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毅
【摘要】做好音樂教育可全面提升學生藝術表現力以及創新創造意識,使他們的綜合素質不斷升華。為此,本文就大學音樂教育重要性展開進一步分析,并針對大學音樂教育如何與專業教育全面融合制定了科學有效的應對策略。對全面提升大學音樂教育水平,提升學生人文修養,促進其實現德智體美的全面發展,有重要的實踐意義。
【關鍵詞】大學音樂;教育;專業教育;融合
一、前言
由西方教育視角來講,西方認為現代大學起源自歐洲,而這其中發展最早的為巴黎大學等,全球著名的劍橋、牛津大學便沿用了法國模式。即最初三年時間用于學習掌握修辭技巧、語法知識,使得拉丁文的語言基礎更加夯實。而后經過四年的時間完成算術、音樂、天文以及幾何等學科的學習。在此之上如果想成為博士還需要學習神學、醫學或是法學等知識。由此不難看出,西方教育體系之中,音樂早已成為邏輯推理思維訓練之中的一項重要內容。
由思維的視角來講,人們的思維包括邏輯以及形象思維,兩環節密切相關,倘若僅重視一種思維的訓練,則人的思維便會有所欠缺、不夠全面,將無法全面提升人的綜合素質。而形象思維與科學成就緊密相關,是一項關鍵因素。由于知識的有限性,因此想象力將更加重要,其囊括了世間萬物,促進了人們的進步,因此成為知識更新發展的真正源泉。綜上所述不難看出,作為訓練形象思維的音樂教育,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二、大學音樂教育融合專業教育重要性
伴隨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加之經濟全球化格局的逐步建立,各行業之間的人才競爭更加激烈,社會則對各類人才教育培養單位提出了全新的標準要求。即更加需要具備創新實力的綜合素質人才。從大學教育的角度來講,為適應各行業人才需要,便應積極更新傳統教育模式,改變過于注重知識化管理、培養科學化人才的方法,促進科學以及人文的平衡性發展。由素質教育角度來說,現代大學教育在注重專業教育的同時,更應全面落實通識教育的理念。即學生在學習理解基礎專業知識的同時,還應更加廣泛的涉獵其他課程知識內容,尤其是藝術領域的知識,例如音樂知識。眾所周知,藝術以及科學起初便緊密聯系在一起,相互滲透與融合。而音樂的內在魅力決定,其可良好的陶冶學生情操,提升學生審美能力,為此,大學音樂教育應積極同專業教育不斷的融合與良好的拓展,該過程之中將形成共贏發展的效果,使兩環節教育水平全面提升,進而培養建設出更加符合社會需要、人格更加健全,并具備更高創新能力的復合型人才。
三、促進大學音樂教育通專業教育的全面融合
如前文所述,恰恰是音樂本身具備的特征,令大學音樂教育在啟迪學生心智、開發學生腦力、啟發他們創新思維、形成發散思維能力等層面體現了其他學科無可匹敵的優勢。因此,新時期,各類高校應全面提升創新發展意識,促進大學音樂教育同專業教育的延伸融合。
首先,大學音樂教育更新發展同專業教育的不斷擴充融合,均需要一定的前提條件,即更新教育理念以及工作思維。即各類高校應全面意識到大學音樂教育并非單純的開設一門音樂課程,而應科學的意識到音樂在育人管理層面的重要功能。另外,各類高校不應過分的采取專業教育教學的眼光來要求音樂教學,這樣將令其與素質教育背道而馳。再者,大學音樂教育應全面納入學生專業要求至教學系統之中,符合他們的專業訴求,進而更好的發揮面向專業教育進行服務的良好功能。
伴隨高等教育改革創新步伐的持續深入,更多高校充分認識到藝術教育現實必要性,因此設置了一些同藝術關聯性較高的課程內容,使得各個學校音樂課程的課時比例不斷提升。同時更多的大學音樂興趣組、社團、各類刑事的音樂比賽不斷涌現出來。這些對開創良好和諧的校園文化環境以及學習氛圍極為有利,然而仍舊存在需進一步完善的問題。例如課時比例上仍舊欠缺合理性。當前,我國大學通識教育課程設置課時量大約為總課時的百分之三十,而這之中的必修課以及文化技能課程是總課時量的百分之八十六,選修藝術課課時為通識課程的百分之十四。針對這一現狀,我們可進一步提升音樂課程課時比例,確保專業教育以及音樂教育學時的平衡合理性,推動大學音樂教育的良好發展,由根本層面全面提升學生音樂能力水平。
基于各類主觀、客觀因素的作用影響,較多學校對藝術選修課均設置了一定的標準要求,也就是他們僅能在跳舞、音樂、繪畫等藝術課程中選擇其中一門。一些學生發掘自己具備繪畫特長,同時愛好音樂,卻僅能按照自身特長選擇其一。為此,應注重創建多樣化的音樂教學課程系統,唯有如此方能進一步優化整體學科,使學生們不斷開闊視野,提升審美能力。另外,高等學校應更新以往單純的講授樂理知識、音樂理論的陳舊模式,避免脫離生活現實,應積極將音樂教育融合到學生日常學習以及生活的不同環節之中,進而同專業教育縮短距離,全面融合。
四、結語
總之,音樂為一類自由、非語言、不固定的綜合藝術,可使學生在理解、欣賞音樂的過程中豐富想象空間,對促進他們形成良好的發散思維,增強創新意識極為有利。為此,大學音樂教育應透過豐富的課程教學活動、新穎的教育模式,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音樂修養,積極同專業教育全面融合,使學生身心更加健康,進而實現綜合全面的發展與升華。
參考文獻
[1]吳成祥.綜合性大學音樂教育的”三個著眼點”[J].藝海,2009(7).
[2]蔡奉伶.失位與回歸:傳統音樂文化話語權的喪失與重建——中國傳統音樂在高校音樂教育中的地位與現狀研究[D].蘭州:西北師范大學,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