新技術的研究與開發、及其商品轉化和生產的經濟實體,是技術資產的孵化和產業化,是知識和技術的商品化。高新技術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依賴的是他們的先進技術和員工頭腦中的先進知識和理念,這些都是企業的技術資產,正是這些技術資產的存在,使得那些眾多的中小高新技術企業通過知識和技術壟斷帶來的超額利潤和長期利潤發展成為世界上著名的大公司。因而我國高新技術企業應該要足夠重視技術資產管理的重要性,處于知識經濟時代下,技術資產是企業(尤其是高新技術企業)得以生存和繼續發展的核心和關鍵,加強對技術資產的管理亦成為了各個企業的焦點,打破傳統管理下的模式,對技術資產進行有效管理,成為目前需要快速解決的一個中心問題。針對這個問題,筆者對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資產的管理進行探討一些新的思路。
一、轉換觀念,加強技術資產培育與開發,提升對技術資產的管理意識
在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資產已成為企業謀利的最重要資源,應將其價值管理列為財務管理核心內容,并把它同企業的戰略規劃和戰略管理有機結合。同時要積極對技術資產進行培育與開發,這需要花費企業大量的心血,無疑是一個漫長的過程。對于我國高新技術企業而言,對技術資產的開發培育可以從技術的質量、品牌和再創新、以及企業文化等幾個主要方面進行。
1.制定技術質量戰略
未來的市場和效益取決于現在技術資產質量如何,質量無疑成為了技術資產開發與培育的基礎。因此要想真正找到技術資產培育的切入點和立足點,企業的管理人員只有從這樣的高度去認識技術質量。同時,企業應該以產品和服務質量為標準尺度,做到精細化的管理,全面化的管理,滿足消費者現實和潛在需求的質量標準,從而獲取消費者的偏愛,由此為企業開發與培育技術資產奠定堅實的基礎。
2.貫徹技術品牌戰略
品牌戰略屬于質量戰略的延伸,是以質量戰略為基礎。優質的品牌能夠為企業帶來信譽、顧客和效益,有助于不斷擴大企業的市場,促進企業的可持續性發展。品牌就是無形資產,品牌就是核心競爭力,企業應該牢固樹立這種意識,并積極有效地貫徹品牌戰略。企業實施品牌戰略可以有多種模式,不管是多品牌還是單一品牌,每個企業應根據自己的情況量身制定,確保品牌戰略的落實實施。
3.重視技術的再創新
企業無形資產的形成與擴張,其主要來源與基本途徑就是技術的創新。而技術的再創新能夠為企業提供源源不斷的知識產權;能夠明顯提高企業的品牌價值;能夠有效改善各種關系資源與提高企業的知名度。毋庸置疑,這些都是企業熱衷追求的無形資產。企業應注重進行技術再創新工作,吸收一切國內外先進技術以及管理經驗,加快技術進步的步伐。
4.構建企業文化
企業文化是種軟資源,總是扮演著企業總資產“發動機”、“激發劑”與“催化劑”的角色。因此一個企業如果忽視對文化的建設,其技術資產的形成與發展也注定缺少了內在的持久動力。一個企業的文化是由企業內全體職工一致認可的價值觀、經營理念和具有企業特色的行為方式以及外在的物質表現構成。因此,加強企業文化的建設可以從理念、制度以及物質三個方面入手,注重員工心靈深處的想法,、抓住技術資產的源頭。
二、將顯性技術資產與隱性無形資產相融合
傳統意義上講的無形資產,一般是指專利權、專利技術等,對于這類無形資產,企業都有較全面和深刻的認識,而對于諸如知識資源、企業戰略、企業文化等的隱性無形資產卻常常容易被管理者忽略,然而這類隱性無形資產卻在企業的經營管理中發揮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合理恰當的隱性無形資產管理對于顯性技術資產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有著很大的推動作用,如,優秀的企業文化可以為顯性技術資產的管理提供良好的軟環境,企業發展戰略的制定也關系著顯性技術資產管理。因此,無形資產的管理應充分考慮到隱性無形資產的管理,將顯性技術資產與隱性無形資產相結合,對企業的無形資產做到全面、系統的管理。
三、改進技術資產的核算
1.合理處理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
一般企業出于遵守謹慎性原則考慮,會將已經發生的研究與開發費用全部按照投入當期費用計入,而不是將這些費用資本化。這種處理方法對于傳統的企業來說是可以的。但在高新技術企業中,研究和開發的投入費用是企業投資的重要部分,不僅投資數量大,而且呈常態化、動態化趨勢。如果繼續沿用這種處理方法,企業的利潤則會大幅下降,而不能真實體現企業的業績,也將不利于企業良好的形象的樹立以及員工積極性的調動,同時,這種處理方式很可能嚴重低估企業自創技術資產的價值,不能真正體現企業無形資產的狀況。所以,如果將研究和開發投入的費用全部費用化就有些不合理了。就高新技術企業來說,可以將已經發生的研究和開發費按照長期待攤費用來處理,等研究開發成功之后,再將它全部允以資本化,轉成無形資產,假如研究開發失敗,仍可分期計入費用處理。由此既可以反映企業的研究與開發真實的支出情況,也可以避免由于費用化而減少了利潤,從而達到提升高新技術企業進行研究與開發投資的積極目的。
2.完善技術資產計價基礎
現行財務管理以歷史成本原則作為技術資產計價基礎,而作為具有高收益和高動態等特點的技術資產,如果按照歷史成本來計價,就難以反映技術資產的真實價值和可能帶來的未來超額收益。例如,高新技術在眼下還是高新技術,但在未來就不一定還是高新技術,故當前可能得到的超額收益的技術資產極有可能會因技術的革新換代迅速消失其本身的超額獲利能力,所以如果仍然以歷史成本為計價基礎,則可能造成高收益的技術資產價值被低估。從而造成財務信息的失實和決策失誤。因此,可以在對技術資產以歷史成本計劃的基礎上,在表外定期評估技術資產,定期以評估的公允價值對技術資產的價值進行說明。
3.改進技術資產的攤銷處理
對于技術資產的攤銷處理方法,較普遍的是采用攤銷期限較長的直線攤銷法。但是,由于高新技術企業中的技術資產更新換代時間間隔縮短、壽命周期減少,如果采用直線攤銷法,將不利于防范技術資產風險。因此,可以考慮應用類似固定資產加速折舊的方法,改進技術資產的攤銷處理。有效化解高新技術企業技術資產風險的同時,達到更符合配比原則,即早期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大,相應攤銷的費用多;后期無形資產帶來的超額收益小,相應攤銷的費用少。
四、加快企業技術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
當前,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資產管理不夠完善,因此,要加強企業技術資產管理就需要加快企業技術資產管理機構的設置。圍繞技術資產的研發、運營、維護以及績效評價等環節在企業內部設置專門的技術資產專門管理部門和機構,在技術資產管理機構中配置專業的技術人才、法律、財務、運營等專業人才進行技術資產的統籌管理。同時,對技術資產管理人員進行相應培訓,提高專業水平和技術資產管理效率,盡快將已有的技術資產轉化為現實生產力,有效保障企業技術資產的保值增值。通過構建兩種資產同時抓的綜合考核指標和復合管控體系,建立責、權、利相結合的管理機制,注重開發與保護并重的激勵和約束體制,建立覆蓋技術資產管理的網絡管理系統。構建我國高新技術企業的技術資產管理機制,完善各種技術資產管理的制度,以規章制度來規范企業技術資產的整個管理過程,并對各種技術資產的經營管理負責任,以實現制度化,規范化管理。
五、完善技術資產的保護和評估機制,加強管理,切實保障企業權益
技術資產的保護就是利用一定的方式,采取必要的手段,使自己的技術資產和帶來的經濟收益不遭受到侵害的行為。它是整個技術資產經營和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企業可以通過樹立主動保護技術資產的意識,經常開展法律制度教育,從而提升員工對技術資產的保護意識與能力。還可以制定關于技術資產的保護制度與方法,同時拿起法律的武器來維護企業自己的利益。
另外,只有科學合理地評估技術資產的價值,制定出合理的價格,才能保障技術資產的最大利益順利實現,從而減少它的風險。企業及其有必要去采取相關的措施來不斷提升技術資產的評估質量,還要做到有章可循,進而實現規范化管理。
六、抓住技術資產管理的關鍵--人的管理
人力資源的開發始終是高新技術企業得以可持續性發展的核心要素。因此抓住技術資產管理的關鍵歸根結底是加強對人的管理。當前加強對人的管理可以從以下幾個重點方面入手:
1.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其中包括自學,創新,思維與應變等綜合能力。2.培養復合型人才。這種人才往往基礎扎實,有某一方面扎實出眾的專業知識也有寬廣的知識面,能很快適應國際的各種競爭。3.通過政治和人文的素質教育來造就他們的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以及集體主義的倫理道德觀,樹立起高尚的人格,加強合作的團隊精神等。4.當今社會飛速發展,各種壓力撲面而來,身體和心理素質培養也變得不能忽視。要讓人才能適應住各種環境,同時樹立強烈的競爭意識,從而敢于去面對未來的挫折,也經得起各種失敗,,越挫越勇,永不后退。5.打造人才招聘、培養、任用、激勵、考評一體化的機制。就是要任人唯賢,根據不同個人的能力來分配與其適當的工作,然后按照每個人的能力、業績進行考核,選拔和獎勵,鼓勵員工勇于創新和進取,樹立自立、自主、自強、自重以及敢作敢為的精神,制定科學優勝劣汰的競爭規則,源源不斷地激發員工的自覺性、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
參考文獻:
[1]肖俠,駱陽.對企業無形資產管理幾個問題的思考[J].會計之友,2008(11):15~16.
[2]劉芳,高建來.企業無形資產管理創新研究[J].企業活力,2009(7):8~10.
[3]楊厚芬,郭紅蓉.對高新技術企業無形資產管理問題的探討[J].四川財政,2003(4):36~37.
[4]王桃英,劉恒靖.談民營科技企業無形資產的管理[J].當代經濟,2008(3):30~31.
[5]夏亞軍.強化我國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途徑[J].企業導報,2009(6):47.
[6]江坤,謝輝云.論現代企業無形資產管理的七個環節[J].當代經濟,2006(9):13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