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訪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信訪工作職責邊界不清楚的結果是,信訪部門管了許多不該管的事項,而職能部門的相關法定職責得不到充分履行,群眾合理訴求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
“群眾跑來跑去、領導批來批去、部門轉來轉去”……長期以來,信訪事項在部門之間“空轉”、辦事效率低下的現象被信訪群眾稱為“最后一公里之堵”。如今,這一局面有望在一系列改革“組合拳”下得到扭轉。
“小馬拉大車”的信訪之困
今年5月29日至30日,來自全國31個省區市和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的信訪部門及中央相關單位的百余名負責人,在北京就推進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工作召開會議并進行現場調研。
在會上,國家信訪局副局長張恩璽形象地將現在的信訪工作局面比作“小馬拉大車”:“信訪是個筐,什么都往里裝。”他深有感觸地說,信訪工作職責邊界不清楚、受理范圍不明晰的問題一直比較突出,不少本應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途徑解決的問題大量進入信訪渠道,導致信訪部門管了許多不該管、也管不好的事項;而職能部門的相關法定職責得不到充分履行,群眾合理訴求得不到及時有效解決,產生了許多新的矛盾。
經過大量前期調研,國家信訪局會同國務院法制辦等部門于去年8月制定了相關指導性意見,明確了申訴求決、揭發控告、信息公開三類問題的法定途徑及法律依據,并于今年1月和3月分別確定了民政部、衛生計生委、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等二批共9家單位開展試點。
“法無授權不可為、法定職責必須為,這是信訪工作必須遵循的原則。”張恩璽說。
清單讓投訴請求走得通
據了解,推進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是將信訪納入法治化軌道的舉措之一,其依據是《信訪條例》。《信訪條例》第十四條第二款規定,對依法應當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解決的投訴請求,信訪人應當依照有關法律、法規規定的程序向有關機關提出。實踐中并非如此。據了解,由于沒有專門的細化規定予以明確區分,一些群眾又存在“信訪不信法”的觀念,不少本應通過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途徑解決的問題最終大量進入信訪渠道。
梳理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是推進這項工作的第一步,其目的是厘清信訪與訴訟、仲裁、行政復議等法定途徑的受理范圍。今年1月,國家信訪局會同國務院法制辦研究形成了《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的主要法定途徑及相關法律依據》作為制定清單的參考材料。
國家信訪局的相關人員表示,拿這個清單與政府部門的權力清單、責任清單等對應起來,也很容易實現責任倒查機制,也就能非常清楚地進行事后問責。
信訪辦成解決問題的“終點站”
誰家孩子誰抱走,信訪筐里的東西都領走了,那信訪部門做什么?在推進會現場,地方信訪干部有這樣的疑問。
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主動回應說,要分類,信訪部門自己要先弄清楚,應該怎么分類,如何導入相關責任部門,如何指導,如何跟蹤辦理情況,這些都需要信訪部門承擔更多的責任。
另外,歷史遺留問題、政策調整后的新問題、沒有明確法律法規規定難以確定法定途徑的問題,這些找不到源頭的地方,需要信訪部門兜底。
涉及地區、部門較多的疑難復雜問題,信訪部門也要進行協調,同時監督有關地方和部門保證信訪投訴能夠得到及時就地解決。
據介紹,北京西城區衛生局在信訪入口環節整合了北京市信訪綜合系統、局長信箱、12320公共衛生熱線等渠道,依照信訪事項、行政投訴、醫療糾紛三條途徑分類處理,大大提高了初信、初訪的辦理效率;在辦理環節讓訴求“對號入座”,不在“退回”、“移轉”等環節浪費時間;在化解積案方面,按照行政投訴、醫療糾紛和信訪事項等類別,明確責任科室牽頭負責并協同局內設科室或協調相關委辦局共同研究解決。
據了解,北京東城人保局信訪辦會同信訪投訴請求較多的勞動保障監察、勞動人事爭議仲裁、社保中心稽核等部門,組成聯合體在信訪接待大廳共同辦公,前兩個窗口負責咨詢引導,后三個窗口分別負責社保稽核、勞動監察和勞動仲裁事宜,讓信訪人和職能部門“面對面”。東城區人保局的負責人表示,實行分類處理之后,信訪投訴請求受理的精準度明顯提高了,信訪辦不再是信訪人和職能部門的“傳聲筒”,而是解決問題的“終點站”。
信訪工作將“回歸本位”
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只是國家信訪局最新打出的“改革組合拳”之一。從實行訴訟與信訪分離制度,到引導信訪人依法逐級走訪,再到強調首辦責任制,一個法治化信訪改革路線圖已經浮出水面。
張恩璽稱,為了厘清信訪部門與職能部門的職責邊界,從去年起,國家信訪局會同國務院法制辦和相關部委,對各職能部門的權力清單進行全面梳理,明確了各類信訪事項的法定處理途徑和法律依據。截至目前,37家中央部委中,除試點范圍內的9家單位已出臺或基本形成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清單外,工信部、水利部、文化部、安監總局、林業局、證監會、民航局、郵政局等8家單位已經形成了清單;銀監會已經起草了相關文件,正在征求意見過程中。
“通過法定途徑分類處理信訪投訴請求,厘清信訪與其他途徑之間的邊界,順應了全面依法治國的大勢所趨,是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解決信訪問題的重要舉措,可謂勢在必行。”國務院副秘書長、國家信訪局局長舒曉琴表示,信訪工作將進一步回歸本位,保障合理合法訴求依照法律規定和程序就能得到合理合法的結果。
國家信訪局相關人員介紹說,有了清單分類改革以后,可能是業務部門站在“前臺”直面百姓,直接解決問題。(新華網 2015.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