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賀年 王俊玲
摘 要:標準化是企業現代化生產的有效手段,也是企業的一項綜合性基礎工作。該文簡單論述了標準化在飛機制造生產中的重要性,及飛機制造業標準化實現的方法與理念。把企業標準當作企業的“憲法”,作為企業的“生命”看待,企業的所有活動都納入到標準化軌道,事事標準化,處處規范化。
關鍵詞:標注化 ?飛機制造生產 ?市場競爭力 ?技術創新
中圖分類號:F273.2 ? ? ?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10(c)-0203-02
On the Importance of Standardization in Aircraft Manufacturing
Xie Henian1 ?Wang Junling2
(1.Xian Aerotechnical Polytechnic College;2.Xian aircraft Limited Liability Company 11 factory, Xian Shaanxi, 710089,China)
Abstract:standardization is an effective means of enterprise modernization,but also a comprehensive basis for the enterprise.This paper briefly discusses the importance of standardization in aircraft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and the method and concept of the standardization of aircraft manufacturing industry.The enterprise standard as the“constitution”,as the enterprise“s”life“,all of the activities of the enterprise are incorporated into the standard track,everything is standardized, and standardized.
Key Words:Standardization;Aircraft manufacturing production;Market competitiveness;Technological innovation
現代化企業的生產是一個復雜的有機整體,尤其對于國防生產中的飛機制造業而言標準化則更為重要。它涉及到企業的生產、技術、經營管理、銷售和服務等多個領域。在這方面沒有科學的嚴格的標準化工作,企業要想達到高質量、低消耗,從而獲得最佳的經濟效益是不可能的。進入以機器生產、社會化大生產為基礎的近代標準化階段。科學技術適應工業的發展,為標準化提供了大量生產實踐經驗,也為之提供了系統實驗手段,擺脫了憑直觀和零散的形式對現象的表述和總結經驗的階段,從而使標準化活動進入了定量地以實驗數據為依據的科學階段,并開始通過民主協商的方式在廣闊的領域推行工業標準化體系,作為提高生產率的手段。
1 實施飛機制造業標準化戰略加強企業市場競爭力
所說的標準,大概的意思就是國際上或國度內大家都認可的標準。美國學者約翰·蓋拉德在《工業標準化與應用》提出“標準是以口頭或書面形式,或用任何圖解方法,或用模型、樣品或其他物理方法確定下來的一種規范。在飛機制造企業標準化生產不但可以提升產品生產效率,更可以規范化管理,從而提升產品質量,進一步提升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
1.1 制定出臺一系列政策文件,支持飛機制造企業實施標準化戰略
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新興科技的大量涌入,國外標準化戰略的成熟給我國的飛機制造業帶來了契機和壓力,制定出一系列飛機制造標準化文件以迎合市場發展已經迫在眉睫。法國達索公司、美國西科斯基公司、英國韋斯特蘭公司、俄羅斯康威爾飛機制造公司在生產制造飛機過程中均提出了一套完整化的飛機制造標準化流程,并逐年完善從而以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所以我國制定出一套復合市場發展及國防發展的飛機制造標準化體系政策已迫在眉睫。
1.2 大力支持飛機制造企業參與標準的制訂,提升市場制勝理念
對于國防能力的體現,只有從加工制造、裝配環節等全球生產價值鏈的低端逐步轉為擁有產品開發、品牌、核心技術、技術標準等控制價值鏈的高端,才能在全球競爭中掌握主動權,才能在全球屹立于不敗之地。參與標準制定也要從最基本的企業生產、企業制造,由從事實際生產的一線人員參與,由制定標準的工藝人員共同制定,再匯總總結方可完善,要極大程度的規避“領導領導一切的空頭口號”,規避領導制定的弊端。只有這樣才能制定出符合實際生產符合市場的標準。
1.3 大力推進塊狀經濟質量提升和技術創新工作,促進一批集聚度較高的特色飛機生產產業集群的競爭力
在制定出臺政策意見的同時,要明確要求各級財政將標準化工作所需資金列入年度預算,并逐年加大扶持力度。明確各級生產任務做到明確的人、明確到件,做到實力實出,給予實干者大力的獎勵并使其本職工作標準化,做到實施記錄并及時匯總,以避免后期整理的確實,做到逐步完善全部生產,以實現整體標準化措施。
2 實施飛機制造業標準化戰略發揮組織領導主管能動性
標準在制定的過程中,可能會引起沖突,涉及到各方的利益。秦始皇有一個“書通文、車同軌”的制度,這是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迫使他通過戰爭解決了這個問題。在工業社會,標準戰爭由自發走向了自覺,一個是鐵路軌距的標準,美國南北戰爭前北方采取的4英尺8.5英寸的軌距,這個是活馬拉扯最有效率的軌距,南方采取的是5英尺,這個問題最后怎么解決呢?因為經濟的發展,東部地區需要把西部的糧食運到東部,最終西部把自己的軌距改變了。美國國會規定只要跨越他們大陸東西貫通的鐵路必須采取北方的軌距。還有通過各種機械手段,把機車進行轉換,這是自發行為,因為還沒有意識到,主動的采用哪個標準。在彩色電視機標準設定中開始自覺采用。1950年美國連邦委員會正式采用了哥倫比亞公司開發的彩電系統,這個彩電系統與黑白電視系統不兼容,當時美國無線電公司也在加緊研發彩色電視機系統,但是這個彩色電視機系統與原先的黑白電視機系統兼容。1953年美國連邦貿易會改變了它的決定,采用了后面的標準,這是一個自覺的過程。他看到后面標準的優勢,這是從自發到自覺的轉變過程,轉變過程的主要原因是自有權的發展,對產權界定變得很清晰了,包括有形資產和無形資產,包括知識產權。美國后面開發的彩色電視機系統已經包含了幾百個專利。信息社會更是自覺的了。
在國有大中型飛機制造企業自覺的同時領導的主管能動性不可忽略,發揮領導的主管能動性要注意以下幾點方能制定出完整又可行的飛機制造標準化方案。
第一,以實際生產作為標準化制定的主題,只有實際生產的人方能有資格提出標準化方案的修改,領導只有審批權力。
第二,制定人性標準化管理方案,做到實際生產為先,以人為本的仿真策略,經濟利益為導向的管理。做到領導階層不干涉生產,并給予大力生產的單位給予及時獎勵,切不可強權為先,以權壓產。
第三,要掌握國際化的標準,找到對自己有利的因素,為標準戰爭做好鋪墊。這些規則如果運用的好就有利于國家,企業的標準走向世界,有利于飛機制造企業走出去國門被世界認可。
第四,作為飛機制造國內企業來說,標準非常重要,是一種競爭性的商品,能接受的住市場的拷問。企業不管處于哪個階段都需要標準,標準能為企業帶來更好的效益和更長遠的發展。
3 結語
一個國家飛機制造業關系到國家的根本,關系到國防事業發展,作為一個發達國家或向發達國家轉變的發展中國家而言,飛機制造標準化尤其重要,只有不斷完善我國飛機制造業標準化進程、加快飛機制造標準化方案建設進程方可在世界立于不敗之地。
參考文獻
[1] 何樹忠.企業標準化工作的新特點[J].企業標準化, 1999(5):18-20.
[2] 李在卿.淺談企業標準化與質量管理的關系[J].企業標準化,1999(5):33-36.
[3] 馬莎,高連翠.企業標準化與企業的商業利益[J].企業標準化,1999(6):8-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