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軒
媒體報道,由于公務員辭職意愿增加,一些企業甚至開始托獵頭尋找離職公務員。為何離職公務員受到如此青睞?從媒體報道來看,對離職公務員產生濃厚興趣的更多是與政策關聯性更強、受政策影響更大的房地產、金融及互聯網等企業,更多看重的也是他們的“權力余熱”。由此,這場“圍墻”外的“權力爭搶戰”讓人不得不有所警惕。
市場有所“需求”便有所“供給”,企業覬覦離職公務員的“權力余熱”,離職公務員眼紅企業的“鮑魚美酒”,二者“情投意合”,發生“不正當關系”也是在所難免。但久而久之,不僅影響優秀人才的流動,造成社會職業資源的分配不公,還易造成“權力尋租”,打破平等競爭關系,助長不良社會風氣。因此,我們如何揪出這些貓膩,防患于未然成了重中之重。
當前,我們的政府行為尚不很規范,這就給了他們有漏洞可鉆。今年,是“依法治國”建設年,我們要在簡政放權上多做文章、下工夫,讓官員不能再隨意動用和支配手中的行政資源,從而斬斷“人脈之手”。再者,目前市場對資源配置尚不能起決定性作用,這就讓一些企業需要利用各種非市場性資源、非公平性手段、非競爭性方式來競爭。因此,確保企業市場主體地位,改變企業過度依賴人脈資源、人脈關系的發展理念,讓其一切依據法律和市場規則辦事也是迫在眉睫。
公務員跳槽并不是不可以,但“圍墻”外的“權力爭搶”有貓膩,不可小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