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祥玉
摘 要:通過對一線企業行業中相關崗位的調研和與專業教師的溝通交流,發現傳統的高職數學的定位已不能滿足現代高等職業教育的發展。為了更好地體現高職數學在專業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作用,有必要重新思考課程設置的依據、地位作用和教學目標等,進一步探討高職數學的定位。
關鍵詞:高職數學 調研 定位
中圖分類號:G71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674-098X(2015)06(c)-0234-01
隨著高等職業教育改革的不斷深入,數學課程的改革面臨著諸多亟待破解的困惑和難題。一是以就業為導向的高職課程改革,如何真正體現數學課程在人才培養體系中的地位和作用;二是如何實現數學教育理念,既要發揮數學教育在促進每一個學生全面發展方面的作用,又要照顧到學生的個性發展,還要考慮高職學生出路的多樣性,滿足學生直接就業、專升本及今后在職學習、工作過程中學習的需要;三是在教學內容上,如何突出應用性和實踐性,讓學生學到有用的數學,獲得必需的知識和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四是在教學方式、方法和手段上,如何解決課時少、內容多、學生基礎差而要達到教學效果好的矛盾等。因此,我們有必要對高職數學課程的定位進行反思,進一步探索高職數學的準確定位。
1 課程設置的依據
1.1 高職教育的特點
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是培養在生產、服務和管理第一線從事工作的高素質、高技能型人才。而數學的作用可歸納為兩方面:一方面可以培養鍛煉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的職業素質。許多偉大的科學家都認識到數學的重要性,數學對科學思維方式的培養是無可替代的。數學思想是數學的精髓,如分析與歸納,類比與聯想、直觀與演繹、逼近與迭代、線性化、離散化、最優化等等,都是一些重要的數學思想;教給學生數學的思想與方法,讓學生“會用數學的方式進行理性的思維”,從而養成一種良好素養,學會學習,讓他們形成終身學習的愿望、習慣與能力;另一方面可以讓學生利用數學知識來解決一些簡單的生活或工作中的遇到的實際問題一些簡單的生活或工作中的遇到的實際問題。因此,這門課程的開設時完全符合高職教育的培養目標的。
1.2 不同途徑的調研
(1)企業行業調研。深入一線企業行業進行調研的主要方式是問卷調查和座談的形式。問卷設計主要是針對各崗位所需的能夠通過數學知識來培養的能力目標、素質目標和所需的主要數學知識。其中,能力目標包括邏輯思維能力、抽象思維能力、計算能力、分析解決問題的能力、空間想象能力、自主學習能力等;素質目標包括吃苦耐勞精神、團結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等;數學知識包括函數、極限、連續、導數、微分、微分方程、空間解幾、線性代數、概率、數理統計等等。打鉤記號,或另行說明。在調研的10家企業中,要求都必須具備邏輯思維能力,分析解決問題能力,吃苦耐勞精神,自主學習能力,團隊協作能力和人際交往能力,針對不同崗位其他選項有所不同。而在調研所需的數學知識時,大多企業都只能給出大致的范圍。
(2)專業調研。調查專業課老師擔任專業課程中的所需的主要是數學知識和數學應用的典型案例,要求列舉一、二,最終與專業教研室教師溝通交流后共同確定數學在各專業的所需具體內容。
通過兩種途徑不同側重點的調查,了解到《微積分》基本上是各專業共同需要的基礎,如工科專業(數控技術、建筑工程等)、經濟專業和計算機專業。除此之外,各專業所需的與專業相關的數學知識有所不同,如數控專業需線性代數、空間幾何,經濟類專業需概率統計,計算機專業需級數等等,這就說明自身專業知識的學習中離不開數學知識,數學功底扎實與否直接影響專業課程的學習。
1.3 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在我校各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中,明確了數學作為一門重要的公共基礎課和它在該專業中應發揮的作用,如在我校數控技術專業中,要求學生具有運用數學和測量方法的能力,獨立學習、獲取新知識技能、信息收集和篩選的能力等等,而要求的這些方法能力都是能夠在數學這門課程中得以體現的。
2 課程性質、地位
數學課程一方面是一門重要的文化基礎課,能為每一位公民提供基本的數學思想、方法和技巧來理解和解決實際問題;另一方面又是一門必不可少的“工具課”——專業基礎課,能夠為后續專業課提供必要的數學概念、思想和方法,能夠培養學生的核心能力和綜合素質,增強學生可持續發展能力。只有準確把握高職數學在人才培養中的地位和作用,加大力度搞好課程內容、教學方式、評價方法等方面的教學改革,才能使數學課體現高職教育的特色,充分發揮其在高職人才培養中的作用。
3 課程教學目標的確定
3.1 教學內容目標的確定
整合優化教學內容。高職數學教學內容的選取,一定要結合學校學生自身的實際情況,考慮學生的數學學習能力和基礎,還要掌握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接收能力,對教材上的內容進行解構重構。我們在保證理論夠用的前提下,刪掉一些理論性太強、難度較大且不必要的知識點、例題和習題,增加一些與專業相關的知識,特別是與專業或生活息息相關的豐富多彩的案例,注重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感到數學就在身邊;通過多渠道的調研,我們把數學內容分成平臺知識和專業數學知識,專業數學知識完全是按照各專業課程教師和各崗位的需求而制定。
3.2 能力目標的確定
要培養學生動腦和動手的能力,將數學知識積極地應用到實踐中,培養抽象概括問題的能力、邏輯思維能力和對數學知識舉一反三的能力,讓學生初步具有以定性和定量相結合的方法分析和解決專業中實際問題的能力。
3.3 素質目標的確定
數學本身是揭示自然本質的工具,是一種思維。高職數學的教育,應當是在傳授數學知識的同時,揭示數學豐富的人文內涵,將數學與人文自然相融,使學生通過學習,汲取數學內在人文精神和科學素養,領悟數學的思想,方法和精神。學習了這門課程后,學生應該具有勤奮踏實、認真細致、吃苦耐勞和良好的團隊協作的精神,具有獨立獲取新知識的能力。
參考文獻
[1] 姜大源.職業教育學研究新論[M].北京:教育科學出版社,2007.
[2] 溫九祥.“工學結合”培養模式下高職數學教學改革探析[J].中國職業技術教育,2011(11):87-89.
[3] 王宏平.高職數學教學目標的確定[J].高等教育研究,2012(9):79-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