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士龍
摘 要:在我國,玉米是非常重要的經濟類作物,在農業發展過程中地位非常重要,玉米也是農民主要的經濟來源之一。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和研究,能夠更好地促進種植技術的創新、發展以及推廣,這樣能夠在產量方面進行保證。玉米種植技術的更好發展能夠在種植面積上進行擴大,同時,也能滿足市場對高品質玉米的需求,對農民經濟收入的增長也非常有利。玉米在我國的種植面積非常廣,對玉米各個階段的種植技術進行分析,包括整地和選種工作,這樣對玉米種植技術的提高有重要的意義,因此,文章進行了相關的分析。
關鍵詞:玉米;種植;技術
前言
玉米種植對環境的適應能力非常強,而且,品種繁多,在產量方面也非常高,因此,其作為經濟效益很高的農作物得到了農民的青睞。玉米的用途不僅僅體現在食品業,在工業、藥業以及紡織業等都有廣泛的用途。因此,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研究,不僅僅能夠促進社會經濟發展,同時,對人們生活品質的提高也非常有利,是一件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玉米在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僅僅可以作為食物,其根莖葉還能作為家畜飼養的飼料,而且,利用率非常高,因此,玉米種植熱情一直居高不下。近年來,盡管玉米種植技術得到了提升,玉米產量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但是,因為在進行種植的時候還是存在著缺乏科學指導的情況,也有很大的誤區,導致單位畝產沒有得到提高,因此,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研究非常必要。
1 整地與選種
玉米種植對環境的要求比較低,但是,大規模種植對氣候、地形等條件還是存在著一定的要求,因此,主要的玉米產品都集中在我國的北方地區。北方的溫度、降水、季節差異都對玉米種植非常有利,而且,平原地區更加適合大型機械作業,為玉米的大規模種植提供了便利。
在玉米種植中,整地和選種是前期準備工作,這樣對種子的后期生長非常有利。為了能夠保證玉米的快速生長,在進行播種以前要對土壤的肥力進行提高。為了使農田的水分更加地均勻,要進行耕地的平整,避免在耕地內出現坑脊溝現象。在進行整地時理想土團的大小要小于六毫米,大于零點五毫米,之所以要這樣做主要是因為土粒過大會導致其和種子不能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這樣不利于種子對土壤中的水分和營養進行吸收,而土粒過小則會導致堵塞空隙的問題。對耕地的深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一般在三十厘米左右最好,這樣對種子的發育最佳。玉米的生長過程對肥料的需求量非常高,而且,通常的施肥方式是以底肥為主,因此,為了能夠更好的保證玉米種植的產量,可以使用農家肥料和化合肥料,這樣將無機肥料和有機肥料進行了結合,對玉米的生長非常有利。
選擇正確的玉米品種能夠提升其產量。在選擇種類的時候,必須要分析很多要素,比如要分析所在區域的天氣狀況以及品質自身的特點等。優秀的品種不但和所在區域的氣候協調,而且它的潛力非常高。通過分析我們得知我省當前的耕地較為集中,在選取種子的時候最好是選擇那些緊湊性的,這樣能夠明顯的增收。在選好種子之后,還要做好種植工作,通常可以使用立體通透法,或是在氣溫適中的時候把種子浸泡出芽,之后再種植,此舉能夠明顯的提升成活率。
2 播種與管理工作
2.1 播種工作
播種是否得當關系到其今后的生長狀態。在種植的時候,不僅要控制好時間,還要了解技巧性的內容。接下來具體分析。
首先,掌控好時機。在種植的時候,假如種得太早的話就會導致芽因為氣溫太低而長不出來,如果種得太晚的話又無法確保它有效成熟,所以必須結合所在區域的具體情況明確種植的時機。對于玉米來講,它通常規定土溫要超過十度,所以只有當土溫符合該數值的時候才可以種植。如果使用地膜的話,可以適當的早種植一段時間。在選擇種植量的時候,要結合土的具體狀態和種的大小來確定。必須確保在種植之后它的間距和位置以及數量等都是合理的,當今時代種植工作普遍使用機器,所以播種數量也比之前多。
其次,要掌握技巧。在種植的時候,必須掌握好間距。因為距離會影響植被對光照以及水的吸收,如果距離太窄的話,它們就會互相爭奪養分導致產量無法保證。如果距離太寬的話,又導致土地得不到合理的利用,使得單產下降,通常來講,在種植的時候使用打穴種植法。
2.2 管理工作
第一,做好澆灌工作。雖然玉米在幼苗期的耐寒性比較強,但是隨著拔節的開始其對于水的消耗量越來越大,耐旱性也越來越差。一旦灌溉不及時導致玉米干旱極其容易造成籽粒不飽滿、植株死亡等現象,進而導致大規模的減產甚至絕產。由于玉米在其生長過程中比較耐旱,因此灌溉工作較為簡單。但也要根據玉米不同生長期的特點來對玉米進行灌溉。玉米發芽時期的需水量尤為的小,一般足墑播種后,在出苗期即使遇上干旱也并不影響玉米的生長。相對來說,拔節期的需水量比較大,如果在拔節期氣候較為干旱的話,要保證玉米的灌溉量,否則產量就會受到影響。當玉米成熟之后所需要的水分大大減少,這個時期如果水分太多反而會對玉米的成熟有一定影響。
第二,掌握施肥技巧。
玉米施肥工作包括玉米播種前的基肥工作,以及之后的追肥工作。玉米不同生長階段對于肥料要求不同,一般來說對于氮的需求是最多的,其次是鉀肥,磷肥等。在玉米播種前要根據當地的土壤特點施取相應的基肥。在玉米發芽已經成苗后,為了保證玉米的生長有足夠的養料要對玉米進行追肥工作。為了使玉米更好的生長,這個時期要翻動土壤以保證土壤中氧氣的供應。
第三,治理病蟲害。玉米的苗期、穗期和花粒期是玉米生長最重要的時期,也是病蟲害多發的時期。嚴密監測農田中害蟲數量以及玉米植株的病害情況,及時噴灑相應農藥進行殺蟲,或者運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農業防治的方法進行病蟲害的防治。在玉米生長不同階段都要進行病蟲害的防治。播種之前要防治田鼠,可以采用甲六粉或者溴敵隆等。在大喇叭口期要防治粘蟲等,可以采用殺蟲雙大粒劑殺害粘蟲。在玉米蓋膜之前要去除田間雜草。
第四,收獲。玉米收獲時的特征為90%的玉米株變黃,并且玉米籽變硬,果穗的苞葉開始枯萎。可以嘗試使用指甲掐玉米粒,當不能再掐入時就可以收獲了。最佳采摘時期為玉米粒表面基部出現了一圈黑色,當種植玉米非常多時采用收割機收割能夠加快效率。
3 結束語
玉米作為我國重要的經濟作物和糧食作物,與小麥、水稻的地位一樣對于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具有指導性作用。通過對玉米種植技術進行研究,保證玉米的優質高產主要有以下三個方面的作用:(1)在經濟上,玉米的優質高產能夠給農民帶來更多的經濟收入。(2)在農業發展上,種植技術的不斷創新代表著我國農業技術的水平的不斷提高。(3)在社會穩定方面,玉米增產增收既滿足了社會各界對于玉米的需求,又增加了我國的糧食儲量。解決了人們的溫飽問題,對于維持社會和諧穩定具有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宋協良,宋雷,宋雨,等.玉米雜交種良玉1號選育報告[J].作物研究,2007(3).
[2]安興智,楊云,何恒.雜交玉米新品種友玉12的特征特性及配套栽培技術[J].種子,2010(8).
[3]王平,劉彩蘭,姜忠米,等.雜交玉米新品種比較試驗[J].貴州農業科學,2007(5).
[4]聞其生.盤玉五號玉米在陸良的高產制種技術研究[D].中國農業科學院,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