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消防設施在各類建筑中已被廣泛使用,但在滅火救援戰斗中卻只強調利用移動式消防裝備從外部和內部進攻的方式實施滅火,而忽視了建筑物內部消防設施的作用,大大增加了撲救火災的時間,增加了火災撲救的難度,從而降低了滅火作戰的效率和成功率。文章從分析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使用率不高的原因著手提出了方法和對策。
關鍵詞:建筑;消防設施;滅火救援;方法;對策
隨著我國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城市現代化建設也在不斷地加快,各類高層建筑、地下建筑、商場、工廠、倉庫及人員密集場所也越來越多,特別是集高層、地下、住宅、賓館、商場和軌道交通等于一體的超出現行消防規范的大型城市綜合體的出現,如遼陽市的友誼商場、新世紀購物中心和家樂福超市等大型城市綜合體等,這些都將給消防部隊火災撲救、人員疏散等滅火救援工作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困難和挑戰。在建筑消防設計的初期,為確保各類建筑的消防安全,針對火災危險性不同的各類建筑,都相應配備了不同的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充分發揮建筑消防設施的作用,是提高基層消防部隊戰斗力和提高滅火救援效率的關鍵,也是新時期基層消防官兵亟待解決的問題。文章就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正確使用提出了一些看法,希望能對基層消防部隊的滅火救援工作有所幫助。
1 滅火救援實戰中消防設施使用率不高的原因
目前,基層消防部隊到達火場后,往往注重利用消防車和室外消火栓鋪設水帶干線從外部和內部進攻,而沒有考慮先利用建筑內部所設置的消防設施盡快出水滅火,不善于利用建筑物內部的建筑消防設施進行火災撲救已成為現有消防官兵的通病,它有多方面的原因。
1.1 建筑消防設施維護保養不到位,不能用
單位在建設初期投入了巨額資金完成消防設施的設計、施工,但在后期使用中,往往忽略了檢查、維修和保養,對消防操作人員專業技術力量培養不夠重視,使技術含量較高的消防設施形同虛設,致使消防管網無水、設備故障屏蔽、線路老化故障、系統癱瘓等情況時有發生。一旦發生火災后,建筑消防設施無法正常使用,影響了滅火救援戰斗的開展。
1.2 基層官兵對建筑消防設施不熟悉,不會用、不敢用、不想用
目前,消防中隊80%的訓練時間都用在如著裝、登高、佩戴空氣呼吸器、鋪設水帶、滅火劑噴射等必訓科目訓練,很多訓練項目的設置,以評比檢查、比賽競技為出發點,基層消防官兵針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性訓練較少,開展的“六熟悉”內容基本局限于熟悉建筑使用功能、兵力調集、戰斗部署、戰術行動等滅火作戰計劃的制定上,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涉及較少;建筑消防設施的實施操作比較復雜,再加上一些單位復雜的建筑結構和工藝流程,消防官兵未經過系統的學習培訓,不清楚建筑消防設施的工作原理,不熟悉建筑消防設施的操作,不敢用,也不會用。消防指戰員對建筑消防設施不信任,導致在實際滅火救援過程中建筑消防設施利用率低。
1.3 消防大隊與基層中隊的“防消聯勤”不到位,流于形式
消防大隊和基層中隊的主官對“防消聯勤”的工作不重視,對如何實施“防消聯勤”的方法和內容不清楚;在對消防安全重點單位監督檢查時,未及時通知轄區中隊參加;有時雖然通知了轄區中隊參加,但只是為了完成任務,中隊檢查不詳細、不具體、沒有針對性,未達到“防消聯勤”的作用和目的。
2 建筑消防設施在滅火救援中的應用
2.1 利用監控進行火情偵察
消防指戰員到達火場時,首先要進行火情偵察。對設有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的建筑,在外圍偵察的同時,應先對消防控制中心進行火情偵察,了解火災報警、火災信號和安全疏散指令、自動滅火系統、防排煙系統、通風和空調系統運行情況,了解防火卷簾和防火門關閉情況與非消防用電是否切斷、消防電源使用和消防電梯運行情況,另外還需了解消防控制中心對各類建筑設施聯動控制的情況。確定起火樓層部位、火災范圍、火勢發展蔓延的趨勢,人員受煙火威脅程度后,消防指揮員依此就可以發出有關指令,并根據救人、滅火、疏散物資的需要,做出滅火救援行動部署。實踐證明,火災自動報警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提供的火場情況要比偵察人員到火場所偵察的情況要快、要全面、要準確。
2.2 利用消防廣播引導人員疏散
使用消防控制室的消防應急廣播系統,引導著火層、火災上下層的人員正確疏散,通知有關樓層內的被困人員向底層、頂層、避難層逃生、疏散,等待救援。同時穩定情緒,防止驚慌、擁擠和跳樓的情況發生。
2.3 利用防火分隔設施分隔防火分區
通過消防控制室了解掌握各類防火分隔運行情況,并進行遠程控制防火卷簾、防火門、防火水幕,阻止火勢和煙氣的蔓延擴大,保證正壓送風系統和排煙系統充分發揮應有的作用,保證人員安全疏散。將火勢控制在一定的防火分區內,防止火勢蔓延擴大,導致滅火時間長、損失大。
2.4 遠程啟動消防設施保證消防設施的供水
建筑消防設施若沒設有自動啟動功能,應在消防控制室按下啟動開關,啟動防排煙系統,啟動滅火系統,啟動泵房的消防水泵,與現場救援人員配合,保證消防設施的供水。
2.5 利用室內消火栓出水滅火
消火栓系統是最基本、應用最廣的消防給水系統,是最簡便、最實用的方法。在時間上,直接使用室內消火栓出水滅火,可以節省鋪設水帶、設置水槍陣地節省時間,在戰斗力上,垂直距離鋪設水帶,以100米為例,至少需要鋪設7盤水帶,加上常規的地面3條水帶,樓層地面2條水帶,就是12條水帶,且不說水帶壓力和水力損失是否會影響滅火效果,單是鋪設、連接水帶就需要10多名戰斗員,而利用室內消火栓出水就可以節省這些戰斗力。而且,在起火層水平鋪設水帶,簡單快捷,只要2個戰斗員就可以操作,且能保證滅火效果,因此,第一時間利用室消火栓出水滅火是撲救建筑火災最有效的方法。
2.6 向水泵接合器供水
建筑物室內普遍設有消防管網并設計了消防用水量,但火場因客觀情況的變化,燃燒規模擴大,這些理論設計的用水量是不夠的。如一幢多層或高層建筑火災,不僅要在著火樓層持續供水,還需要在著火層的上下兩層進行出水控制。而自動噴水滅火系統在火災初期時,因水泵沒有自動啟動,導致火場面積擴大,滅火所需的用水量增加,原先設計的消防用水量不能滿足滅火用水的實際需求。因此,當消防水泵沒有自動啟動或出現故障或不能滿足消防用水量時,消防員必須在第一時間向消火栓水泵接合器和噴淋水泵接合器供水,以充分保證火場的實際用水量。
2.7 手動破碎噴頭滅火
消防官兵在火災現場中,如發現某處火勢兇猛迅速蔓延而上方設置噴淋頭尚未動作,或移動消防水源尚未跟上的情況,可以強制使噴淋頭的玻璃球破裂實行滅火,或者打破蔓延方向上未燃燒區域的水噴頭,噴水保護未燃燒區域,噴淋管網迅速在噴頭處噴水滅火,在火災初期實用效果明顯。
2.8 防排煙設施的應用
一般防排煙設施都是與火災報警系統聯動的,當火災報警后,防排煙風機自動啟動,相應防煙分區的防火閥自動打開,濃煙通過排煙口和排煙豎井向外排出。消防官兵在火情偵察中如果沒有發現風機的啟動信號,應立即在控制室操作手動控制裝置或多線聯動啟動按鈕;設有機械排煙設施的建筑,如地下汽車庫、防煙樓梯間、地下房間、走道等,均設有機械排煙口,機械排煙口沒有啟動的情況下,可以采用直接拉開排煙口的拉環啟動排煙設施,或者在屋頂直接開啟排煙風機和正壓送風風機的方式進行排煙。
3 建筑消防設施正確使用應注意的問題
(1)消防指戰員進入消防控制室利用室內監控設備進行偵察火情時,應由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員進行操作或協助值班人員操作,不得擅自操作。(2)消防指戰員進入建筑鋪設水帶、設置水槍陣地時,應注意盡量不要穿越防火分區,尤其是從防火卷簾下方穿越,會影響防火分隔的效果,且影響戰斗小組的撤退。(3)消防指戰員進入著火建筑滅火、救人和運送滅火和救人所需要的器材裝備時,可使用消防電梯,但注意只能通過消防電梯到達著火層的下一、兩層或上層,而不能直接到達著火層。(4)消防指戰員在火災現場中,為保證現場火場供水,可根據現場燃燒面積、起火點情況,合理啟動噴淋系統出水控制火勢蔓延。(5)在進入建筑物內利用室消火栓滅火出現室管網供水不足時,可關閉噴淋系統以確保室內消火栓的滅火用水。(6)消防部隊在日常訓練中應加強對建筑消防設施的應用性訓練。a.平時訓練中,除了加強建筑消防設施的操作等必訓課目的訓練處,應更加注重貼近實戰的建筑消防設施的實戰化訓練。b.平時開展“六熟悉”和滅火演練過程中,應貫徹“以固為主,固移結合”的作戰原則,優先先考慮利用建筑物的消防設施,然后結合移動消防裝備實施滅火和救人。(7)加強防消聯勤和重點單位信息的共享。a.基層消防部隊要加強與防火部門的防消聯勤,積極參與防火監督人員開展的建筑消防驗收、檢查,并結合驗收和檢查中發現的問題及時修改滅火預案。b.基層消防部隊在單位“六熟悉”過程中,如發現消防設施故障問題,應及時向防火部門通報,由防火監督人員及時檢查和督促整改,以確保建筑消防設施的完整好用。c.防火監督人員在日常監督檢查中發現建筑消防設施故障,建筑結構改變,使用性質變更等對滅火救援工作有影響的問題,應及時向轄區中隊通報,以確保轄區中隊做到心中有數,避免在滅火救援過程中出現問題,影響滅火救援的正常進行。
4 結束語
總之,上述內容是作者結合自己滅火救援實際,對在滅火救援過程中合理、正確使用建筑消防設施的一些粗淺的認識和看法。如何正確使用建筑物內的消防設施,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應有作用,還需廣大消防官兵在日常訓練和實戰中不斷地去探索和總結,這通過廣大消防官兵的共同努力才能實現。若有不到之處請廣大消防同仁批評指正。
參考文獻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消防局.中國消防手冊[M].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2006,12.
[2]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安部消防局.消防滅火救援[M].北京:中華人民公安大學出版社,2003,1.
作者簡介:王文明(1975-),男,遼陽市消防支隊司令部工程師,主要從事滅火和搶險救援工作。