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新
摘要:新醫改即最新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指國家中共中央和國務院于2009年3月17日向社會公布的有關深化醫藥衛生體質改革的意見,來引導醫院用藥的標準以及完善醫院的衛生制度。由于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要部分,在新醫改方案具體實行之后,對公立醫院產生了很大的影響,比如:資產經營、服務形式和人事調動等,國家對于公立醫院的財政支持也逐漸減少,造成公立醫院的經濟效益越來越低,因此,現階段公立醫院發展的主要目標是如何在新醫改的形勢下增加醫院資金,維持醫院的穩定發展。文章主要基于新醫改方案,以此來分析公立醫院如何進行融資決策。
關鍵詞: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公立醫院;融資決策
近幾年來,由于國家政策的改變和社會經濟水平的提升,對很多國有企業產生了很大的影響,公立醫院就是其中之一,人們到醫院看病,經常出現排很長的隊卻見不到醫生,又或者看病的成本越來越高,以致醫院出現了很多醫藥糾紛,對醫院的整體聲譽產生了消極影響,再加社會公眾的議論和指責,使醫院的發展舉步維艱,因此,國家在2009年實行了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完善基本的醫藥衛生制度,方便人們看病以及享受優惠的醫藥服務。在新醫改方案下,出現了融資渠道的多樣化,降低了公立醫院資產融資的有效性,所以現在公立醫院的當務之急是如何改善實現原有融資機制的創新,來促進公立醫院的穩定發展。
一、公立醫院融資的形式
融資是金融學的專業術語,是指為了實現獲得資產的目的,通過收集資本所使用的貨幣交易方式。公立醫院是我國醫療服務體系的主體部分,主要通過病人購買藥品或者做機器的檢查來獲取收入,具體而言公立醫院的融資為醫院在整個治療服務流程中直接開展收集資本的行為,是基于醫院現在的經濟和發展,然后依據將來的發展目標,做出具有相應可行性的決策,向醫院的債務人和債權人進行收集資本進行醫院內部的累積,以此來維持醫院醫藥治療服務體系運行的經濟方式,來增加醫院的經濟效益。
在原來國家實行計劃經濟體制時,資源分配和商品營銷等各種經濟活動,都是由政府首先開展計劃,然后才實施,政府對醫院的資產進行整體化的管理,醫院融資主要是圍繞政府計劃來開展,將個體性的政府投入作為基本依據。隨著全球化經濟的發展,國內的市場經濟不斷順應時代發展進行變革,政府對醫院的管理逐漸分散化,不再整體控制,醫院原來的資金來源是國家財政補助和醫療服務收入,但是在市場變化的環境中,醫院的融資途徑逐漸多樣化。現階段,醫院融資主要有五種手段,分別是:醫療服務除去成本后的利潤;國家財政補助;內部債權融資;銀行的借貸行為;商業信用。
二、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融資決策
新醫改方案是國家國務院通過會議商討公布的有關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意見和2009年至2011年具體的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方案,這個方案基于國家經濟發展現狀,目的是使每個人都可以享受基本醫療衛生服務。主要有四方面的目標,分別是:全面加強建設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完善醫療服務體系;建設醫療保障體系;建立健全醫藥的供應體系。新醫改方案為公立醫院的醫藥衛生制度的發展提供了基本依據,確立了公立醫院的融資權責,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來開展公立醫院的融資決策。
(一)保證資源合理分配在醫院的發展中
我國每年的財政收入都有具體的來源和使用方向,依據的是專款專用的原則進行下放分發和撥款補助,對于醫院而言,國家的財政補助也有針對的具體事物,比如:醫院的樓層建設、房間數量、每個房間的床位規定、醫院人員的補助、醫院整體面積、醫院的科學研究等進行專項補助,因此,醫院的占地面積越大以及醫院的級別質量越高,國家下發的補助資金就越多。隨著國民經濟消費水平的上漲,醫院需要不斷完善醫療服務體系來滿足人們日益變化的需求,這個時候就會出現醫院不斷進行醫療衛生的建設,造成多方資源的浪費,降低了醫院的經濟效益。
依據有關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資料顯示,國家原計劃對醫院機構撥發近9000億資金,來完善醫藥衛生制度、基本醫藥設施建設、醫藥供應保障等基礎醫藥衛生體系改革,國家的這些補助資金都有具體對象事物,不會因為醫院增加其他方面的設備或者擴建醫院而增加資金投入,只要醫院的建設和改革超出了國家設定的目標,超出的資金國家不會進行補助,因此,就要求醫院的發展要合理和適度,保證資源合理分配在醫院的發展中,合理使用國家的補助資金,來促進醫院醫藥衛生體系的建設。
(二)完善醫藥價格制度,促進醫院業務發展
醫院融資分為內部融資和外部融資,內部融資主要是向債權人進行融資,就像醫院進行身體內部的能量補充,維持醫院自身的發展和運行,外部融資主要是進行業務融資,同時內部融資的數量和醫院自身的發展也會影響外部融資的進行。
醫院開展業務融資,主要是通過醫藥、醫療器械和服務來進行,在原有的醫藥衛生體制中,會制定價格較低的醫藥標準,保證人們可以享受價格較低的醫藥,卻忽略了醫藥研究的成本以及醫生看病的成本價值,醫院就會增高其他方面的價格,來對研發和醫生成本進行互補,從而導致低價藥品政策并沒有體現出相對應的價值,致使社會的整體醫療價格較高,因此,醫院需要增加基本的醫療費用來進行整體資金的收集,無論怎么進行業務融資,都不能解決醫院基本的資金需求,醫院的發展就會一直用業務融資來填補內部融資,然后這樣一直重復,不能解決醫院發展的實際問題。只有不斷完善醫藥的價格制度,形成穩定的模式,醫院才能進行高效的外部業務融資,以此來促進醫院的業務發展。
(三)合理利用商業信用和銀行貸款,規避風險,便于醫院資金的流通使用
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醫院可以進行的融資渠道越來越多,利用銀行貸款和醫院的商業信用就是基本的融資渠道,依據相關資料顯示,公立醫院的資產負債變化一般維持在30%進行變化,資產的流動范圍在1.6~1.9之間,出現負債的可能性較小。因此,公立醫院在發展的過程中,可以充分發揮自身優勢,形成良好的商業信用,滿足銀行的貸款要求,以此來進行銀行的貸款,實現公立醫院的融資,增加其發展的經濟效益。在合理進行銀行貸款和商業信用融資之后,還要明確對市場中的風險和利益進行規劃和分析,了解市場的變化,對未來投資的方向進行評估,規避風險,保證公立醫院融資的開展。
公立醫院的業務融資,主要是利用醫藥和醫療器械來開展,而這些藥品和醫療器械的主要需貨方是醫院,醫院就可以在購買這些醫藥和醫療器械后拖延支付,由于公立醫院所屬國家管理,有政府的基本保障,以及公立醫院自身的良好信譽,公立醫院就可以利用這筆資金進行短期融資,來促進醫院資金的流通使用。
三、結語
綜上所述,本文主要研究新醫改方案下公立醫院的融資,在國家發展的現階段,融資已經成為了一個行業發展必不可少保證資產的手段,我國在2009年實行了深化醫藥衛生體制的改革,為公立醫院的多途徑融資指明了方向,公立醫院為了應對這種基本制度的改革,必須要將自身的管理方法和融資形式進行改變,來適應時代的發展,保證醫院醫療服務的穩定體系的穩定運行,以及實現每個人都能享受基本的醫療服務。
參考文獻:
[1]鄭大喜.新醫改形勢下公立醫院的財務管理研究[J].中國社會醫學雜志,2010(05).
[2]閆磊磊,王歡,張亮等.從新醫改方案解析社會資本發展公立醫院的政策環境[J].中國衛生事業管理,2009(09).
[3]尹希果,朱猛.新醫改方案的制度預期:-個制度變遷理論框架的分析[J].福建論壇(人文社會科學版),2009(01).
[4]包冬月.新醫改方案對公立醫院財務管理活動的影響及應對探討[J].中國電子商務,2013(24).
[5]徐愛軍,謝蓉蓉,陸榮強等.淺析醫改方案中公立醫院管理體制的改革思路[J].南京中醫藥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0(02).
[6]嚴耀.新醫改方案下改進公立醫院成本核算工作的方法探究[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2(02).
(作者單位:遼寧省營口市經濟技術開發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