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立冬
摘 要:朝陽林場有退耕地近千公頃,適宜栽培楊樹豐產林的面積約450公頃。文章就立地選擇、苗木質量、整地、栽培技術等方面,給出了本地栽培楊樹豐產林的關鍵技術措施。
關鍵詞:楊樹;豐產林;栽培;退耕;技術;朝陽林場
1 立地選擇
1.1 土層厚度
根據楊樹根系發展范圍及其呼吸強度大的特點,楊樹豐產林造林地的土層有效厚度(即樹木根系可以利用的土層)必須大于80cm。同時要求土壤通氣狀況良好,以砂壤土和壤土為最好,一般土壤容重不大于1.4g/cm3。
1.2 地下水位
在非灌溉造林地段,地下水位在生長季節必須保持在1.5-2.5m之間,以利于楊樹根系能利用地下水。有灌溉條件的地方,可選擇地下水位較深的地塊,但必須根據土壤質地(田間持水量)、樹木蒸騰強度和自然降水情況規定灌水量,以保證全部根系層都能得到足夠的水分,同時又無多于水分透過土層流入地下水,而使上層養分流失。
1.3 地形
宜選擇中、小地形比較平坦的地塊造林,以減少平整土地的開支。
1.4 土壤質地
除白漿土不適于栽培楊樹豐產林外,其它土壤在土壤肥力方面均無問題。
2 苗木質量
栽培楊樹豐產林應選用二根一干壯苗,地徑大于2cm,苗高大于1.7m;三根二干苗地徑應大于2.5cm,苗高大于2m。根幅應保留30-50cm。苗木須頂芽飽滿,苗干和苗根無大的機械損傷,并且必須是未經病蟲害侵襲的健康苗木,干形端直,無畸形。
3 整地
退耕地但是經過熟化好的宜林地,可在造林前一年秋季進行整地。
3.1 深松整地
地下水位適宜,有效土層深厚,基礎肥力好的退耕地,全面深耙后,在植苗前進行深松作業,破壞犁底層,保證根系正常生長、發育和水分的供應。深松作業可以應用拖拉機和深松犁。
3.2 開溝整地
地下水位較低,土壤易板結的退耕地,可在植苗行內開溝整地。若土壤表層下30cm深處有不利于根系生長發育的因素(如有不透水的粘壤夾層),也可以采取此方法。農用拖拉機牽引開溝犁作業時,一般開溝深度達到40-50cm,上口寬80cm為宜。開溝方向最好是南北走向,以保證根系生長發育良好。
3.3 高臺整地
地下水位較高或在降雨季節易積水的退耕地,一般土壤比較冷涼,生根溫度到來較遲,影響幼林生長。采用高臺整地不僅可以提高地溫1-3℃,還可以降低土壤自然含水率,降雨過大時可利用臺間溝把水排除。具體方法是全面整地的基礎上,采用農用拖拉機牽引高臺犁把植苗行修筑成高臺,行間形成V字型溝,修成后的臺面至溝底的高度在40-50cm之間,臺幅的寬、窄按作業設計的株行距確定。
4 栽培技術
本地栽培楊樹大苗應以春季栽植為主,在苗木萌動之前,土壤解凍達到栽培深度時,及時造林。
4.1 栽植深度
本地應當以5月上、中旬土壤達到生根溫度和土壤含水量比較穩定的層次相交接處為原則來確定栽植深度。一般在5月10日左右達到生根溫度的深度在40cm上下。而土壤含水率變動幅度較小的層次在60cm左右。因此,本地栽培深度應在40cm左右。栽培過深容易造成苗木(下窖),即根系接觸層土溫過低,影響當年生長和根系發育;過淺易倒伏,影響成活率。
4.2 栽植方法
4.2.1 開溝整地的栽植
春季造林時,在溝內按植苗點擴穴,不要往下挖穴,同時穴內的殘根揀出,把苗木放在穴中心,培土,隨培隨踩實。擴穴的規格略大于根幅即可,一般在40-50cm,培土的厚度要達到35cm。造林結束后,應立即用機械將犁土回填,形成小壟,這以利于根系發育。如用農業起壟犁作業,既可以使植苗行回填土,又把行間起成壟,為間作農作物做好準備。
4.2.2 高臺整地和深松整地的栽植
在秋季或春季按設計好的植苗點挖穴。穴的大小原則上應大于根幅10cm左右。一般挖穴的規格為50×50×50cm3。植苗時把苗木放在穴中間然后培土,邊培土邊踏實。土壤含水率低于18%時應及時澆水,或坐水栽植,栽畢封好穴面。
5 栽植密度
適宜本地栽培的楊樹多為中冠幅,15年生時自然冠幅6m左右,借鑒各地的成功經驗,比較適宜本地的密度為3×3m或3×4m。
也可以根據工業上各項指標的要求設計初植密度。如人造板材、膠合板材、紙漿材,對木材規格要求不同,輪伐期長短各異,故造林密度也不應相同。
造林配置的方式,以正方形或長方形為最好,有利于機械撫育管理。為了發揮邊行的優勢,大面積營造楊樹豐產林,也可以采取帶狀配置,一般帶寬在50-60m較好,中間空帶10-15m,可種植農作物,增加近期收益,同時也有利于防火和防止病蟲害擴散。
6 撫育管理
6.1 土壤管理
造林后植苗行要及時培土。開溝和深松整地的地塊,可用二鏵犁開溝和覆土,使植苗行形成70-80cm寬的壟。行間其余部分可以間種黃豆或飯豆。林木的株間要和農作物一樣管理。間種2-3年后,應采用機引折疊耙向植苗行覆土,既起到滅草作用,又疏松了土壤,有利于根系的呼吸。高臺整地的地塊,造林后在行間采用機引二鏵犁、折疊耙向植苗行覆土,使高臺逐漸成型,有利于排水。株間實行人工除草。幼林要連續撫育5年。幼林中土壤撫育的主要目的是消滅與林木爭水爭肥的雜草,并使土壤保持疏松狀態,以有利于土壤有機物分解和樹木根系的發展。
6.2 整形修剪
培育大徑材,修枝撫育是保證獲得優質木材的主要措施之一。楊樹人工林修枝撫育包括三項內容。
(1)整形修剪。這一工序的目的是為獲得具有一定高度的通直樹干。整形在栽植后就應開始,在六月份進行成活率調查時,遇有枯梢苗木,應選苗木上部與主干夾角最小的一個側枝,將其以上部分全部剪去。第一個生長季節末,結合保存率調查,再次進行整形修剪,將那些影響主枝生長的側枝,截掉三分之一。以后在每個生長季節末(落葉后)都要進行一次整形檢查,及時剪去樹冠中下部的粗大側枝。這項工作要一直進行到樹木形成8m高通直主干為止。(2)整形修剪。在整形修剪的基礎上,當樹冠最下部一輪側枝著生處的樹干直徑達到10cm時,就于秋季落葉后將這一輪側枝及其與上一輪側枝之間的零星小側枝全部齊基部剪去。(3)清干。楊樹有時會在樹冠下已經修過枝的部位發出萌條,應在當年雨季后把它們從基部剪去。
6.3 病蟲害防治
本地楊樹苗期和幼林階段的主要蛀干害蟲是白楊透翅蛾,中、幼林期的主要蛀干害蟲是楊干象。可用50%殺螟松乳油進行防治。黑斑病是本地主要的葉部病害,嚴重時一年使葉片脫落2-3次。可使用代森錳鋅(mancozeb)殺菌劑進行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