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丹
9個萌娃,兩個月少林修習生活,10月9日于河南衛視首播少兒體驗真人秀《少林英雄》。
“《少林英雄》的脈絡和故事線很清晰,13期節目共設兩條線,一條線講述萌娃學習少林功夫的過程,這是明線;另一條暗線則展現孩子在封閉的少林寺環境中內心成長,自我改造的過程,”《少林英雄》制片人秦峰表示。
少林世界 萌娃變形
第一期節目中,在孩子們進入少林寺之前,首先迎接他們的是一位布衣僧人,手持掃帚而立,未待孩子們定神,僧人凌厲出擊,用手中掃帚進行了一場武術表演。
少林寺,武僧,功夫這些影視作品中的題材和元素也出現在真人秀中。秦峰介紹,《少林英雄》將鏡頭對準每天早上8點前,下午6點后的少林寺,展現游人散去之后,少林僧人的修行生活。
進入少林寺之后,孩子們被節目組收走所有零食和玩具,在哭鬧中完成剃度,在兩個月修行期間,他們和僧人們同吃同住,恪守少林規矩,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和少林功夫。影視劇演員于榮光和倪虹潔擔任孩子們的代職父母,一同修習,負責孩子們的日常生活和學習。另外,延竤等少林高僧將擔任萌娃的教習師傅,教授少林功夫,清規戒律以及一些國學課程。
“我們為孩子置換了空間,創造了另外一個世界,在少林寺內,沒有父母,沒有他們日常熟悉的事物,有的只是師父,師兄弟,在這個全新架構的世界中,孩子的人際關系發生變化,行為準則也隨之改變,每天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秦峰說。
9個萌娃由節目組從全國各地選拔而來,小至4歲,最大的也僅9歲。孩子們有的來自農村、有的來自城市,有混血兒也有海外華僑。
“9個孩子無論是地域、生活環境以及性格都差異巨大,我們希望通過這些不同類型的孩子盡可能反映出當下中國兒童的整體特點,”如來自日本的沄沄年僅4歲,乖巧可愛;東北的小王子表演欲極強,在同父親分別時,一邊痛哭一邊跟爸爸說要為其獻歌一曲。9個孩子性格迥異,萌點十足。這些大部分生活優越的孩子,在兩個月當中需巡寺,打坐、自理生活內務。
“孩子們天真可愛,但他們身上也體現出當下獨生子女的諸多問題,以自我為中心,缺乏生活自理能力等,少林寺修行生活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中國傳統教育方式,在少林寺這樣一個封閉環境中,我們希望能夠觀察和記錄下傳統教育帶給孩子們的轉變,”秦峰表示,節目主旨是希望通過孩子在少林寺的修行蛻變過程,為當下兒童教育提供一個參考。
多元化團隊
在最后一天的拍攝中,9個孩子在山門前一字排開,他們面前是近百位拍攝人員,拍攝場地之外,若干工作人員對現場進行疏導,防止游客進入鏡頭,拍攝之前,節目組導演跟孩子們一遍遍重復當天所要拍攝的內容,以及他們要完成的任務。
“拍攝此類題材,一定要預留出充分的時間,孩子不可控,只能多一些耐心,投入更多成本。”秦峰介紹,節目組為每個孩子和喜賓都配備了1位選手管理人員、1位導演,兩位攝影師及1位收音師,導演團隊將近30人,攝影團隊60余人,加之道具組、燈光組,《少林英雄》開工時準備的盒飯不小于200份。
秦峰介紹,此次拍攝的核心團隊是河南衛視拍攝人員,同時也吸收了部分社會制作力量。在節目籌備期間,韓國團隊給予節目組一定的建議和意見。“《少林英雄》策劃團隊聘用職業編劇,構思節目的整體走向,包括預想孩子們將會發生哪些變化,甚至怎樣的壓力才能達到這種變化,孩子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孩子與僧人之間可能產生的矛盾等等。節目組準備了多套預案,編劇全程跟隨拍攝并根據現場及時調整腳本。導演組也全程參與腳本與預案的討論,共同構思有利于導演的具體執行。此外,節目組還配置專門導演來設計整體鏡頭表現,如何時俯拍,何時仰拍,何時航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