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婷 劉耀華
摘 要: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和科學技術的進步,人們的生產生活對能源的需求量在不斷提高,能源消耗量巨大,能源緊缺也成為當前制約人類社會進一步發展的重要因素。核能作為一種新型能源在解決能源資源緊缺、改善能源利用環境方面具有十分明顯的優勢,但是一旦核電廠發生事故,對人類社會的影響是毀滅性的,因此,對核電廠事故采取應急響應行動,最大限度地降低危害成為當前關注和研究的熱點?;诖?,該文對核電廠事故工況下的應急響應行動進行了分析。
關鍵詞:核電廠 核電事故 應急響應行動
中圖分類號:TL73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081-01
核能具有經濟、高效、環保等特點,對核能的利用能夠有效的解決能源資源緊缺問題,促進經濟社會的發展,但是核技術在應用過程中存在較大的危害性,核能利用和核輻射安全一直是人們關心的話題,尤其是近來隨著日本福島核電事故的發生,使得人們對核事故工況下的應急響應行動更加關注,我國在發展核電技術的同時,也制定了相應的核電廠事故應急響應制度和對策,這對保障核電廠的安全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1 核電廠的潛在風險分析
壓水堆核電廠主要是由核島和常規島兩部分組成的,核電廠的潛在風險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首先,在核能生產過程中,有可能會在瞬間產生比核電廠設計功率高出很多倍的功率。其次,原子在核裂變的過程中,除了產生所需要的核能以外,還會出現大量的電離輻射,如果沒有對這些電離輻射設置相應的處理措施,就有可能會導致核電廠事故的發生。另外,當原子裂變發生之后,核反應堆還會產生大量的衰變余熱,并且放出大量的放射性廢物,這些都是核電廠潛在的安全風險。如果核電廠發生事故,將對周圍的環境和人類造成嚴重甚至是毀滅性的影響,并且這種影響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一直存在,因此,當核電廠發生事故工況的時候,必須采取應急響應行動,將危害降到最低。
2 核電廠事故工況下的應急狀態分級及逐級響應程序
2.1 應急待命層級
應急待命是指出現可能危及核電廠安全的異常工況,預計不會出現需要場外應急響應的放射性物質釋放時采取的應急響應行動。首先,核電廠的運營單位要及時組織相關人員進入應急待命狀態,采取事故工況環節措施,確保核設施的安全運行,并且將情況及時的上報給核電廠應急辦、省核應急組織、國家核安全局等相關單位。其次,省核應急組織街道核電廠上報的應急待命報告后,應當及時向有關領導匯報,并做好相應的值班工作。最后,國家應急辦在接到報告后,要進入相應的應急待命狀態,隨時掌握核電廠運營單位的報告,并作分析。
2.2 廠房應急層級
有的核電廠事故已經發生或者是處在發生的邊緣,核電廠的安全水平已經或者是可能會出現明顯的下降,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已經或者可能即將造成危害,并且主要局限在核電廠廠房內部的時候,需要采取廠房應急層級的應急響應行動。首先,核電廠的運營單位應當采取核電廠應急運行規程,緩解事故工況,并且實施核電廠有關的應急措施,一般情況下,出現廠房應急事故的時候,應當在15 min內向國家核應急辦、國家核安全局和省級核應急組織通報,45 min內作事故初始匯報,以后每隔30 min做一次后續報告。其次,省級核應急組織在接到通報后,要及時向有關領導反應情況,并通知核應急組織和有關專業組織待命。最后,國家核應急辦應當在接到通報的30 min內向有關組織、有關抓你家進行情況匯報,強化與核運營單位的聯系,通知專家組做好準備,為廠房提供應急支援準備。
2.3 場區應急層級
核電廠的保護堆芯水平明顯下降,核電廠的事故輻射后果已經或者可能即將擴大到整個場區,放射性物質的釋放讓場內的輻射量激增,但是場外的輻射量沒有超過響應值的時候,應采取場區應急層級響應行動。首先,核電廠運營單位應及時處理核事故,撤離非重要人員,及時采取隔離應急措施,立即向上級有關部門匯報情況,在場區附近內實施監測,做好事故進一步擴大的應急準備。其次,省核應急組織在接到通報后,緊急通知各個專業組待命,有的組如核輻射監測組等應當立即開始有關工作,召集相關專家進行咨詢。最后,國家應急辦在接到通知后,應當在30 min內想國家核應急辦協調委員會報告有關情況,通知各有關部門,如環保局、衛生局、公安部等做好相應的準備共醉,做好進入場外應急狀態和場區緊急支援的準備,組織協調委員會有關領導和相關的專家進入應急指揮中心,做好相應的事故公報和通報文件準備工作。另外,有關部門也應當在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的指導下做好緊急支援準備工作,隨時開展支援。
2.4 場外應急層級
核電廠內的核反應堆堆芯已經或者即將損壞甚至是融化,并且核反應堆的安全殼的完整性已經或者即將遭到嚴重的破壞,已經或者即將可能釋放出大量的放射性物質,核電廠事故的輻射后果已經超過場區邊界,已經或者即將對公眾產生輻射影響的,應當采取場外應急層級。首先,核電廠的運營單位應當繼續采取措施控制放射性物質的釋放,采取有效措施使其恢復安全狀態,并且立即向上級部門進行匯報,每隔1h進行一次后續報告,及時撤離相關人員,發布核事故新聞,做好公眾質詢共醉,積極配合場外應急響應行動。其次,省級核應急組織應當向國家核應急組織提出入場應急行動申請,在應急計劃區內進行輻射監控,隔1h向國家核應急組織通報情況。最后,國家應急辦應當對收集到的事故情況通報進行分析,組織專家進行咨詢,及時向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提供情況,申請各個部門的支援,調度應急支援力量,并且要做好公眾情況反應和輿論動態工作,接受質詢。另外,國家核應急協調委員會要做好專家組織和部門協調工作,調動國家應急支援力量,實施支援。
3 結語
核電廠在解決能源危機的同時,也存在較大的安全風險,按照核電廠事故的影響,將核電廠事故工況應急響應分為應急待命、廠房應急、場區應急和場外應急四個層級,并從核電廠運營單位、省級核應急組織和國家核應急辦等多個層面采取應急響應行動,最大限度地降低核電廠事故產生的影響。
參考文獻
[1] 林林,陳雙喜,戴睿,等.核電廠事故工況下應急響應行動的探討[J].安防科技,2006(11):47-50.
[2] 張玉敏,張先京,張世偉,等.事故工況下核反應堆內放射性物質的釋放及其危害分析[J].艦船防化,2014(3):1-7.
[3] 肖鈞,朱立新.碘吸附器在核電廠通風系統中的應用[J].核安全,2011(2):53-55,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