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倩靈 朱露菲 方曉芳
摘 要:中藥材是我國重要的醫學遺產,其重要意義不言而喻。文章主要就中藥材質量和檢驗方法等相關問題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中藥材;質量檢驗;中藥材檢驗;檢驗方法
1 影響中藥材質量的要素
1.1 藥材的產地
中藥材的質量受到生產地域環境和氣候條件的影響。所謂“道地藥材”就是在藥材與其生長環境的密切關系。例如同樣是當歸,但生長在甘肅的當歸其功效主要是補血,而生長在四川的當歸其功效主要是活血;同樣是枸杞,在寧夏種植的話最少需要三年才能成熟,而如果在浙江種植的話當年就可以采摘[1]。因此要想收獲高質量的中藥材,就應該在種植之初,結合中藥材和相關環境的特性,對栽種區域進行慎重的選擇,只有因地適宜才能保證中藥材藥理的穩定和有效成分的含量。
1.2 采收和加工過程
中藥材的采收受到市場供求關系和經濟利益驅動的影響往往不能按照藥材自然成熟的規律進行采摘。例如全草類的中藥材薄荷,薄荷油和薄荷腦含量最高的時期是每年的小暑到大暑這段時間,而且這段時間也是薄荷的開花盛期,但是受到市場供求關系的影響,許多薄荷在其他時間就被采摘,這不但使中藥材自身藥理作用大大折扣,還影響了中藥材資源。另外,出于時間的限制,許多藥材在采摘后的加工過程中會出現粗制濫造的現象[2],這也嚴重影響著中藥材的質量。
1.3 貯存方法和環境
中藥材的質量也首要貯存方法和環境的影響,尤其是日光、濕度、溫度的影響最為嚴重,會導致中藥材變質。而且不同的中藥材,其含水量也不一樣,就要求在貯存時不能按照統一的標準,要區分對待。同時,在中藥材的貯存過程中也要注意對其采取有效的養護,例如為了防止貯藏過程中走油、蟲蛀現象的發生,可以采取現金的科學技術,對中藥材采取吸潮保養和密封貯存等[3]。并要提高中藥材倉庫保管人員的素質,完善中藥材貯存條件,確保中藥材的貯存效果。
1.4 流通過程
在中藥材的流通過程中,相關的藥劑工作者要注重規范藥材流通程序,嚴格把關進藥渠道和藥材的驗收,對于一些中藥材生產和銷售企業為了追求經濟效益而不通過正規渠道進行購藥的,采購低價、劣質的藥材的行為,要進行不同程度的懲處[4],因為這些行為不僅降低了中藥材的質量,對患者起不到治療作用,甚至還會對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更大的危害。
2 加強中藥材質量管理的方法
2.1 建立科學的規范化中藥材生產基地
為了在保證中藥材質量的基礎上實現中藥材現代化的生產與管理方式,需要對中藥材質量管理的規范進行完善,強化中藥材生產基地的管理,建立起規范化的、科學的中藥材生產基地。
2.2 運用現代化技術
如今現代醫療技術的發展是非常訊速的,強化對中藥材質量的管理可以借助現代化的技術,在總結與繼承前人經驗的基礎之上,將現代科學技術應用于中藥材的生產、加工、炮制等各個方面。尤其是在中藥材的炮制過程中,要多結合現代科技,對中藥材的炮制方法和原理進行闡明,同時進行現代化的炮制處理,在保證中藥材質量的基礎上提高中藥的生產效率,并推進我國中藥飲片產業的科學發展。
2.3 加大藥檢部門執法力度,嚴格控制中藥材市場
要對中藥材的收購人員進行嚴格的培訓,普及中藥材采購等知識,強化中藥材經營部門的管理職能,要嚴格按照國家相關規定在中藥材的收購和經營方面進行把關。同時要增強藥監部門的執行能力,加大藥檢部門的執法力度,規范中藥材市場,沉重打擊藥材黑市,對不具備藥材經營資格的人員與單位進行查處,嚴格控制中藥材的流通,以凈化藥材市場。
2.4 提高對中藥材的重視度
要充分認清中藥材在現代醫療中的作用,認識到中藥材質量對于臨床時間和患者的影響作用,提高醫藥衛生行業工作人員對中藥材質量的重視,提高中藥材管理部門人員的綜合素質,加強中藥材相關知識的宣傳普及,對各醫療機構內中藥管理人員存在的輕視思想進行校正,從而保證中藥材質量,促使中藥材在醫療衛生事業中得到充分的發揮。
3 中藥材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中藥材檢驗工作中存在的問題主要表現在以下四個方面:
第一,我國目前的中藥材質量檢驗標準還不夠完善,對于許多藥材,尤其是沒有理化鑒定項目的藥材缺少詳細的描述和對比,檢驗中藥材質量的唯一標準就是對中藥材性狀的鑒別,而且不同的資料對于中藥材性狀的描述也不盡相同,致使對同一種中藥材的檢驗結果也存在差異。例如非正品的龜甲在市場上大量存在,但是按照藥典檢驗,這些非正品龜甲的性狀鑒別有很多都是符合藥典描述的。還比如說東陽貝母充川貝母使用,認為那些色白、體積小、有“懷中抱月”的都是松貝。我國幅員遼闊,具有相同名稱的藥材在其性狀的描述上也會有所不同,而且不同的地域對于中藥材的加工與使用方法也是存在差異的[5]。因此,根據藥材性狀鑒定作為唯一檢驗的標準將導致檢驗報告無法規范。所以,要利用生物測定等方法對結構復雜的中藥材進行多指標質量檢驗和測定,建立完善的中藥材質量相關標準。
第二,在中藥材質量檢驗工作中,經常出現有些中藥材缺少法定檢驗依據的現象,致使對于這些藥材的檢驗無法正常進行。有些需要檢驗的中藥材的檢驗依據僅僅是一些醫術或者其他參考資料,致使檢驗報告缺乏可靠性和權威性。
第三,缺少統一的炮制工藝的質量標準,即便在同一地區,不同醫療單位對中藥材的使用習慣也存在差異性,而且對于同一種藥材的炮制工藝也不盡相同,致使藥檢部門無法對有不同質量要求的飲片給予統一的質量判定標準。
第四,我國所頒布的藥典中對于多數藥材特別是質量不夠好的中藥材的油質含量和浸出物項目的測定規范比較少,檢驗者的主觀意識對于藥材藥用價值的判定影響較大,致使檢驗結果缺少科學性與公正性。
4 結束語
影響中藥材質量的因素是多種多樣的,任何一個環節出現問題都將影響藥材藥效的發揮,甚至會造成更嚴重的后果。基于中藥材在中醫臨床實踐和治療上的重要作用,建立完善的中藥材質量檢驗標準,加強對中藥材質量的管理是非常有必要的。
參考文獻
[1]李秀春,寇昆明.淺議醫院中藥材管理的質量控制[J].中醫藥管理雜志,2010(10):32-33.
[2]張亞宇.分析中藥材質量以及檢驗方法方面的相關問題[J].科技創新導報,2012(28):19-20.
[3]王君,楊愛淑,陳亞強.淺議貯存對中藥材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醫藥現代遠程教育,2011(5):27-28.
[4]楊利民,張永剛,林紅梅,等.中藥材質量形成理論與控制技術研究進展[J].吉林農業大學學報,2012(2):21-22.
[5]沈烈行,高秀芝,馮曉,等.中藥房室內溫度、濕度對中藥材質量的影響[J].中國中藥雜志,2013(6):19-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