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4日,德國媒體報道說:“美中雙方在繼續進行軍事試探,在南海發生的貓捉老鼠軍事游戲,目前還沒有停止的跡象。這是兩國對對方軍事能力的試探,盡管目前沒有真正沖突的風險,但一個意外就可能導致沖突爆發。”
5月26日,由國務院新聞辦公室發表《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以及中國軍方人士回答中外記者提問受到各方關切。當下,無論國外軍事機構,還是國內軍事專家,都關切和研究中國和美國在南海問題上的戰略底線。對于似乎“一觸即發”的南海局勢,中國秉持何種軍事戰略?如果研讀《中國的軍事戰略》白皮書不難找到答案。
中國已經保持了最大克制
《中國的軍事戰略》在前言作了開宗明義的回答:“當今世界正面臨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當代中國正處于改革發展的關鍵階段。中國人民在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奮斗中,希望同世界各國一道共護和平、共謀發展、共享繁榮。”
緊接著,《中國的軍事戰略》指出:“中國同世界的命運緊密相連、息息相關,世界繁榮穩定是中國的機遇,中國和平發展也是世界的機遇。中國將始終不渝走和平發展道路,奉行獨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和防御性國防政策,反對各種形式的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中國軍隊始終是維護世界和平的堅定力量。”可以說,這是《中國的軍事戰略》的總攬。
對地區和世界和平面臨的威脅,《中國的軍事戰略》毫不隱晦,文中指出,隨著世界經濟和戰略重心加速向亞太地區轉移,美國持續推進亞太“再平衡”戰略,強化其地區軍事存在和軍事同盟體系。日本積極謀求擺脫戰后體制,大幅調整軍事安全政策,國家發展走向引起地區國家高度關注。個別海上鄰國在涉及中國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問題上采取挑釁性舉動,在非法“占據”的中方島礁上加強軍事存在。一些域外國家也極力插手南海事務,個別國家對華保持高頻度海空抵近偵察,海上方向維權斗爭將長期存在。一些陸地領土爭端也依然存在。朝鮮半島和東北亞地區局勢存在諸多不穩定和不確定因素。地區恐怖主義、分裂主義、極端主義活動猖獗,也對中國周邊安全穩定帶來不利影響。
《中國的軍事戰略》有關“預防危機、遏制戰爭、打贏戰爭”和“保持維權維穩平衡,統籌維權和維穩兩個大局,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維護周邊安全穩定”的論述,可以說是中國軍方處理有關危機的指導思想,而“立足應對最復雜最困難情況,堅持底線思維,扎實做好各項準備工作,確保妥善應對、措置裕如”的論述,可以說是中國軍方處理有關危機剛柔相濟的具體手段。
中國維護國家領土主權和海洋權益的意志堅定,一貫倡導以協商談判的方式解決爭端,保持了最大克制,目的是避免海上安全態勢出現嚴重惡化。“中國尊重其他國家的權利,其他國家也要尊重中國的權利。”學者溫冰如是說。
白皮書發布恰逢南海敏感期
任何國家的軍事戰略制定與發表,均需要對國際局勢全面認知,需要對安全威脅正確判斷,需要對國家實力和軍事實力如實分析,需要經過反復的衡量和研討,一定不是急就之章。中國當然也不例外。從這點上說,《中國的軍事戰略》并非為了回答當前的南海熱點問題,而是出于對未來長時期的考量。
當前中國南海局勢處于“敏感時刻”。美國媒體報道稱,克里會見中國外長王毅時,敦促中國采取行動,與各方一起幫助緩解緊張局勢,增加通過外交方式解決問題的希望。中國媒體報道稱,王毅在與克里舉行的聯合記者會上,堅定表明確了中方立場:“中方維護自身主權、領土完整的意志堅如磐石,不容置疑。”
更有國外媒體對中美兩國的上述表態火上澆油,有報道稱,澳大利亞戰略政策研究所專家本·施里爾說:“(中美雙方的)對話結果并不令人驚訝。由于賭注太大,任何一方都不可能讓步。美國押上的是威望和地區領導地位,中國押上的則是國內聲望。”
西方不少媒體認為,當前南海戰事已達一觸即發程度。
正是在這樣巧合的國際背景下,醞釀已久和深思熟慮的《中國的軍事戰略》發表,巧遇南海“敏感時刻”,無意增加了自身的全球影響力。
美在南海的“軍事試探”并不明智
在美國國會中,有人宣稱不承認中國在南海的島礁領土主權,有人叫囂必須派軍機進入中國在南海島礁領空領海。但美國也有清醒戰略家向政府發出警告。美國凱托學會高級研究員特德·蓋倫·卡彭特建議說:“美國不應該更深地卷入南中國海爭端,而應該后退一步。向北京明確表示華盛頓絕不支持把80%的南海變成中國領海是一回事,暗中支持其對手并成為潛在紛爭的軍事參與者是另一回事……已經做了前者的美國,如今似乎正準備貫徹后者。這樣的行為方式很可能會使原本危險的安全環境繼續惡化……導致美國與中國有可能發生直接軍事對抗。這樣的結果對雙方都沒有好處。”
針對未來在南海可能發生的中美摩擦,英國媒體未像過去那樣看好美國。前不久,英國路透社的一篇分析文章說:“美國用強并不一定能奏效,在該區域內美國并沒有足夠的軍事資源,鄰近區域唯一在巡邏范圍之內的軍艦是‘沃斯堡號瀕海戰斗艦,另外,最近的資源就是駐扎在日本的第七艦隊,但抵達這里就要經過中國反介入區域封鎖能力覆蓋的領域,再遠的艦船就更不方便了,一場軍事對抗勝算不大。”
對于這場危機前景人們普遍擔憂。5月24日,“德國全球新聞網”的報道說:“美中雙方在繼續進行軍事試探,在南海發生的貓捉老鼠軍事游戲,目前還沒有停止的跡象。這是兩國對對方軍事能力的試探,盡管目前沒有真正沖突的風險,但一個意外就可能導致沖突爆發。”
如果美國軍機再次出現在爭議地區上空,會出現什么嚴重后果?國際媒體有自己的判斷。俄羅斯《生意人報》的一篇報道稱,美軍反潛偵察機抵近中方南沙島礁海域偵察,遭中方8次喊話驅離。下一次中國將不會那么“客氣”。報道引述俄戰略與技術分析中心高級研究員卡申的話稱,美軍的舉動不僅不明智,而且相當危險。
(《國際先驅導報》2015.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