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筆者對各地高校圖書館開展校園閱讀推廣活動進行實證研究,發現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種類繁多,且校內跨部門及跨校區合作屢見不鮮,但部分高校仍存在基礎設施不足、館藏不豐富等問題。筆者針對以上現狀提出了幾點解決問題的建議。
【關鍵詞】高校圖書館;校園閱讀推廣;實證研究
【作者單位】劉冬云,常熟理工學院圖書館。
書是人類的朋友,是人類文明和技術傳承的載體。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文化活動中心,是大學生休閑充電的主要場所,承載著服務大學生、讓大學生傳承文化知識和專業技能的重任。良好的閱讀可以陶冶大學生的情操,使大學生積極進取、明辨是非,在知識的海洋中自由徜徉。積極地開展高校閱讀推廣活動有助于引導大學生參與閱讀、享受閱讀。筆者通過訪問各地高校圖書館官方網頁及借助萬方數據庫、中國知網等方式,對高校圖書館校園閱讀推廣活動進行實證研究。筆者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相關問題思慮良多,主要研究內容如下。
一、各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現狀
1.閱讀推廣活動遍地開花
北京、上海、廣東、湖南、遼寧、山東、河北等全國各地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如火如荼地進行。比如,湖南大學圖書館僅在2015年11月就安排了4個系列課題講座;武漢大學圖書館在11月進行“學術搜索之星挑戰賽”最后賽程——“巔峰對決”;南昌大學圖書館11月舉行江西“最美青工”于海洋先進事跡報告會;浙江大學圖書館自2015年1月起,組織SAGE Research Methods(尋找研究達人)、派送精美禮品的活動……可見,各地高校圖書館重視文化閱讀推廣,并積極地開展一系列講座和活動,為學生營造良好的學習和閱讀環境。
2.多部門合作推廣高校閱讀活動
許多高校圖書館通過與校內多部門(包括校學生會、研究生會、教務處、宣傳部、校團委等)合作,聯合舉辦閱讀推廣活動。如清華大學圖書館的“學在清華·真人圖書館”活動改變了以往傳統的圖書館閱讀模式,以真人面對面溝通的形式讓讀者完成圖書閱讀,從而實現與“真人圖書”零距離的互動,讓讀者通過借閱“真人圖書”,體驗不一樣的讀書方式。上海大學圖書館組織“上海大學第七屆Just搜搜信息檢索能力大賽”。這個活動由個人賽轉變為團隊賽,考驗的不僅是個人的信息搜索能力,更是團隊協作能力,讓大學生體驗合作解題的樂趣。活動鼓勵大學生結伴參加,同時準備了全新的外場比賽環節和室外搜索環節,讓大學生樂于參與其中。
3.跨校區合作屢見不鮮
借助搜索引擎可以看到,全國各地高校圖書館舉行的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種類繁多,高校圖書館與校外合作屢見不鮮。如首屆“全國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案例大賽全國總決賽暨研討會”在武漢華中師范大學召開。據悉,這次大賽由教育部高等學校圖書館情報工作指導委員會主辦,于2014年10月啟動,在全國6個分賽區及港澳臺地區開展初賽和全國總決賽;共收集參賽案例456個,其中118個優秀案例入圍,38個案例進入現場展示,最終評出一、二、三等獎和特別獎。活動的可持續性、可推廣性獲得了評委一致認可。通過這次比賽,各高校圖書館之間加強了交流與學習,并須應“互聯網+”的新形勢,大力促進高校圖書館在推廣全民閱讀中發揮作用和影響力。再如南開大學圖書館2015年9月10日至10月10日推出為期一個月的圖書暢讀活動。活動期間,用戶借閱CASHL圖書可以享受50%的補貼。CASHL是“中國高校人文社會科學文獻中心”的簡稱,其館藏圖書由北大、清華、復旦等31家高校圖書館的社科專款圖書構成。
二、部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存在的問題
筆者通過網絡搜索的實證研究結合各大高校貼吧、BBS等社交論壇,發現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得到普遍認同,成果顯著。不過部分普通高校的圖書館在閱讀推廣活動中仍存在不足,現簡要說明其存在不足的幾種情況。
第一,館內藏書不全面,基礎設施不完備。打開各類社交網頁及貼吧,不難看到關于大學生搶占圖書館自習座位的種種吐槽。部分高校學生為了占得一席學習之地,需要早起排隊搶座位。我們一方面對大學生的學習勁頭點贊,另一方面不得不給這些高校圖書館的基礎設施喝倒彩。圖書館作為大學生獲取文化與信息知識的重要場所,是學生安靜徜徉在書海中的凈土,理應向廣大學子敞開胸懷。但部分高校受經濟條件或其他因素制約,不能提供足夠的桌椅給學生學習;有些即便能提供足夠的桌椅,但是缺少風扇、空調;有些北方的圖書館冬天甚至缺少供暖、照明等一系列基礎設施,這些都不利于高校圖書館的發展以及圖書閱讀推廣活動的進行。另外,許多高校圖書館的館藏資料匱乏或與時代脫節,讀者往往難以找到需要的文獻資料,尤其一些專業的研究型文獻更是陳舊或缺乏。部分高校圖書館的圖書編序不到位,存在號碼對應不上或者紙質書架與電腦信息不匹配等問題。
第二,部分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呈現周期性,環境布置缺乏讀書氛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受到各地高校普遍重視,但是部分高校推廣活動周期性明顯,往往采取讀書月或者讀書節等形式開展,在活動期間起到一定的作用,但是活動結束大家還是不愿意讀書。而且部分地區將活動推廣與管理人員工作成績掛鉤,許多策劃活動作秀意味濃厚,起不到真正推廣閱讀的作用。高校圖書館的環境布置大有講究,部分高校圖書館布置陳舊,毫無藝術或文藝氣息,整個寬敞的大廳給人以冷冰冰的感覺。
第三,推廣活動對象單一,參與度不高。一方面,目前高校圖書館閱讀推廣活動多由學生團隊聯合圖書館管理人員設計,多面向大學生,忽略了教師群體。高校圖書館讀者群主要由大學生和教師群體構成,兩者閱讀習慣和興趣差異較大。另一方面,圖書館管理人員制定活動計劃時并未進行充分調研,沒有準確了解學生的閱讀需求,片面追求活動設計本身,結果往往是策劃得很好但學生參與度不高。
第四,缺乏閱讀推廣活動的評價機制,同時,活動推廣資金匱乏。閱讀推廣活動需要一定人力、物力和財力作為支撐,但各地高校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普遍缺乏對推廣活動收效的評價機制,因此,高校圖書館無法準確制定每年的閱讀推廣活動的預算。
三、校園閱讀推廣活動存在問題的解決方案
第一,拓展藏書量,完善基礎設施。圖書館應更新讀者推薦的優秀期刊和專業書籍文獻;借助區域圖書館合作模式,循環借調、資源共享;鼓勵讀者捐贈讀過的舊書。圖書館應完善基礎設施,增設桌椅、圖書架、電腦設備、飲水機,以及納涼、取暖、照明設備等;在圖書管理方面,加強圖書編碼排序,及時更新計算機信息。
第二,將閱讀推廣活動融入日常工作,精心打造讀書氛圍。圖書館開展閱讀推廣活動,要融入日常工作,培養讀者良好的閱讀習慣,為讀者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要達到目標,圖書館需要對大廳及周圍環境進行精心布置:可以在展廳裝飾偉人或各界精英的頭像以及名人名言,以達到見賢思齊的效果;可以在圖書館室內墻壁懸掛名畫名句,陶冶讀者情操,讓大廳充滿生機。
第三,提前調查讀者群體閱讀需求,力求推廣活動多樣化,提高讀者參與度。閱讀推廣活動策劃之前,圖書館應采用面訪或問卷調查等方式,對包括學生和教師在內讀者群的閱讀需求進行調研;針對讀者需求,制定針對性較強的推廣活動;力爭做到活動多樣化,如舉辦系列課題講座、音樂影視欣賞、比賽、圖書漂流等活動,吸引各階層讀者參與其中。
第四,多方籌集資金,構建活動推廣評價機制。前文提到閱讀推廣活動不能限于某一個月或某一段時期,應該堅持可持續發展機制。高校圖書館是非營利機構,長期的推廣活動會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因此,高校圖書館管理人員要多方籌集資金,吸引商家參與到閱讀推廣活動中。另外,活動推廣成效應通過專門的評價機制進行評價。如山西財經大學圖書館組織的讀書筆記抄寫及書評比賽,參賽學生根據各學科“名著參考書目”進行閱讀,寫出閱讀體會或書評;由圖書館聯合教務部門邀請專家組成評審組,對讀書筆記符合要求以及書評獲獎者,參照山西財經大學學分認定辦法的有關規定,進行學分認定。
高校圖書館是大學生的圖書文獻資料庫,如何營造良好的學習氛圍,充分開展校園閱讀推廣活動,引導青年大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是每個高校圖書館管理者的職責所在。正如“國家閱讀節”倡導者朱永新所說:“一個人的精神發育史就是他的閱讀史,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取決于它的閱讀水平,一個沒有閱讀的學校永遠不可能有真正的教育。”閱讀推廣是圖書館服務的永恒主題,是高校圖書館義不容辭的責任,也是圖書館獲得更好發展的重要契機。筆者認為,在閱讀日益受到重視的當代社會,高校圖書館應轉變傳統觀念,重視閱讀推廣工作,引導大學生關注閱讀,打造書香校園,建設書香社會。
[1]陸曉紅. 我國公共圖書館兒童閱讀推廣模式研究[D]. 南開大學,2014.
[2]呂學財. 圖書館的閱讀推廣活動研究[D]. 吉林大學,2011.
[3]郝俊紅. 淺談高校圖書館文獻信息資源建設——以長春中醫藥大學圖書館為例[J]. 科技資訊,2014(27):250.
[4]蔣天民. 高校移動圖書館服務建設研究[J]. 科技情報開發與經濟,201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