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偉
1.鐵人三項發展介紹
1.1世界優秀國家介紹
最近幾年,英國人在鐵人三項中表現出的統治力已近巔峰。2011年北京鐵人三項世錦賽總決賽,英國選手繼續展現著他們在鐵三項目上強大的統治力,23歲現世界排名第一的阿里斯特·布朗利摘金,比他小2歲的弟弟喬納森·布朗利獲得一枚銅牌。阿里斯特布朗利還在6月馬德里和8月倫敦兩站系列賽中奪冠。此時的英國各個年齡段的鐵三選手在世界上都名列前茅,而且他們還擁有廣泛的群眾基礎。就像中國人擁有乒乓情結。
而日本則是在亞洲占據霸主地位。在廣州亞運會女子項目中足立真梨子是此次日本代表團鐵人三項項目年齡最大的選手。現亞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9,并以2小時5分42秒的成績奪得冠軍。而男子項目中細田雄一以1小時52分15秒56秒奪得金牌,山本良介以25秒93之差摘得銀牌。從次可以看出日本在鐵人三項項目中還是處在亞洲的頂端位置,實力超群。
1.2鐵人三項在國內的發展
1990年中國鐵人三項運動協會正式加入中國奧委會和國際鐵人三項聯盟。在2005年第十屆全運會上鐵人三項比賽正式成為全運會比賽項目。經過多年的發展于進步我國鐵人三項在國際重大比賽中取得了較為優異的成績,但中發現這些優秀的鐵三運動員基本上全部為八一或者成都軍區,并在部隊或軍隊產生最好成績。這是由于90年代初,最早的國家隊運動員是從業余愛好者中選拔出來的。因鐵人三項不是全運會比賽項目,國內各省市沒有設立鐵人三項專業隊,2000年以前只有解放軍八一軍體大隊為參加世界軍體運動會而組建了一支專業運動隊,但參加訓練的運動員數量少、基礎差,成績上沒有突破性的提高。隨著鐵人三項逐步被列為全運會比賽項目,從2001年起已有成都軍區、江蘇、上海、甘肅、山東等省市陸續組建了鐵人三項專業隊,大大增強了我們實現“奧運爭光計劃”的后備人才力量。
2.項目特征
2.1外在特征
鐵人三項這個項目更適合于成人,目前世界和國內優秀運動員年齡普遍偏大。而國內運動員水平與國際平均年齡相比稍小。王虹霓在取得2004年雅典奧運會第40名和2006年多哈亞運會冠軍時是她運動生涯的頂峰,他的年齡為21-23歲,邢琳在取得2006年鐵人三項世界杯多哈站第六名、國際軍體鐵人三項錦標賽冠軍和2008年北京奧運會第40名時年齡為27-29歲,張一職業巔峰年齡為21-26歲,白發全為25-27歲。由此可見他們職業巔峰年齡相比田徑游泳等項目偏大、成才年限久等特點。國內鐵人三項運動員基本上都是從專業游泳運動員專項到鐵人三項,如張一、宋瓊瑤,前者原為四川省游泳隊在役運動員,后者原為河北省游泳隊在以運動員。
2.2內在特征
鐵人三項各個子項目結合方面,項目固定轉換順序是游泳—自行車—跑步。在鐵人三項比賽中,游泳項目的速度越快轉換自行車項目時越有時間上的優勢,而在自行車階段即將結束轉換跑步項目時,運動員必須減速以保證跑步推行進入跑步階段比賽,但自行車速度的提高在一定程度上對減輕后續比賽跑步的壓力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有利于運動員的發揮。由此可見,各個項目的組合是一套整體,不能忽視任何子項項目的能力和影響。
從供能特點來看,人體在運動時有三個能量供應系統,即ATP-CP磷酸原供能系統、糖酵解供系統系和有氧供能系統,其中ATP-CP磷酸原供能系統、糖酵解供系統系是無氧供能系統。每一種能量供能系統作用于練習的不同階段以及在運動的不同階段起作用的時間。三個能量供應系統雖然起始時間不同,通過不同的比例共同作用于不同的運動階段,從各個子項項目特征和持續時間來看,三個子項都列屬于有氧功能系統為主的體能主導性項目。
3.賽場和規則對運動員的影響
根據規則,我們可以發現,游泳作為第一子項,作用十分重要,在游泳項目中落后的運動員,在第二子項自行車中很有可能被“套圈”,遭遇淘汰危機。
在公開水域的環境中,水質的好壞、水域流速的快慢,水面波浪的大小,水溫的高低等不可控因素很容易導致運動員動作變形,運動狀態下降,甚至無法完成比賽。這就需要教練員在根據不同的賽場環境有針對性的進行訓練。
在自行車賽道上,彎道、坡度的數量、大小以及自然環境,例如風速的大小,都會影響到運動員最后的成績。遇到彎道數量較多的賽場,教練員在賽前訓練中應加強運動員彎道各種單個基本技術、組合技術以及團隊配合的基礎訓練,加大自行車彎道技術在整個技、戰術訓練中的權重。
在國內比賽中,由于國內選手游泳項目水平較國際水平偏低,一些老運動員如邢琳,王虹霓,在進行鐵人三項訓練前為自行車運動員和現代五項運動員,這些老運動員的選材和新一代的運動員不同,不是從游泳專項中選拔,而是從其他專項中選拔而出,這也就意味著老一代運動員游泳水平相對較低而其他項目則比年輕運動員更具有優勢,在游泳比賽階段老運動員只要不被拉開在其他項目上就占據了更大的優勢,所以在國內比賽中,前三名大部分被老運動員所包攬,一些國際賽事參賽名額是由國內比賽成績所決定。而這些老運動員在參加國際比賽中由于與國外運動員游泳實力差距很大,在此階段必須拼盡全力完成,在轉換自行車比賽階段時,體力已經嚴重不足,優勢無法顯現出來,所以大部分老運動員在自行車比賽中往往會被套圈罰出。而年輕的運動員則很少獲得國際比賽的機會,經驗不足。在以后的比賽中應多考慮增加年輕運動員出國比賽的機會。為我國鐵人三項項目的可持續發展作出長久的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