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瞳
摘 要:網絡在給高職高專學生的生活、學習帶來了極大便利的同時,學生上網成癮的問題也隨之出現了。本文主要從內因和外因兩個方面分析了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原因,并提出了相應的解決對策。
關鍵詞: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對策
當網絡時代來臨后,很多負面效果也隨之而來。網絡已成為了現代人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響和改變著我們的學習、生活、交往、生產、思維方式以及我們的價值觀念和傳統文化。目前高職高專學生對網絡的依賴已越來越嚴重,對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產生了負面影響,其中最嚴重的,莫過于上網成癮綜合征。為了引導學生走出上網成癮的誤區,我們要認真剖析學生上網成癮的原因,并提出相應的對策。
一、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現象概述
紐約的精神病醫生凡·金伯格于1994年首先提出了“互聯網成癮癥”(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簡稱IAD)的概念,臨床上IDA也稱病理性網絡使用(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簡稱PIU)。美國康涅狄格州心理學家David Geanfield博士和心理學家金伯利·S·揚先后通過問卷和臨床觀察等方式深入研究網絡成癮現象,得出“網癮綜合征”的典型表現是:上網時心潮澎湃,精神興奮, 時間失控,欲罷不能;沉溺于網上聊天或網上互動游戲,無法自拔,并因此忽視與社會的交流、與家人的溝通,甚至形成越來越強烈的上網心理依賴,以致離不開網絡。在當前的高職高專學生群體中,比較突出的問題主要是計算機網絡游戲成癮、網絡交際成癮、網絡色情成癮。它是由于沒有節制地使用互聯網而導致使用者明顯的社會、心理損害的一種現象,具體表現為:高職高專學生對網絡有明顯的心理依賴感,從而會不斷增加上網時間且沒有節制。在互聯網風靡大學校園的今天,網絡成癮已成為嚴重影響高職高專學生正常學習和生活的主要問題。
二、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原因分析
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現象是有多方面原因的,既有學生自身的原因,也有外部環境因素的影響,可以說,是多種內因、外因共同作用、相互影響的結果。
1.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外因分析
(1)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社會原因分析。我國的社會形態正處于轉型階段,經濟成分呈多樣化趨勢,人們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念也呈現出多元化發展,社會上不斷涌現出多種新思想、新現象,同時由于市場經濟本身自有的弱點和消極方面,也引發了享樂主義、拜金主義、利己主義等扭曲的價值觀,對剛剛走出家門的高校學生產生了強烈沖擊。面對復雜的外界條件,部分高職高專學生在思想上、學習上、生活上頓時感到無所適從,往往會選擇逃避這個現實,尋求宣泄的途徑和載體,于是網絡就成為這部分學生最合適的載體,從而加劇了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可能性。
(2)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校園原因分析。由于很多高職高專院校受限于自身辦學條件,缺乏足夠的娛樂設施,學生的課余生活不夠豐富,從而使學生的充沛精力無從施展。部分高職高專學校校園不重視學生課余活動,或者課余活動的實施性、趣味性不強,導致大學生不愿意參加校園文化活動。找不到休閑、娛樂的平臺,也缺乏展示自我的空間和舞臺,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可能選擇在網上消耗,從而引發網絡成癮。
(3)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家庭原因分析。中國傳統家庭教養方式過度干涉、過度保護、懲罰嚴厲、拒絕否認等因素,也是造成大學生上網成癮的重要原因。在家庭的懲罰嚴厲和拒絕否認行為的交互效應下,孩子上網成癮的可能性更大了。原因是:有的父母過于嚴厲、過多懲罰地管教子女,常常拒絕和否認子女的要求、建議,這樣的家庭環境極易造成孩子自卑、膽怯的性格。
2.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內因分析
(1)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動機分析。匿名交往、互動游戲、娛樂放松、虛擬社區、消磨時間等是網絡成癮者使用網絡的主要動機。黃少華等人長期從事文化社會研究和青少年上網行為研究,他認為,使用網絡的動機是網絡交往心理產生的基礎和起點,而人的心理需要是網絡交往動機產生的主要內因,網絡人際交往主要與人追求安全的需要、歸屬與愛的需要、尊重的需要以及自我實現的需要密切相關,這構成了網絡人際交往形成的主要社會心理基礎。
(2)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人格因素分析。根據非網絡成癮者和網絡成癮者的差別對比,比較非網絡成癮者與網絡成癮者的個性特點,發現,非網絡成癮者的穩定性、樂群性和自律性得分明顯偏高,而幻想性、敢為性和憂慮性得分明顯偏低。其中幻想性、敢為性兩個因素,非成癮者和成癮者的差異非常顯著。穩定性、樂群性、自律性和憂慮性差異顯著。
(3)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意志因素分析。造成大學生上網成癮的最為顯著的因素是意志因素。高職高專學生正處在人生的一個重要過渡期,他們的生理趨向成熟,但是心理成長卻還是處在不斷變化中。現在的大學生很多是獨生子女,自小對父母的依賴較重,自主自控力得不到很好的鍛煉,往往會經不住誘惑,這是當代大學生普遍存在的一種心理狀態。而網絡中有大量讓他們感興趣的信息,能夠滿足他們強烈的獵奇心,讓他們在網絡的虛擬世界中沉迷,成為他們排解現實生活中種種壓力的一種方式。
三、解決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對策
1.政府部門要加強網絡的法制化管理
首先,政府毫無疑問要承擔和保證網絡安全、健康的這一重任。解決這個問題的關鍵在于建立一套健全的網絡法規機制,從政策層面上建立對網絡的有效約束機制,為網絡成癮大學生的救助及治療提供強有力的支援和保障才是對癥下藥的良方。政府職能部門要對各種網吧進行嚴密的監管,限制網吧的營業時間,對不法經營的要堅決予以打擊。對網絡犯罪、利用網絡作為聊天工具實施犯罪的、非法建立色情網站傳播不良信息的人予以打擊,建立信息管理的常規機構和專業人才隊伍,對計算機信息網絡資源進行控制和法制化管理。
2.高職高專院校要為學生營造良好的成才環境
學校可以為學生提供豐富的課余和假期生活,從而減少學生對網絡游戲的沉迷。除了正常的教學活動以外,學校還要為學生創造條件,給學生提供平臺,開展各式課外活動,包括科技活動、文體活動和社會實踐活動等。實踐表明,參加學校的各類集體活動,可以有效地轉移大學生對網絡的專注,在他們參加活動的時候也獲得身心的愉快。學校還可以豐富自己的校園網主頁,使學生能夠通過校園網接觸到有益的知識來建立網絡課程,使學生能夠進行課后復習,減少接觸網絡游戲的機會,減低對網絡游戲的興趣。
3.加強高職高專學生心理健康教育
從網絡成癮的形成機制來講,網絡沉溺者的自我覺悟和自我節制其實是解決問題的根本途徑。現在許多大學和一些網站已開設了心理知識、心理咨詢、心理測試等項目,各大中城市相繼建立了戒除網絡成癮的幫助組織,并已收到了好的效果。學校要加強對學生的人際關系的教育和引導,通過開展活動創造人際交流的機會,鼓勵學生擴大人際交往范圍。并且要開展青春健康教育課程,消除大學生對性的神秘感和苦悶,讓他們對性有正確的認識,以消除他們對黃色網站的獵奇心理,從而降低網絡成癮的可能性。學校要加強大學生網絡心理素質教育,促使大學生具備良好的網絡自我意識、網絡人格、網絡能力、網絡道德和網絡心理等心理品質。此外,對于已經存在網絡心理障礙的大學生進行及時的診斷和疏導是非常有必要的,對此學校還應當建立有效的心理干預機制。
參考文獻:
[1]韓義民,曾 姝.高職高專學生上網成癮的心理障礙與解決對策[J].邢臺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0(04):28—30.
[2]畢 巖,張琳娜.淺談大學生上網成癮的成因及對策[J].滄桑,2010(12):67—68.
(作者單位:廣東農工商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