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洪皓 陳章進 高玨



文章編號:1672-5913(2015)03-0070-05
中圖分類號:G642
摘要:針對教學進度、教學內容以及移動終端普及應用等問題,闡述如何設計基于W。b的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并將其應用于大學計算機教學實踐,同時指出該系統可向教師實時反饋教學效果,有利于提高教學質量j
關鍵詞:大學計算機教學;課程調查;信息反饋;系統設計
0 引 言
大學計算機教學以培養學生計算機能力為主要目標。在推動各個領域的信息化進程中,大學計算機教學發揮了極其重要的作用。由于教學內容廣、教學時間短等因素,許多教師忽略了學生理解和掌握知識點的情況,只根據自己對課程的理解組織教學內容,導致學生聽不懂、反饋的信息教師收不到等現象。為了保證課堂教學質量,各高校監控體系中需要解決的核心問題就是了解學生對知識的掌握程度,合理安排教學內容并調整教學進度。
“以學生為中心”強調教學內容和進度必須面向學生,但是尚缺乏有效的教學手段和評估方法。傳統的以督導教師聽課、課程座談、教學打分等方式的課程評價體系對改進教學工作的效果明顯滯后,因此,需要一套有效的課程調查與反饋機制來加強學生與教師之間的溝通,使教師能充分了解學生的課程學習狀況。要想通過課程調查與反饋機制了解大學計算機教學的質量和效果并靈活調節教學進度,可以根據學生的個體差異特點制定相應的教學計劃和人才培養模式。
1 課程調查和反饋機制有助于提高教學質量
計算機學科是一門應用性與理論性緊密結合且對應用性要求非常高的學科。在教學內容方面,大學計算機課程的開設需要根據不同專業方向有針對性地設置,例如,人文社科類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文字信息的綜合處理能力,考慮到畢業生從事文字編輯、圖形圖像和音頻視頻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高級辦公自動化和多媒體技術課程;經濟管理類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數據庫應用系統能力,畢業生未來從事數據分析和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數據庫技術的實驗課程;藝術類專業側重于培養學生多媒體信息處理能力,畢業生將來從事數字媒體處理等工作,可重點開設多媒體和硬件技術課程。這些課程內容的設置,一方面要參考行業實際需求,另一方面需要了解學生對相關課程的興趣程度,因此,不定時地設置課程調查問題,引導學生參與回答問卷,收集學生對課程的反饋意見,可以指導教師有針對性地開展教學。
在教學進度方面,由于短學期制的限制,每個學期的教學周縮短為10周,這必然需要課程壓縮學時。在如此短的時間內授課,合理安排教學進進度就顯得至關重要,教師要圍繞基礎知識,突出重點,有針對性地解決難點,同時增加課外實驗與上機練習要求,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操作能力。課程調查和反饋機制通過設置合理的調查問卷,采取數據挖掘和統計分析等方法最大化了解學生的理解程度和學習興趣點,方便教師有效掌握教學進度。
2 課程調查和反饋系統的可行性
教學過程中,教師以學生為中心,通過教學過程影響學生,學生通過學習過程反過來影響教師。大學汁算機基礎教學講什么、怎么講是一個復雜的、循環的教改話題,最直接的反饋形式來自于學生。一方面,教師在教學實踐中應該充分重視學生的反饋意見;另一方面,通過課程調查反饋系統,能夠及時掌握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程度,了解學生的偏好,使其及時轉換為教師個人的教學信息,從而調整或加強課程內容的講解和答疑。尤其是在調控教學內容時,教師能在知識的深度和廣度上分層次教學,循序漸進地采用多樣化的教學方法和學習指導策略。最終,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每一環節都力求與學生的需求棚吻合,以提高教學質量。例如,面向美術學院的學生授課時,教師應采用問題引導式教學方法將一些藝術素材引入到課堂上,往往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移動終端在大學生中已非常普及,因此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在應用實施方面是可行的,但隨之帶來了一些負面影響,尤其是教師授課時,大批學生低頭玩手機現象十分嚴重。究其原因是學生對教學內容不感興趣或者已經掌握了相關知識點。教師如果能提供一個移動終端可訪問的課程調查Lj反饋系統,會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激發學習興趣,顯著優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質量。在教學互動環節,由于性格等原因,不少學生不善于表達自己的想法,而移動終端和無線接入點的普及改變了師生之間的溝通方式,允許學生點點手指頭表達自己的想法。教師可根據教學I大J容當堂設置課程調查問卷,允許學生通過智能終端實現師生互動,為教師及時了解課堂教學效果提供了方便。因此,智能移動終端和基于網絡的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的有機結合,將成為教學質量監控的主流方式。
3 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沒計
3.1 總體設計
系統主要包括用戶管理、課程與班級管理、問卷管理、數據統計與分析四大功能。用戶管部分包括用戶信息導入、用戶賬戶維護、用戶與班級關系綁定功能。課程與班級管理部分包括課程信息導入、課程與班級關系、課程與任課教師關系綁定功能。問卷管理包括問卷命題、問卷維護和修改、問卷復制與有效時問設置等功能。數據統計與分析部分主要以多維度呈現定量和定性統計結果,并以圖形化和表格化輸出方式展示統計結果,包括按問卷模式統計、按學生模式統計、打印以及文檔輸出等功能。
系統包括4種角色,即超級管理員、管理員、教師和學生。其中超級管理員擁有初始化數據庫權限,如表1所示;管理員擁有系統配置、修改個人信息、導入用戶數據、出問卷、修改問卷、統計與分析問卷、修改有效時問等權限;教師則具有修改個人信息、導入用戶數據、出問卷、修改問卷、查詢與統計問卷、修改有效時間等權限;學生能修改個人信息,并有根據問卷回答問題等權限。
為了實現靈活多樣的課程調查,系統將課程、班級、教師與學生存在邏輯關系的數據結構進行第三范式的設計,從而降低偶然性。教師和課程是一對多的關系,課程與班級是一對多的關系,班級和學生是多對多的關系,這樣設汁的好處是任課教師可以有針對性地對某個班級學生開展調查問卷進行調研,同時通過問卷復制功能可以將問卷快速復制給另外一個班級,提高問卷出題的效率。
3.2 系統功能介紹
3.2.1 批量導入數據
為了方便數據的維護和管理,系統允許管理員和教師采用電子表格XLS的形式導入用戶人員數據。導人用戶信息時,可先設置學(工)號作為用戶名和默認密碼,允許用戶登入后自行修改。在管理員角色下,可以對用戶重新分配一個角色,但系統中的每一個用戶只允許綁定一種角色。
3.2.2課程管理與維護
如圖1所示,系統會自動分頁,每頁20條記錄。管理員可對課程進行維護,其中每個課程編號對應一個課程名稱,允許根據查詢條件和關鍵字查詢相應的課程,同時提供全選、反選等按鈕便于刪除操作。
3.2.3添加班級與問卷
將課程綁定到某個教師的操作后,每個教師可針對自己的授課班級定制調查問卷。添加新問卷時,需要選擇班級、教師,并填寫調查問卷名稱;同時,設置問卷開始和結束時間,確保問卷的有效性。問卷形式包括單選、多選和問答3種。在出題過程中,管理員或教師可以隨時瀏覽和修改問卷。
3.2.4 問卷與結果導出
在結束調查統計之后,系統允許管理員導出問卷結果并以電子表格XLS形式保存輸出,問卷內容則以文檔Word形式保存輸出。系統提供了匯總模式、題目模式和學生模式查詢統計輸出,此外,還提供了歷年數據的分析和比較功能,使教師能更加直觀地了解歷屆學生的反饋信息和教學效果。
4 應用實例
在上海大學計算中心課程調查與反饋系統中,授課教師通過發布課程問卷的形式及時發現并掌握學生對課程的接受程度和反饋意見。學生的學習態度和知識理解程度往往能在數據統計結果中直接呈現,但需教師格外思考的是隱藏在調查數據背后的教學反饋信息。在2013-2014學年的春季學期第7周,以C語言程序設計為例,我們對一個126人的教學班級進行課程調查,問卷對象主要針對2013級新生,涉及理工大類、文科大類和體育藝術大類專業。調查共設計了17個選項,120人參與調查問卷。我們從教學反饋中選取部分調查內容,分析結果如下。
(1)您認為學習C語言的重要性如何?(單選題)
A.很重要,因為我對計算機感興趣。
B.很重要,因為我要學好每一門課。
C.很重要,因為學習C語言是學習其他計算機程序設計語言的基礎。
D.無所謂,因為學習C語言只是為了應付考試而已。
E.不重要,因為C語言將來肯定被淘汰。
(3)教師的以下做法,哪些有助于提高同學們的學習興趣?(多選題)
A.現場在計算機上編程并調試。
B.補充課本之外的知識。
C.在講課過程中,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故事。
D.經常提問學生,甚至讓學生上講臺編程序。
E.其他。
圖4以柱狀圖形式展示了單選題統計結果,允許用戶選擇多個選項。占比例最大部分是A選項(現場在計算機上編程并調試),達79人,其次是C選項(在講課過程中,插入一些風趣幽默的故事)和B選項(補充課本之外的知識),分別為53人和50人。從這些數據可知,學生更傾向于教師在課堂上進行現場編程。因此,教師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可以多結合編程工具,現場編寫代碼,調試程序,分享運行結果,提高學生學習興趣。風趣幽默的故事和課本之外的知識也是絕大多數學生喜歡的。教師精心準備的小故事和前沿技術不僅拉近了師生之間的距離,活躍了課堂氣氛,而且吸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鞏固了教學知識點。因為這些暗藏于日常生活之中的知識往往更容易被學生理解,且往往最能反應編程問題的實質和技巧。
(4)對于C語言程序設計課程,您有什么意見和建議?(簡單題)
簡單題最容易反應學生的訴求,是學生和教師之間溝通的最直觀表現。表2是簡單題的匯總表格,其中,絕大部分建議是希望教師能擴展知識,多講練習題和解決方法,提供更多的學習資料。根據這些反饋意見,任課教師可以了解學生所想、所需,更好地掌握教學進度。比如,授課時講解相關擴展內容,提供更多的電子學習資料等。
4 結語
教學實施階段教師應按照教學設計完成對應教學方案的實施和反饋信息收集。下一步,我們將對歷史調查數據進行全面詳盡的分析,從不同角度反映學生、教師和教學之間關聯性,挖掘影響大學計算機基礎教學的因素。同時,研究信息推送技術,將問卷直接推送到用戶移動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