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冰 鄭煒昀
摘 要:保護的整體更換工作主要在原有運行變電站內進行,施工現場有作業面廣、人員混雜、多班組交叉作業、老舊變電站二次回路混亂、圖紙缺失以及新舊設備二次回路相互關聯等問題,施工情況復雜、危險性較高。文章對如何在確保變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前提下,保安全、保質量、按進度完成設備的整體更換進行研究,并提出相應的風險控制措施。
關鍵詞:保護更換;風險控制;技術措施
前言
隨著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電力負荷急劇增長,用電量不斷攀升,導致許多變電站的容量都趨飽滿,加之現有的變電站因建成投運時間較早,設備和保護裝置存在老化嚴重、超期服役等問題,不能滿足正常運行要求。因此,需要對這些保護進行整體更換。此種工程項目和新建工程有所區別,其存在的風險和預控措施和新建工程亦不相同。
1 施工前風險管控
1.1 施工前準備階段
1.1.1 圖紙資料的收集。在工程現場進行實地勘察,對需更換的設備及保護進行回路核查,對施工中可能危及運行安全的設備和回路進行重點防護和控制,制定切實可行的安全防護措施,確保運行的二次回路和設備安全運行,保證作業有序進行。
1.1.2 擬定施工方案。根據現場實際情況、施工圖紙及運行方式等編寫施工組織設計,擬定具體施工方案,編制作業指導書,規范施工程序。
1.1.3 制定預案。制定事故應急預案,進行事故演練,提高應急處理能力,確保責任到位,情況反映及時,問題處理恰當。
1.2 設備前期消缺
對所在變電站進行全站巡檢,對發現的設備隱患及缺陷及時消除,提高設備運行質量。
1.3 工程資料的審核把關
1.3.1 工程審核標準。工程的審核需根據國家或國網公司制定的工程施工工藝、安裝規范、環境質量等規程要求進行工程整體審核。同時結合施工單位自身編制的施工管理要求及辦法,組織工程部門、生產技術部門、安全部門進行三位一體的審核。
1.3.2 施工圖紙審核。建立施工圖紙審核的辦法,各專業人員對施工圖紙按專業分別審核,履行相應的責任和義務,經過審核后的施工圖紙交付施工時,若遇到圖紙設計問題,應對審核人員按責任劃分對其進行考核。
1.4 施工人員素質的提高
加強專業人員的相關技術培訓,提高對高新設備技術規范的熟練掌握。在安全培訓及安全考核方面,需要對所有進場的施工作業人員進行安全教育。教育后進行安全考試,考試合格者發合格證書。只有持有安全考試合格證者方可進入施工現場進行施工作業,進行全員持證上崗的制度。
1.5 風險細化、責任到人
組織各參加單位、部門對工程建設項目進行風險分解,講分解后的風險落實到單位及部門,最后責任到人。使用施工合同來明確施工方在工程建設中的安全責任,通過合同條款來進行管理,強化和提高施工方的安全意識,使施工單位成為工程建設中風險管理和控制的重要組成部分。
2 設備及保護整體更換過程中的風險管理與控制
2.1 組建綜合協調小組
設置項目工程總負責人、施工負責人、驗收負責人、安全負責人,制定項目工程負責制、設計審核負責制、施工負責制、驗收負責制、安全負責制等責任制度對工程的質量、安全、工期進度等風險進行總體控制。
2.2 施工前的安全措施
由專業人員實施安全措施,明確標示工作地點,提示工作內容,避免現場工作過程中誤入帶電間隔、誤觸碰帶電設備等問題,并派遣專業人員進行現場安全監護,最大限度的規避風險。
2.3 人身、設備安全的技術措施
(1)在施工現場設置安全監督,進一步加強施工隊伍的安全管理,隨時監督、掌握現場的安全施工情況。(2)制定每日施工前安全交底制度,重點指出在工作中的危險點,應采取怎樣的防范措施。(3)安排專職監護人員,施工人員進入施工區必須由監護人員帶領,并對其進行安全交底,使其明確當天施工過程中存在的危險點及其預控措施,在記錄本上簽名確認。施工過程中,監護人員應該認真的進行現場安全監督,發現違章行為要進行及時糾正或制止。(4)工器具的使用管理制度要明確,使用前要進行全面檢查如表面是否破損,試驗標簽是否過期等。(5)布置工作任務實行“三交待”:交待工作任務,要清楚明了;交待安全措施,要具體詳盡;交待注意事項,要全面細致。(6)接受工作任務“三明白”:明白工作任務,明白注意事項明白安全措施執行。(7)措施執行過程中不準工作人員憑經驗工作,不履行職責擅自擴大工作范圍和變更工作內容。
2.4 分階段制定施工計劃
(1)根據已經制定的工作方案制定工作進度、成本、質量標準、資源配置等工作計劃,保證項目的順利實施、避免浪費、降低成本、加快進度,起到以最小的代價縮短項目運作周期。(2)工作進度日匯報制度,各項目負責人做到工作進度內容日匯報,對發現的問題及時反饋,報與綜合協調小組及時解決,不延誤工期。(3)建立缺陷制度,對發現的缺陷、隱患每日上報并由專人負責消除。(4)建立每日工作點評,班前、班后安全會議制度,及時總結當天工作中的技術與安全問題,使工作人員明確當天工作內容、存在的風險因素以及預控措施,增強施工人員的安全風險意識和安全責任意識。(5)按期召開安全會議,施工、運行及監理單位一同參加會議,總結上一階段的工作進度,指出上一階段工作中存在的危險和薄弱之處并提出下階段工作過程中可能存在的危險因素,針對各種出現的或潛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注意事項和預控措施。(6)制定交叉作業的風險防范措施,制定由人員、設備、區域、管理的交叉引起的風險控制措施。
2.5 質量控制措施
(1)設置專職質量檢查員,應經常深人現場檢查、糾正違規作業,嚴格按質量標準和設計要求進行質量驗收。(2)及時做好過程質量檢查、驗收和評定,收集整理施工質量驗收評定的依據,明確、細化各單元工程質量檢查、驗收和評定適用的規程、規范條文及其他依據文件。(3)嚴格執行工作票制度,按照變電站的安全作業流程,嚴格遵守《電力安全工作規程》持有工作票的許可人、簽發人等相關人員應該嚴格審查工作票工作內容以及安全措施。
3 設備驗收階段的風險控制措施
項目竣工的設備驗收是項目施工的最后一個階段,應全面考核建設成果,檢查設計、工程質量是否符合要求,也是整個項目風險控制的重要階段,具體操作如下:(1)設立驗收小組,按照責任制要求做到明確分工、責任到人。(2)制定驗收方案,明確驗收項目和驗收重點。(3)對發現的安全隱患或異常的數據及時提出并設專人負責消除。
4 結束語
保護整體更換風險控制技術從根本上控制了保護整體更換過程中的事故率,此項技術措施的實施,能對施工全過程的風險進行控制,降低施工事故發生率,即節省人力資源,又提高了工作效率。在降低工程成本的同時又提高了設備的安全運行水平,有效樹立電力企業優質服務的形象。
參考文獻
[1]沈國菊.花園變電所2~#主變保護更換中發現的問題及改進方法[J].青海電力,2006(4).
[2]甘利紅,潘占軍.變電站220kV線路保護更換工程探討[J].硅谷,2009(20).
[3]李高峰.淺談配電線路運行的繼電保護技術與應用策略[J].機電信息,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