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浙江義烏市疾控中心證實,該巿一名91歲婆婆確診感染愛滋病病毒,為市內暫時最年長的愛滋病病毒感染者。受感染的婆婆透露,近年曾與兩、三名年逾60歲的老翁發生性關系。本該頤養天年卻“濫交”,很多網友認為婆婆為老不尊、老不正經。其實,事件的焦點不應放在婆婆疑與老翁性交而受感染,而是社會長期忽視老人性問題。其實“性福”并非年輕人的專利,老年人也有性需求。
據了解,幾乎所有的性醫學著作都肯定了老年人的性需求和性能力。絕大部分老年人的性生活可以持續到70歲以上,其中有將近一半的人可以保持到80歲左右,有的到了90歲高齡仍有性要求,甚至不弱于年輕人。但在中國傳統觀念里,老年人應與性絕緣,一把年齡還想“性福”就是老不羞。
如果說“老年無性”這種認識上的局限給人們內心筑上了一道無形之坎,中國老年人正常性需求難以滿足還有嚴峻的現實難題——獨居老人隊伍越來越龐大。
截至2014年底,中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經達到2.12億,根據國家衛計委公布的《中國家庭發展報告2015》,獨居老人占老年人總數的近10%。在單獨居住的老人中,有的是老伴去世,有的是終身未婚,有的是離異。他們也有自己的生理需求,渴望過正常的性生活,但有的受經濟條件所限,無錢結婚或再娶;有的雖然具備相應的經濟條件,但抵制不住子女的反對,中國絕大多數的子女都忌諱父(母)親與第三者結成“半路夫妻”。還有一些老人雖然有配偶,卻被子女以帶孩子、照顧小家庭“強行”分開,平時很少有機會在一起,難以過正常的夫妻生活。在農村,老人分居現象極為普遍。如此一來,中國老年人合理的性需求常得不到滿足,基本與性絕緣。
如今,老年人的性問題,不僅是個人生理問題,更是社會問題。去年5月,溫州蒼南警方搗毀一處設在養豬場里的賣淫窩點,嫖娼人員里年齡最大的75歲。到又臟又臭的豬圈“買春”,其性需求的迫切無需贅言。需要重視的是,老年人收入較低,一般選擇低端“服務”,加之其對“性安全”關注較少,從而增加了染病風險。在正常的生理需要得不到滿足時,一些老人還會鋌而走險,把罪惡之手伸向認知能力和反抗能力相對較差的未成年人或弱智女性。
老年人對異性的渴望,不僅僅是性方面的要求,更是希望能得到與異性交流溝通互相依靠的機會。全社會都應該理解支持老年人正常的生理、心理需求,同時應設立專門機構對老年人這樣的心理進行疏導。(騰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