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興國 劉蕊 潘文宇
摘要:文章運用TOPSIS分析方法,選取開發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等七項指標占所在城市比重,反映開發區對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對2012年環渤海5省(市)的18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的主要經濟指標數據進行分析,得出各開發區引領效應綜合得分與排序,并分析了各開發區引領效應差異的來源,以期對開發區評價工作提供一種新的視角與思路。
關鍵詞:國家級開發區;引領效應;TOPSIS法;環渤海
一、引言
我國開發區的產生起源于改革開放。1980年,國務院在深圳、珠海、汕頭、廈門等4個沿海城市創建經濟特區。1984年起,國務院又先后批準建立14個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以下簡稱“國家級開發區”),它們以吸收利用外資、拓展外貿出口及發展現代工業為發展目標。自此,我國的經濟技術開發區進入了一個嶄新的發展階段。開發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是指開發區對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輻射帶動作用,國家級開發區作為我國各級各類開發區發展的示范區,理應在帶動區域經濟發展中起到更重要的龍頭作用。為此,本文采用TOPSIS方法,對環渤海地區國家級開發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進行綜合評價,并尋求其差異的動力因素,以期為促進開發區協調和可持續發展提供一定參考與啟示。
二、TOPSIS法簡介
TOPSIS法(Technique for Order Preference by Similarity to Ideal Solution)是Hwang和Yoon于1981年提出的一種適用于根據多項指標對多個研究對象進行比較評價的統計方法。
(一)TOPSIS法的基本思想
將原始數據矩陣進行歸一化處理,將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組成一個空間,擬進行評價的方案看作該空間上的一個點,用歐幾里得范數作為距離測度,分別計算出該點與正理想解的距離及與負理想解的距離,距理想解越近且距負理想解越遠的對象越優。
(二)TOPSIS法的基本步驟
1. 收集原始數據。假設待評價對象為n個,使用的評價指標為m個,這組數據就構成了一個n×m矩陣。
2. 指標同趨勢化處理。評價指標中有的是正指標,有的是逆指標。評價時要求都具有相同的趨勢,一般把逆指標轉化為正指標,轉化方法可以采用倒數法(即1/x),多適用于絕對數指標;差值法(即1-x),多適用于相對數指標。
3. 數據標準化。將經過同趨勢化處理后的原始數據矩陣進行標準化處理,并建立標準化矩陣Znm。
7. 按接近度大小對評價對象的優劣進行排序。0≤Ci≤1, 越大表明評價對象越接近正理想解,越遠離負理想解;Ci 越小表明評價對象越接近負理想解,越遠離正理想解。所以, Ci越接近1,則相應的評價對象就越應該排在前面。
三、環渤海國家級開發區引領效應評價
(一)研究對象的確定
環渤海地區的京、津、冀、魯、遼五省市擁有國家級開發區26家,其中遼寧大連長興島開發區,山東的鄒平、招遠、明水和膠州開發區,天津的西青、武清和子牙開發區等8家開發區因總體規模較小,對所在城市經濟發展帶動作用有限,因而不在本次評價范圍之內,故最終確定18家國家級開發區為研究對象。
(二)指標選擇和數據采集
為了對18家開發區進行全面、客觀評價,綜合參考參考國內相關文獻指標體系,并兼顧數據可得性、可比性的基礎上,最終選定開發區的地區生產總值、工業增加值、第三產業增加值、財政收入、實際利用外資總額、出口總額和進口總額等七項指標分別占所在城市比重,反映開發區對所在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帶動作用。依據2012年各城市和開發區公布的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采集了原始數據(略)。
(三)評價結果及分析
分別計算環渤海地區18個國家級開發區引領效應指標與正理想解和負理想解的距離以及相對接近值,最終得到各個開發區引領效應的綜合得分及排序結果。營口、煙臺和秦皇島開發區的引領效應分列前三名,而且較其他15家開發區具有顯著的領先優勢。大連開發區位列第四名,主要優勢在于財政收入和進口總額比重這兩項指標。青島、廊坊和天津三個開發區則基本上處于總體的平均水平,特點是各項指標均不突出,沒有一個單項指標達到50%以上。日照等其他11家開發區引領效應得分低于總體均值,但其差距均在1個標準差范圍之內,沒有出現得分非常低的開發區。總體來看,環渤海國家級開發區對區域經濟引領效應的差異還是較為均衡的。
四、結論
TOPSIS法是在進行多目標決策分析時常用的一種科學方法。該方法對數據的分布形態及樣本含量均沒有特殊要求,并且能夠充分利用原始數據的全部信息,評價結果比較直觀。本研究使用TOPSIS法對2012年環渤海地區的18個國家級開發區對區域經濟發展的引領效應進行了分析,得出各開發區引領效應綜合得分與排序,評價結果對開發區發展具有一定的啟示意義。在今后的研究中,應當繼續完善評價指標體系,并通過相關研究確定各評價指標的權重,以使評價結果更加合理。
參考文獻:
[1]康藝凡.開發區發展的國際經驗及對我國的啟示[J].經濟縱橫,2006(06).
[2]李興國.國家級經濟開發區對區域經濟引領效應的差異分析[J].國土與自然資源研究,2014(04).
(作者單位:燕山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