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佳靚
摘 要: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移動電話和其他高科技工業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要素,現在它不再僅僅是可以撥打電話、發送文字信息的“工具”,而是逐步發展成為人們生活中的“生活終端”,它可以幫助人們解決很多的問題,但也正因為手機與人的“附著”程度越來越高,它不再僅僅是為了滿足物質方面的消費功能和實用價值存在,產品開始朝著多樣化、個性化以及人性化的趨勢發展。追求使其相結合的造型、色彩、材質,并賦予產品更豐富的表情和意義,并能滿足多元信息渠道下的消費者們多層次的需求,使得人、機、環境的和諧共存,成為了現在研究產品語義學的現實意義所在。
關鍵詞:語義;手機設計;造型;色彩;質感
引言
科學技術飛速發展的今天移動電話和其他高科技工業產品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必備要素,現今中國的手機用戶數量已突破十億,如此龐大的“蛋糕”成為了眾多手機商家的必爭之地。不過在這種類繁多的手機中,消費者何從選擇?這已經成為了很多人購買手機感到困惑的問題?,F在它不再僅僅是可以撥打電話、發送文字信息的“工具”,而是逐步發展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生活終端”,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但也正因為手機與人的“附著”程度越來越高,因此也為手機的發展開辟了新的趨勢,很多手機廠商都開始另辟可以展現自身品牌的鮮明特色,包括整合新技術,絢爛的手機外觀以及獨特的個性,這些都成為一個現代化的移動電話設計的發展趨勢。
1 移動手機設計與產品語義學
人們日常生活中出行現在必備的一類產品莫過于移動手機了,現在它不再僅僅是可以撥打電話、發送文字信息的“工具”,而是逐步發展成為我們生活中的“生活終端”,它可以幫助我們解決很多的問題,但也正因為手機與人的“附著”程度越來越高,它與人的關系變得十分緊密。在這種緊密關系的影響下,優秀的手機設計尤顯重要。作為構成人們異彩紛呈生活中必不可少的附屬品,產品本身的語意傳達就扮演著銜接人與環境的重要角色。在現代設計中,語義,只有更加善于發揮挖掘語義學在設計里占據的重要作用,才能有更廣闊的設計空間。和語言一樣,產品普遍具有的特征符號性是用來交流,溝通和傳達意義的作用。產品語義學設計通過使用方法的語言符號和思考設計,基于符號設計學的基本理論解釋意義、表達、語境和修辭等概念,通過符號的相關性和修辭手段在語言學中開展發散思維和聯想,來獲得產品概念和傳達設計意義的最佳方式。
2 移動手機設計的語義分析
2.1 造型語義
手機的造型是構成手機設計的重要組成部分,造型的目的在于建立一定的產品特征,形成一種產品形象進而表達一種產品意境,使使用者在這樣的意境中產生愉悅、收斂、輕松、緊致、忐忑、激動等不同的心理感受。
移動電話設計指的是外部的造型設計,通常將其劃分為折疊式、直板式、滑蓋式、旋轉式、側滑式這幾類。
手機界面的操作平臺,是實現人機交互,傳達信息的媒介,其涵蓋兩方面:一部分是手機硬件有手機外形,手機材質以及零配件等;另一部分就是手機平臺的軟件界面:包括圖形、文字、界面等因素。
不論是傳統的按鍵式手機還是時下主導市場的智能型觸屏手機,手機操作功能等實現都依賴于手機的軟件界面,即按鍵(虛擬按鍵)和符號組合的合理規劃。
例如,傳統手機上基本都具備的按鍵有:數字菜單、通話、停止、確認、退出、音量及其他功能按鍵。按鍵表面都有按鈕圖標,這些圖標是一個象征性的符號用來傳達給使用者一個特點的語義。在使用者們的一般社會經驗指導以及社會的約定俗成的認知下:
顏色為綠色、圖標為電話的圖形代表的語義是“呼叫”,顏色為紅色、圖標為電話上加斜杠的圖形語義則是“停止通話”。為了準確地傳達出特定的語義,不僅需要對圖標進行抽象形式的設計,也應連接之間的每個圖標從而形成和諧統一的整體。
在產品語義理論指導下的新的設計理念,應是將使用者的真實需求作為產品設計的出發點。從實際操作的用戶的行為和經驗水平來確定人機界面的設計方法以指導設計,這才是有意義的設計:
不只是簡單的產品性能上的最佳,而是人機關系上的最和諧,以使產品更適應用戶的理解和實踐經驗,縮短學習時間,減少操作失誤。
2.2 色彩語義
工業產品造型設計中色彩是一個重要的因素,它在現代產品設計也占據著的重要的價值地位。盡管色彩的感覺來自光對眼睛的物理性刺激,是一種生理反應的過程。色彩在擁有物理、生理屬性的同時還擁有著特點的心理屬性。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上升,消費者不再滿足于一般意義上的溫飽問題,而是將目光轉投對于高生活質量的要求,逐步開始產生了對心理和視覺的精神享受追求。消費者想要購買的不僅只是對有形的物質產品的需求,更是對滿足其社會及精神層面需求的“無形”的產品的訴求,因而,在各類工業產品層出不窮百花齊放,競爭也越來越激烈的今天的設計市場上,如何可以讓消費者在第一眼參照下就能產生強烈視覺沖擊力的色彩的工業設計地位顯得尤為重要。然后消費者的分類十分多樣,相異的文化背景、社會地位、性別、年齡、種族、地域以及職業的影響下,不同類型的消費者們不可避免的將對手機外觀色彩表現出不同的偏好。
例如:奢華手機品牌Vertu打造的18K黃金手機,外殼采用了全金屬的質感與黑、紅、金、咖色的皮革拼接而成,傳遞給了消費者一種強烈的高品質及高檔次的視覺心理感受,這些由不同材質、顏色、工藝結合打造出的產品傳遞給消費者的更多的是一種語境及心理上的暗示,為奢侈的精神訴求找到了物質性產品的有形寄托。
因而在手機的色彩設計上,設計師重點考慮的應是如何使具有特定語義的特定的色彩展現出手機相對應應被消費者聯想或期待到的功能及特色,且應滿足約定俗成下大眾的審美情趣以及對色彩的心理體驗。
2.3 材質語義
產品的材質語義是指工業產品材料性能、質感和肌理的信息傳達①。由于不同的質感及肌理本身就存在著互不相同的情感語義,所以靈活合理地運用不同材質及肌理的組合、碰撞,將會達到不一樣的視覺心理效果,或給人親和感,或給人疏遠感,或者是柔和的,又或者是冷峻的各異的心理感受,加大產品與人之間的互通性、互動性。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材質語義決定了一樣產品設計的最重要的視覺效果及感受。正如作為產品設計中的手機,雖然人們使用操作最重要的部分莫過于手機的按鍵操作功能,但是最先給予人們一定視覺映像及語義暗示的一定是我們最頻繁接觸的手機外殼的材質了。它承托著手機設計的外觀形式,傳達著不同材質下的語義、情感,將這些各具特色、內涵的材質進行有機、創新、合理的結合將為手機外形設計傳遞良好的設計內涵,滿足消費者的深層心理需求。
在手機外殼材質的選擇上,常見的材質有:微弧氧化技術,強化陶瓷工藝,陽極氧化鋁和聚碳酸酯材質等。傳統手機采用優雅的鋼琴烤漆來裝飾,給人一種華麗、高雅、貴重的感覺,凸顯了手機的質感;而采用磨砂噴漆的手機外殼,給人的觀感雖耐用卻不足質感、檔次;鏡面材料的手機外殼則更加絢麗奪目,符合追逐時尚個性的年輕消費者的價值觀。
3 結束語
運用語義學的方法設計出的產品使人直接或間接的體會到到物體在實用功能以外的精神追求與目標,并在一定的情境中展示出其在社會性與文化性上的象征價值。因而,研究設計元素在于語義里所具有的這些特征,對實現產品與使用者在文化和審美精神層次上的交流與溝通有著十分重要的作用。
優秀的產品設計,通過對產品造型、色彩、材質語義的把握,有機的結合從而將產品整體性的語義上升至非物質形態的精神層面,通過使用者的實踐經驗和社會習俗得以傳達,人機交互在此中獲得設計的被肯定被需求以及使用者的潛意識里的深層追求被滿足,那么產品與使用者雙方的情感都以一種象征性的形式得以實現。那么未來的產品設計不將再是產品本身的性能的單一提高,也不是設計者的個人想象與期望,而是普遍社會下的共同認知與實踐經驗,真正以人為本的新設計將會被消費者們更加期待著。
注釋
①百度百科.材質語義.http://baike.baidu.com/view/981837.htm[Z].
參考文獻
[1]陳慎任.設計形態語義學[M].化學工業出版社,2005.
[2]劉永翔.產品設計[M].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9.
[3]楊乃麟.色彩對人們心理感受的作用研究[J].科教文匯,2006.
[4]李彬彬.設計心理學[M].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