府府
出國前,心想北美國家環(huán)境好,一定是因為人家重視節(jié)能環(huán)保的結果。但在那些國家呆久了才發(fā)現(xiàn),它們根本沒有把節(jié)能環(huán)保當回事。
我在一家IT公司上班。一位名叫夸克的同事,長得金發(fā)碧眼,儀表不凡,是耶魯大學畢業(yè)的碩士。辦公室墻角擺放有飲水機,夸克很喜歡喝水,每次喝完一杯水,就會隨手把一次性紙杯扔進紙簍里,從不重復使用。我仔細看過紙杯,質量非常好,連續(xù)用一個月都不會壞,可是,夸克卻只用一次就扔掉。他日復一日地喝水、扔杯子,平均每天都要扔掉八個以上的杯子。
奇怪的是,同一個辦公室里的其他12個同事,也是只喝一次水就扔掉紙杯,只是沒有夸克喝得那么多。
在加拿大和美國,所有公共場所的洗手間都有免費使用的紙巾和衛(wèi)生紙。在衛(wèi)生間時,我常常聽到隔間的老外從卷筒上往下拽紙,紙筒會響很長時間。我估算了一下,用這么長的時間從紙筒上拽下來的紙,至少會有五米長!洗完手后,大多數(shù)人不使用烘手機,而是使用紙巾。
到了北美,最明顯的感覺就是家里的生活垃圾多了許多,這個要到超市里找原因。北美超市幾乎所有的商品都進行了過度包裝,很多冷凍食品,不僅用塑料袋包好,而且外面還要再加上一個大的紙盒子,青菜、鮮肉、鮮魚,一律用泡沫盒子再包上幾層保鮮膜。連商店里賣的盆花,也多此一舉地包上了三四層彩紙。如果你到花店買盆花,臨走時工作人員也會用一個巨大的硬紙板將盆花包起來。
這些過度的包裝,帶回家里,只能當垃圾扔掉。
到北美,你的東西壞了,不能修,只能扔掉。剛來加拿大時,別人送給我一盞臺燈,很不錯。用了一段時間,開關不太好使了,我便想修一修,結果拆不開,沒法維修,只好扔掉。
那時,我以為這只是個別現(xiàn)象。可是,我漸漸發(fā)現(xiàn),在加拿大,電飯鍋壞了,不能修;冰箱有毛病了,不能修,因為修比買新的還貴。
可能有人要問:“汽車出毛病了,也扔掉?”汽車進維修部去修。可是,進了維修部,你會發(fā)現(xiàn),維修工人能干的事只有兩件:第一,查找哪里出了毛病;第二,換個新的零部件。在北美,絕對沒有任何一個汽車維修工人真的去幫你維修汽車,他們能干的只是把出了毛病的零部件換掉而已。
來加拿大之前,聽說這里的針織品都是從中國進口的,所以,我去之前,準備多帶幾件毛衣毛褲,但加拿大的朋友打電話告訴我:“毛衣毛褲千萬別帶,用不上!”
我很奇怪,加拿大不是很冷嗎,為什么毛衣毛褲卻用不上?來加拿大的第一個冬天,我才發(fā)現(xiàn),朋友的勸告是正確的,毛衣毛褲真的用不上。
這里的地鐵、公交車、商店、辦公樓、地下通道……只要不是室外,全部用電暖氣燒得熱烘烘的,人們在外面穿著厚厚的外套,進室內后,必須馬上脫下來,否則就會出汗。所以,在許多公共場所,你會看到人們大多手里提著自己的外套,身上只穿一件襯衣。如果你穿毛衣,脫下來就很不方便了。
(摘自《莫愁·天下男人》2014年第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