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和
由于西方制裁、油價暴跌,俄羅斯作為石油出口大國經濟嚴重受損,自2009年以來首次陷入衰退。盧布兌美元暴貶50%,頻頻刷新歷史新低。盧布崩盤暴跌,本質上是一場赤裸裸的現代貨幣戰爭,這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展開的對俄羅斯盧布的絞殺行動。
從過程上看,對盧布絞殺主要分如下四步:
一是推翻烏克蘭親俄政權。
美國通過資助烏克蘭反對派推翻親俄的亞努科維奇政權,推動烏克蘭加入歐盟和北約,來分化和惡化歐俄關系。這一行動,目的有四:一是推動歐、俄尖銳對立,延緩歐亞大陸一體化進程;二是通過惡化歐、俄關系,推動新冷戰形成;三是迫使俄羅斯不得已自救;四是在經濟上擊垮俄羅斯。
俄羅斯有普京,自然不會讓事情發展至此。所以,俄羅斯支持烏克蘭東部民間武裝對抗烏克蘭親西方政府,同時推動克里米亞獨立,加入了俄羅斯,在保住對黑海控制權的情況下,還能利用克里米亞威懾歐洲,找到地緣反擊點。
客觀上,在2014年的對壘中,俄羅斯損失不小,但歐洲損失也不小,損失最大的是烏克蘭。總體而言,俄羅斯的損失從得到的克里米亞的領土中彌補了回來。在這次對抗中,俄羅斯的反擊是無奈的反擊。
二是一系列制裁和封鎖。
借助烏克蘭的局勢,美國挾持歐盟對俄羅斯展開了一輪輪的經濟制裁、金融封鎖。結果,俄羅斯的經濟壓力越來越大,不但難以再從西方市場獲得資金,反而不斷有西方資本從俄羅斯撤離,導致盧布不斷貶值,股市不斷下跌,經濟增長停滯。
三是打壓油價。
打擊俄羅斯經濟就是打擊原油價格。由于蘇聯解體已嚴重破壞了整個國家原來的經濟體系,俄羅斯的經濟因此結構非常單一。2013年,俄羅斯財政收入的52%來自油氣出口,其油氣出口占出口收入總額的68%。這就意味著,其社會福利、軍費等各種財政開支,一多半都來自能源出口。俄羅斯2014年的財政預算是假定原油價格在每桶80美元以上,現在只有50美元左右,可見其壓力多大。
四是油窮“幣”現。
美國資本在做空油價時,順勢做空盧布,并不斷加壓。如今,在巨大的做空壓力下,國際油價越跌越快。與此同時,做空盧布的力量也在不斷增加。于是,俄羅斯盧布和股市崩盤。
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這是一場西方由國家層面到資本層面,各方利益針對俄羅斯的一場經濟絞殺,是一場赤裸裸的貨幣戰爭。
貨幣戰是美國最拿手的,在這個世界上,幾乎所有像樣的經濟體都經歷過。上世紀80年代針對蘇聯,90年代初針對日本,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針對東南亞國家和我國香港、臺灣,1998年針對即將“出生”的歐元……如今,這把刀子對準俄羅斯猛捅。
事實上,美國針對中國的貨幣戰也早已布局。2000年后逼人民幣升值就是貨幣戰的開始,如今聯合西方絞殺俄羅斯盧布是針對人民幣的預演。
另外有一個很有趣的現象值得我們注意:面對盧布和股市的崩潰,俄羅斯的社會很平靜,反倒是美國到現在依然有大規模的示威。與此同時,我們看到俄羅斯高層對現在的情況表現得也足夠淡定。這些情況表明,未來將會有大戲可看。
(摘自黨建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