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艷
摘要:國有資產和會計計算之間有著非常重要的聯系,會計工作直接反應了國有資產的運營能力,如果疏于對會計工作的重視,會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加強對國有資產管理的關鍵之處就是提升會計工作的質量,加強企業單位財務體系的風險控制,建立完善的會計工作服務體系,從而遏止國有資產的減少和流失。在國有資產管理中,需要積極的建立會計制度,并且設定出適合會計工作的管理制度,營造出嚴謹、負責的會計工作氛圍,創建出國有資產的優化管理環境,從而使國有資產管理得到強化。文章對會計工作在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用重要性和實施措施等相關方面進行了研究。
關鍵詞:會計工作;國有資產管理;應用研究
國有資產的發展、增值與企業的經濟發展息息相關,對于國家經濟重點支持企業來說,其發展會直接影響著國有資產的變化,在國有資產的管理中發現,部分企業在財務信息上存在的虛假信息,極大嚴重的影響了國有資產產權的界定,因此在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時,會計工作非常重要。
一、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應用的重要性
(一)優化資產配置
會計的基本工作就是對企業的財務信息進行清點和評估,對企業產權進行界定等,會計中的計算指的就是常規的財務盤點。會計計算的方法有很多種,比如成本重置法、運用收益法等,在對國有資產進行評估的時候需要應用會計核算中的收益、資金成本核算、折現率等基本指標進行資產分析,在進行企業財務產權界定的時候也會涉及到資產、債權人、所有者等基本要素,因此在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時,必須要進行會計的基本工作,從而清楚了解國有資產的配置情況,在進行重分配時可以進行優化配置。企業在進行融資時需要使用到資產成本、投資收益率等一些會計指標,企業在評價企業資產配置和運營效果時,也需要使用資產負債和保值等會計基本要素,因此可以說,在進行國有資產管理或是資產配置時,會計工作是必不可少的。
(二)防范國有資產流失
企業資產與國有資產采取的是兩權分離的原則,企業的法定管理者需要承擔國有資產的保值、增值責任,但是我國現有的經濟體制制度并不完善,對于會計管理工作的發展制度情況尚處于發展階段,企業的內部管理人員具有一定的非獨立性地位,因此在不對稱會計信息環境下會造成企業內部的監督機制難以發揮最佳的效果,企業的管理者會利用公司股份改造的過程,優先考慮企業的最佳效益,從而讓會計人員編造出虛假的信息,使得國有資產的產權不清晰,由于歷史發展原因等會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比如資產評估模糊、過低評估、轉移產權形式等。一些企業的負責人濫用職權,貪污腐敗,擅自動用公款,并且想辦法讓會計人員在財務賬面上作假,使得企業的財務收支出現虛假信息,造成企業虧損的假象。因此想要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就要采用會計監督,加強對企業內部財務信息的監督,積極的進行企業財務制度改革,保證國家對企業資產的所有權。
二、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措施
(一)完善現階段的會計制度
傳統的會計制度按照產權國家統一、政府分級管理、企業單位使用的管理模式,分散資產的管理,名義上是國家擁有產權,但是實為企業擁有資產的所有權,這是傳統資產管理中的最大缺陷,表現在責權分離,企業的資產運營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從而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等,因此在進行資產管理時,首先要建立出責、權、利合為一體的管理制度,設定會計責任制度,從而對企業的財務進行監督。會計責任要適應經濟體制發展的要求,并且在企業內部建立多重管理責任,對企業人員的經濟活動進行核算、控制、考核等,使得企業資產活動透明,從而防止國有資產的流失。
(二)重視會計工作氛圍
在會計工作中,工作氛圍是非常重要的,企業的管理層、決策層需要對財務工作有著高度的重視,支持和配合會計工作的開展,在高層領導者的支持下,國有資產的管理工作開展就會變得順利。企業的管理者需要明確會計部門的職能和管理權限,并且建立制度來保證會計人員的工作不受到限制。企業內部需要營造出利于會計人員工作的氛圍,并且對會計人員的各方面要求進行理解和幫助。其次,企業需要完善會計制度,根據市場經濟發展的環境進行調整,并且完善政府的管理職能,加強其宏觀調控的職能,將國有資產的管理變得更加有保障。企業要與政府的管理進行妥善配合,創建出企業內部管理、政府宏觀調控和監管三方面為一體的會計監管體系,定期的對企業財務活動進行盤點和審核,監督企業單位落實會計監管制度。開設會計舉報通道,采用社會監督,對企業財務虛假情況進行舉報和曝光,從而加大對財務違法情況的查處。社會監督就是讓社會上具有財務監管、審核的機構對會計工作進行核算和審查,是國家資產管理中比較有效的外設監管方式,對企業內部財務進行監控,優化企業的管理結構,進一步完善會計制度,采用多重方式來保證國家資產管理不出現任何問題,保證資產的增值。
(三)增強會計監督職能
我國企業中會計工作的傳統管理模式是財政部門直屬于管理層,會計人員只能間接進行管理,會計人員的人事變動完全由企業決定進行,會計人員必須依附于本企業,因此會計的監管職能難以發揮,無法對本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管,因此需要強化企業會計的監督職能,建立出會計人員的監管機制。在國家經濟體制發展中,資產流失的情況非常普遍,防止國有資產流失的對策就是實行會計監督制度,將會計人員歸為國家所有,不受企業的管理束縛,會計人員直接行使國家賦予的責任和權力,對于企業的經濟財務行為進行監管,并且成為企業負責任的參謀人員,這樣就從根本上防止了財務信息虛假的情況。建立會計委派制也是增強會計監督職能的方法之一,指的是國家以產權所有者的身份,委派會計人員對國家下屬企業進行統一的會計管理活動,在這一活動中,政府會設置專門的財務機構,對會計人員進行人事活動,比如委派、管理、監管、任免等行為,使得會計人員不依附于企業,而是變成政府委派在企業的管理人員,代表政府對企業的經濟活動進行監督,并且傳達出完整的經濟活動信息,同時進行監管。企業要尊重會計人員的監管,賦予會計人員法定的財務監管權,對于企業的一切財務收支情況完全的負有受托責任。在這種局面下,除了部分國家獨自的企業單位之外,一切的國有企業中非國有股份的企業都沒有財產的監督權,需要依賴政府公正的管理,真正的實現了會計工作獨立,完全的實現企業經濟活動透明化,從源頭上防止了國有資產的流失,保護了國家資產的權益。
三、結語
國有資產的管理與企業的經營活動密切相關,當企業為了自身利益在財務信息上進行虛報、轉移等,就會導致國有資產的流失,因此應用會計工作非常重要。會計工作可以實現國有資產的優化配置,并且減少國有資產的流失,為資產增值、保值提供了保障。當會計工作應用在國有資產管理中,要完善現階段會計工作的管理制度,營造嚴謹的會計工作氛圍,并且強化會計監管職能,從多種角度來保證國有資產在不流失的情況下增值。
參考文獻:
[1]鐘葉姣.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會計監管問題研究[D].湖南大學,2008.
[2]王建軍.會計在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應用探討[J].經濟研究導刊,2008(01).
[3]徐芝云.國有資產管理中的會計監管探析[J].現代經濟信息,2011(13).
[4]裴雪蓮.論會計與國有資產管理[J].商業文化(上半月),2011(09).
[5]鄒永霞.會計監管在企業國有資產管理中的作用探究[J].財經界(學術版),2014(20).
(作者單位:龍口市財政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