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東旭
摘 要:我國社會目前正處于轉型時期,社會主義各項事業改革正處于深化期,馬克思主義信仰始終是我們推進社會主義改革、實現社會主義經濟、社會新發展的強大精神支撐和文化思想保障。本文介紹了實現偉大“中國夢”的基本內涵,并分析馬克思主義信仰對實現“中國夢”的積極意義。
關鍵詞:馬克思主義;“中國夢”;實現;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參觀《復興之路》陳列展時的重要講話,深刻揭示了中國共產黨十八大精神的主旨,深刻闡述了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與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內在關系,指明了實現“中國夢”的正確道路,對我們堅定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道路自信、理論自信、制度自信,更加自覺地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而奮斗,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導意義。
新時期最突出的標志是與時俱進,而體現在思想上就是“不斷推進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是黨最寶貴的政治和精神財富,是全國各族人民團結奮斗的共同思想基礎”。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不斷豐富的馬克思主義
“中國夢”的重大戰略思想始終是以馬克思主義為基礎的,一刻也沒有脫離馬克思主義?!爸袊鴫簟碧幪庴w現著歷史唯物主義的精髓,始終以群眾史觀為基礎。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夢”的重要內容,“中國夢”重大戰略思想強調的就是人民是美好生活的創造者,人民是實現“中國夢”的主體力量。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熔鑄了幾代中國共產黨人不懈探索實踐的智慧和心血,它在實踐中產生,在不斷總結實踐經驗基礎上豐富和發展,并且在指導實踐中顯示出蓬勃的生機與活力。正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使中國人民的面貌、社會主義中國的面貌、中國共產黨的面貌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給我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使中華民族大踏步趕上時代前進潮流,迎來偉大復興的光明前景。我們只有倍加珍惜和不斷拓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不斷深化改革開放的偉大實踐,才能不斷豐富馬克思主義的實踐特色,不斷開辟我國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新局面。
二、馬克思主義是實現“中國夢”的理論指導
社會主義建設的首要任務之一,就是“堅持不懈地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最新成果武裝全黨、教育人民”,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是中國共產黨理論創新的根本路徑,而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 “中國夢”就是這一路徑指導下的最新目標。將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中國革命與建設的實際情況相結合,從而得出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革命和建設道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是一個隨著實踐不斷發展的開放的體系。
我們要始終堅持理論聯系實際,把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理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具體實際相結合,在探索和回答實踐提出的新課題中不斷深化對社會主義的認識,不斷探索社會主義建設規律、共產黨執政規律、人類社會發展規律,不斷豐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為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提供有力的理論指導。因此,實現“中國夢”的前提就是正確地應用馬克思主義,以最適合中國國情的方式進行中國化,從而為人民創造最美好的生活,實現“中國夢”,實現人民的夢,共同創造美好未來。
三、馬克思主義是“中國夢”的民族特色
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是立足中國基本國情,從中國實際出發解決中國發展問題的理論、實踐與制度的統一體。只有清醒認識社會主義初級階段基本國情,準確把握當前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同時充分汲取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豐富營養,以中國獨特的文化形式和思維方式對馬克思主義作中國化的表達,才能體現鮮明的中國特色、中國風格、中國氣派,在此基礎之上謀劃發展,制定方針政策,推進改革,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中國夢”重大戰略思想是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與中國國情相結合的最新理論成果,是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新結晶、新話語。習近平總書記提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給全黨傳遞了清晰而重要的信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之所以完全正確、之所以能夠引領中國發展進步,關鍵在于我們既堅持了科學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又根據我國實際和時代特征賦予其鮮明的中國特色。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的十八大精神,說一千道一萬,歸結為一點,就是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我們貫徹落實十八大精神,就是要繼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就是要不斷地在“特色”上做文章,也只有這樣,我們才能如期實現“中國夢”。
中華民族是一個命運共同體,只有國家強盛,才有人民的幸福?!爸袊鴫簟表槕私洕蚧陌l展大勢,始終以與世界共創美好未來為基礎。馬克思主義在中國的不斷發展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密不可分的?!爸袊鴫簟辈皇侵袊路甲再p的夢想,而是與世界共精彩、與世界共通的夢想。
(作者單位:景德鎮陶瓷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