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俊
摘 要:礦山的生產環節和生產條件涉及的方面比較多,比較復雜,這對于機電設備的管理來說非常具有挑戰性。因此,生產期間應該把礦山的機電設備工作建設作為一項重點工程,其中涉及到設備的檢修、技術改造、質量管理以及標準化管理應該給予應有的重視。加強對礦山機電設備的早期診斷,查找出故障的根源與發展情況,相應的采取切實有效的反制措施預防機電設備在生產中突發事故,保證機電設備安全與經濟運轉。文章對礦山機電設備故障的診斷內容以及方法、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闡述。
關鍵詞:機電 設備檢修 基礎工作
中圖分類號:TD607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040-01
1 礦山機電設備故障檢修診斷的相關技術
1.1 數學模型的建立
礦山機電設備運行的過程中會涉及到很多參數,機電設備的安全生產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這些參數,所以為了研究的方便需要建立一個科學合理的數學模型,以便對機電設備在正常狀態和發生故障時運行情況的參數的相對數學關系進行很好的研究。
1.2 礦山機電設備檢修前的信息采集技術
礦山機電設備的相應位置上安裝有傳感器用于設備信息的采集工作。通過采集器對礦山設備的運行信息進行采集,然后將數據傳輸到計算機上進行儲存與分析。所以,礦山機電設備檢修的信息采集能夠對設備問題進行正確的反應,其中涉及到機電設備狀態的各種技術參數以信號。
1.3 機電設備檢修技術的識別以及分析技術
設備傳感器對信息進行采集之后,經過設備的分析識別技術負責對信息進行鑒定識別,然后將所采集之別的信息同設備標準參數進行分析對比,經過對比來判斷機電設備的運行狀態。如果經過對比發現存在異常情況,應該對機電設備的判斷類型進行分析,并對故障原因進行查找。
1.4 機電設備檢修的信息處理技術
完全經過感應設備所采集的機電設備故障信號并不能對機電設備的真實狀態進行判斷,這是因為一些無關的信號也會通過感應設備傳輸進來。所以,在對機電設備的檢修信息進行處理的時候有應該采取過濾措施,所涉及到的一些雜聲應該過濾掉。經過分析處理把感應器所傳輸過來的信息過濾成計算機以及人所需要的有價值信息,這樣才能做到采集信息的真實有效,這就是信息處理的關鍵之所在。
2 礦山機電設備故障診斷的技術分析
2.1 主觀診斷法
設備維護人員由于長期面對礦山機電設備檢修問題,所以會采用一些簡單地儀器或者通過自身長期積累的經驗對礦山機電設備進行檢修診斷。這種方法最大的優點就在于直接、方便、成本低,能夠在短時間內完成診斷檢修,但是這種方法的致命缺陷就在于穩定可靠性比較差。
主觀診斷法主要是借助故障數據的分析、邏輯推理、參數的測量以及專業人員自身的經驗直覺檢查。所謂的直覺檢查通俗的說就是利用人類的直覺器官,例如聽、看觸覺等方面,對礦山機電設備所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由此來對機電設備的故障原因進行查找,最后相應的采取措施進行排查解決。
2.2 儀器診斷法
機電設備檢修中所涉及到的儀表診斷法主要是借助檢查儀器對機電設備的運行參數進行采集,然后對相關的運行參數進行分析研究。這些參數所涉及到的內容很多,例如儀器力矩、儀器速度、儀器振幅、設備振動頻率、設備溫度、儀器壓力等。經過儀表診斷后將采集數據在儀器上讀取,顯示出機電設備的運行曲線以及計算結果,通過對上述結果加以分析研究對設備所出現的故障進行判斷。我國最為常見的機電設備故障診斷儀器當中主要包括綜合性、專業性和通用性這三種類型。儀器診斷方法中的儀器設備技術發展迅猛,一些非接觸式、多功能式和便攜式設備已經投入使用。
2.3 的數學模型診斷法
數學模型診斷法這種設備檢修技術實現了同數學方法的結合。該技術首先要對機電設備的參數特征予以掌握,然后對數據進行分析、判斷處理,通過特征值的改變對機電設備的故障位置進行判斷。數學診斷法的本質其實就是把傳感技術同動態測試技術相結合,通過建模以及信號處理作為檢修手段。
2.4 智能檢修診斷法
機電設備檢修中的智能診斷法的本質就是一種通過計算機模擬人腦進行獲取、傳遞、處理、分析和判斷故障信息的一種特征比較技術。建立完善的特征數據庫是該技術的核心工作,隨后再進行處理,對采集數據以及數據庫處理進行對比采集,經過上述工作完成后實現對對機電設備的故障診斷。在我國最為成熟的礦山機電設備故障維修智能診斷技術當屬神經網絡系統和專家系統。
3 關于礦山機電設備的維護
設備的維護與維修主要包括兩個部分,第一是預防維修,第二是故障維修。設備的預防維修旨在有效的抑制設備發生故障的概率、防止設備的使用性能降低的情況發生,因此采取例行或者定期的計劃性維修工作。這種情況的設備維修以及性能的改進是設備發生故障之前所進行的,其出發點就是預防設備發生故障問題。要制定出科學的預防維修計劃,機電設備的運行有屬于自身的規律,根據其規律編制維修計劃。而設備故障維修是在機電設備產生故障之后所采取的非計劃性后發補救措施,屬于故障發生后的維修。還有一種維修叫做生產維修,其維修出發點旨在獲取更大的經濟利益,為了提高設備的生產效益所采取的改進維修方法。這種生產性維修的實施首先要對設備對生產的影響狀況有所了解,相應的制定維修過程,這種維修具有一定的機遇性,具有不定期性。以上所論述的集中設備維修方案當中,對機電設備的預防性維修模式最為經濟,同實際情況最為相符合。以下將對礦山機電設備的大修進行分析。
礦山企業對于機電設備的管理計劃當中要對設備的運行狀態有一個初步的了解,每年對機電設備進行一次大規模的例行大修。制定出機電設備的大修計劃,經過上報批準后,上級對各個相關的責任單位分發任務以及經費,并且對設備維修落實情況進行監督。企業監督部門應該做好機電設備維修工作,相應的制定出設備運行質量驗收制度,為各機電設備的有效檢修提供保障,如果設備能夠正常的生產運行才能給予相應的費用。
針對機電設備的維修,應該建立健全礦山機電設備管理維修制度。這種制度應該全面設計到多方面,其中包括經濟管理標準、維護技術標準、維護修理的各種定額標準和設備管理人員的工作標準等各種相關標準。只有一個合理科學的設備管理維修制度才能為機電設備的合理檢修提供強有力的支撐保護。
參考文獻
[1] 謝恩廣.加強煤礦機電設備管理確保設備安全運轉[J].科技資訊,2006(15):96.
[2] 郭年琴,王慶,吳陸恒.礦山機電設備維修CAD系統[J].礦山機械,2000(1):53-54.
[3] 邢海順.煤礦機電設備的管理與維護淺析[J].中小企業管理與科技,2009(9):3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