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瑩
游戲帶來快樂,快樂伴隨游戲。《幼兒園工作規程》中規定:“游戲是幼兒園的基本活動。”它指出了我們在開展各類教育活動時,應該以游戲為主要的教學手段。興趣是幼兒學習的內部動機,蘇霍姆林斯基講過:“你應該努力使學生自己去發現興趣的源泉,讓他們在這個過程中體驗自己的勞動成就,這件事本身就是興趣最重要的源泉之一。”在游戲過程中,幼兒體驗發現的樂趣,得到自我的獎賞,從而對學習產生興趣。幼兒年齡越小,游戲對他們成長的作用就越大。那么在小班語言教學活動中,如何將適宜的游戲與相應的語言活動相結合,使幼兒能輕松愉快地獲取語言經驗,感受語言活動的快樂,提高運用語言交流的能力,培養他們對文學活動的興趣呢?我經過幾年的探索,總結了以下幾方面的經驗:
一、改革語言教學活動目標的設置
過去,我在確定教學目標時,往往存在著用詞空泛、操作性、可評估性不強,以及重知識技能的傳授輕情感態度的培養等缺點。如今,我借鑒布魯姆的目標分類學說,在確定具體活動的教學目標時,兼顧認知、情感態度和能力技能三個方面。使幼兒在發展語言的同時,得到情感、認知、思維及個性等的共同發展。在語句的組織和表述上,注意可觀察、可操作、可評價的特性,使目標變得具體可行,更加有利于教學游戲的確定與開展,有利于提高教學活動的水平。
二、小班語言游戲活動的設計原則
1、模仿性原則
幼兒是通過模仿來學習語言的。在開展小班幼兒語言活動時,老師可先設計一些簡單、易學的語言游戲,通過老師自身的示范和引導使幼兒掌握游戲的玩法,從而激發其成功感和再次活動的愿望。然后,在此基礎上,擴展幼兒的思路,從詞句的變換等來加深游戲的玩法,讓幼兒進行創造性的模仿。
2、創造性原則
孩子們是在與人和環境的交互作用中學習語言的,并且是在創造性地學習和運用語言。因此,在設計語言游戲時,還應遵循創造性的原則。使幼兒在愉悅的游戲中,展開思維。在詞的重新組合、語意的重新調整、以及不同的語境中創造性地運用語言。
3、激勵性原則
興趣是學習的原動力。語言游戲必須能激勵幼兒主動參與語言活動。因此,要注意將游戲的愉悅性與語言教育的針對性相結合,讓生動有趣的游戲來激發幼兒學習和使用語言的興趣。在游戲中,通過文學作品去獲取語言經驗,發展語言能力。
三、游戲在各類語言活動中的運用及其作用
1、聽說游戲促進了幼兒對詞匯、句型等的領會和掌握。
如:聽說游戲《賣柿子》。孩子們在扮演角色進行表演時,掌握了正確的發音“sh”、“s”學會了發準“mai”、“mai”等不同聲調的音。同時,通過游戲使幼兒進一步理解了“買”和“賣”兩個詞的語義,并學會了使用“你的柿子澀你澀”的疑問句式來進行交流。
2、傳統游戲對幼兒語言的影響
傳統游戲在民間能長期流傳,深得兒童的喜愛,這說明它具有一定的經典性,同時也富有娛樂性。我將一些好的、適宜的傳統語言游戲設計到語言教學
活動中去,取得了令人滿意的效果。如:語言游戲《拉大鋸》,游戲兒歌詼諧幽默,同時還伴隨著有節律的動作。小朋友一邊念兒歌一邊與同伴做游戲,提高了活動的興趣。在這樣一個輕松的學習氛圍中,他們不知不覺間就較正確地掌握了發出“n、l、j、x”等音。同時,也增強了幼兒學習語言、使用語言的積極性,體會到語言活動的愉悅感,培養了專注傾聽的習慣,激發了合作游戲的愿望。
3、在談話、講述活動中,操作游戲充分調動了幼兒的各種感官,讓幼兒在理解的基礎上講述,促進了幼兒口語表達力的提高和對詞義的深入理解。
語言是思維的表現形式,而思維的基礎是感覺與知覺。讓幼兒多看、多感受,才能獲得各種感官的刺激,激發其思維活動,從而獲取豐富的感性認識。有了表達內容就會產生使用語言表達的愿望。由此可看出,創設良好的物質環境是幼兒學習語言的必要條件。如:故事《門鈴響了》。我為幼兒提供了一套操作材料,讓他們一邊聽故事一邊通過自身的操作來幫助故事中的小主人公分甜餅。并在操作的基礎上,引導和鼓勵幼兒大膽去把自己的想法用語言表達出來。從而使幼兒能更好地理解故事的內容,也激發了他們學習的主動性與積極性。
四、游戲對幼兒語言發展的作用
1、幫助有情感性語言交往障礙的幼兒擺脫障礙,提高幼兒與周圍環境交互作用的興趣與愿望,建立新的情感交往模式。
如:我班的姚鋮小朋友剛入園時,在集體活動中表現出較嚴重的退縮行為。通過游戲化的語言活動,他開始樂意參加游戲了,也逐步擺脫了語言交往障礙。如今,姚鋮小朋友能積極主動地參加語言
活動,行為積極。更為重要的是,他在與同伴交往中也表現出了較為積極的態度,從獨自活動轉變為能與小朋友一起玩耍,主動尋找游戲伙伴。初步建立了良好的情感。為奠定活潑開朗的個性打下基礎。
2、游戲的具體形象性和操作性,使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獲得了增強。,交往能力得到提高。
幼小的孩子說話離不開具體事物。在游戲中,教師為幼兒提供了豐富的學具和操作材料。孩子們結合身邊的人、事、物。邊玩邊說,自由、主動地表達自己的思想和愿望,他們從敢于表達、到樂于表達、最終到善于表達。從而逐步提高了口語表達能力。
交往是語言的本質功能。在愉快的游戲活動中,幼兒所處的環境是寬松和自由的,他們的心理幾乎沒有壓力,這有助于發揮幼兒使用語言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它促進了幼兒主動與同伴交流、對話的愿望。孩子們在游戲過程中,主動地建構著語言。而作為教育活動,老師的參與、支持、點撥、引導,又有助于幼兒更好地豐富語言經驗、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這不但使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提高,而且還從中體會到了交往的樂趣,增強了與人交往的意識。最終促進了交往能力的提高。
最后要說的是,游戲要為語言活動服務,教師所設計的游戲必須緊緊圍繞語言教育目標。同時,教師還必須為幼兒創設一個良好的精神環境,讓孩子們在民主、平等、寬松、自由的氛圍下進行活動,促進幼兒積極、主動地去獲取語言經驗,發展和提高運用語言的能力。
3、游戲促進幼兒傾聽能力的提高
游戲是群體活動,幼兒要參與游戲就必須遵守一定的游戲規則。而語言游戲是以語言為主來傳遞游戲情節的。幼兒必須努力傾聽游戲伙伴所傳達的語言信息,這樣才能將游戲進行下去。所以語
言游戲的基本規則就是要有良好的傾聽習慣。孩子們為了能參加游戲,都努力地去執行游戲的規則。從而使對他們提出的傾聽要求內化為其自身自發自愿的行為。同時,當他們專注于游戲活動中時,就已經在不知不覺地發展自己的傾聽能力了。因此,運用游戲的形式來發展幼兒的傾聽能力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